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儒林外史 -- 司礼监秉笔太监

共:💬53 🌺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哎呀,我都混上“大人”了!!嗬嗬

好啊!

刘亮程是一个当代作家,好像是新疆的。我手头也没有他的文集,是偶尔读过他的一些文章,感觉很好。

一直不喜欢《围城》,觉得钱钟书有点卖弄小聪明。

喜欢《聊斋》,一对比《儒林外史》发现,还是孔子说得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啊。

赫赫

有机会好好聊一聊。

家园 回公公的话

您读一下我的名字就知道了,是书中一个可笑的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极差,我以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原意――是可笑之人,但不是坏人,更不是众人认为的流氓恶棍。

家园 有一本书,和儒林外史结构类似

是外国的,《匹克威克外传》。我觉得这种结构也挺有意思,刚开始不习惯,后来看还好,有点像图画里的长卷,展现一种风貌,而不是人物命运。我蛮喜欢儒林外传的。

儒林外传的人物绝大多数缺点多于优点,但也不是坏人。几个正面人物,也不避讳其弱点。总之,我觉得人物描摹非常真实。

家园 俺最喜欢里面骂人的话,怎么那么绝呢?

没见脏字,却能损到家。

家园 我还就喜欢儒林这种支离破碎没有结构的感觉

我觉得读者不爽儒林的原因是实在没有代入感

家园 朋友不说话,对我竖起二指

这个手势,以前我还以为只有两个解释:

1、一个是北京话“二”;

2、一个是美国纽约一个店小二告诉我的“for world peace”(其实就是V手势);

现在看来忘记了一个传统的解释了。。。。。。

家园 走哪写哪这种写法,我以为从前挺多书写成这样的呢

我记得高中时候看过张恨水写的剑胆琴心(记得是这本书,我是第一次看到三刀六洞是怎么回事,所以颇有印象),也是这么个路子,甲去哪里办什么事,然后喷到乙,乙又继续游离,直到遇见丙……

散是有点,不过倒是描述了不少当年的人物、风土什么,我一直以为是人家就是这么个爱好,您的分析倒是跟我看书时的想法完全不同。

家园 我印象里面很多旧派武侠小说就是这个套路

江湖奇侠传什么的高手层出不穷,不过还好作者的功力可以,能吸引读者一直看下去。

家园 还珠楼主能把人看晕了
家园 最后这段太牛了,哈哈
家园 貌似水浒传前面也是这样

貌似水浒传前面也是这样。在书的开篇,也没有一个主线,也是一堆人物,不停的在串场。最后大家都去了水泊梁山,才有了主线。

家园 它是一团乱麻

的确,人物情节乱七八糟的,【范进中举】算是条理清晰的了。我只看了十多回,后面跳着看的。

家园 她夜访,还要你关灯...我去,死太监艳福不浅.
家园 钱钟书?

钱在他的儒林外史《围城》里写了一个“好人但没用”的方鸿渐。看来很多知识分子都心有戚戚焉。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作为社会人,一到三四十岁以后,就会有一种对什么都无能为力的情绪慢慢在心里蔓延开来,不光是敏感的书生。

侯德健唱道:“三十以后才明白,该来的早晚会来,三十以后才明白,......”

家园 真是好结尾,先用“关灯”

来烘托场景,然后又用“她”来点睛,正让大家浮想连篇,瞪大眼睛往下看时。。。。

下面没了。

真是文如其名。

说笑归说笑。文章是好文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