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乌托邦/反乌托邦想像与中国南北之争 -- 南渝霜华

共:💬60 🌺2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陈济棠与打成一团的川军的时代

对不起,是个病句。

1
家园 您老回帖的题目能不能不用1

就算懒得打题目,打一个宽点的数字比如0或者8行不行,1太窄了,鼠标对准不容易。

家园 感觉还是国家先衰弱而后才有所谓的南北之争

或说,南北之争是中央政府衰颓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边疆和流民、叛乱及颠覆,才会导致中央衰落,进而导致南北之争

家园 能介绍一下南方系在广东的影响么?

我在北京时,多次听到广东尤其是广州来的普世派宣称他们在南方影响有多么大,读者数量如何之多,这也是我产生那种印象的基础。

家园 強力

受港臺影響南方很喜歡噴政府,南方媒體都這個習氣。政府自己把柄多被人猛揪很正常,洗地不力被人窮追猛打那很平常了。反正不信任政府是普遍的氣氛。不過比起紅歌薄大少,我還是覺得親自游珠江的幾位大爺要靠譜些。好歹也叫赤膊上陣。雖然大家都知道怎么一回事。政府哪天沒人罵那叫自欺欺人。

至于讀者數量,環球未必比南周了,不過環球的專家比南周強,但是新聞的嚴肅程度就哈哈哈哈了。

家园 重庆算南方吗?没在南方住过,感觉自己虽然

是中国人,但是其实还不了解中国,南北观念差异很多,对金钱和朋友的看法就有很大不同。

家园 北洋时期一副著名对联!

民也,

国也,何分南北?

总之,

统之,不是东西!

家园 这副对联的来历河里有

信陵门下客:【原创】对联趣谈(6)---王闿运和他的老妈子

最拽的是,老王引退回湖南后,袁大总统要筹备当皇帝。想到这位大名士,要请他领衔劝进。王大名士开出价码,俺王闿运这三个字,一字十万,要卖三十万大洋。要不说老袁是大头呢,这冤大头当得那叫一个爽快,即电湖南都督汤芗铭先付一半。未几帝制失败,袁大总统焦头烂额之余,就打算赖了剩下这一半烂帐。王大名士岂肯干休,于是遣周妈赴京讨帐,其间过程精彩,网上另有妙文述及,不可不读。河里反对全文转载,只好请各位略移大驾,自己去看了: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这也是调侃袁世凯的。意指民国虽然有了总统,但百姓还是像以前一样,国家政局也还是像以前一样,妙语双关,很是幽了老袁一默。此联传出后,后来有人在上联后面加了“何分南北”;下联后面加了“不是东西”四字。变调侃为詈骂,解气是解气了,却不是老王原笔。须知老王若如是写,三十万大洋就要泡汤了。

家园 一样是王的书,<黄//祸>不如<天//葬>的2009版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家园 好像应该是这样

民夫如是,国夫如是,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我没有再查证,凭记忆,可能有错。

家园 一说南北之争就追溯到秦汉时代这就不对了。

南越国的建立,为汉民族的扩张做出的贡献远大于其分裂的意义。实际上边疆当时出现的汉族分裂政权(包括交趾),实际上都有汉民族殖民的色彩。

在中央势力还无法幅射到的地方,一群汉族外人跑到一群土著中,依靠强势的文化和经济建立一个政权,对中央的政策反复无常,时而称臣,时而叫板,但对内的政策却是连续的,就是又对当地土著采取高压、同化以及文化灭绝政策。这是几千年来汉文化的典型扩张之路。

至少到宋代,岭南甚至湖北诸路都还是蛮荒之地,根本就谈不上南北对立之说,那只是地方割据与中央政权的矛盾。

其实现在也是一样,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北方中央政府,种种矛盾都如同大家族里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实际上还只最低层的经济矛盾(新如父子还会为钱吵架呢)。想这些矛盾发展到南北分裂,也就是台独分子们做清秋大梦罢了。

家园 这两个书不是同一个性质

一个是小说(初版含大量政论,2008年再版时删掉了),一个是区域研究,呵呵。

家园 你说得有道理

不过我主要是强调南方距离遥远,北方政权控制不力,这跟是不是汉文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南方再汉文化再中国,搞地方割据甚至分裂,对国家来说都是祸害,比如台湾——事实上,最有资格讲本土的原住民反而多数挺蓝,闹得最厉害的福佬人其实非常“中国”。

家园 某人的社会幻想小说
家园 香港经济越衰败越有利

以前还不就是香港经济强的厉害,所以到处都是香港明星,人人都想说两句广东话。现在经济不行了,香港的影视歌也玩完了,也没人喜欢说两句广东话了,反过来要保卫粤语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