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们都是穷光蛋,海参鲍鱼就干饭 -- 泉畔人家
后了。
类似的文章放在国外相似的论坛也可能能得一百多朵花。写成书说不定还能成畅销书。
社会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好,虽然都从来不缺乏大胆奇妙的想象,缜密细致的论证,但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枯燥了些。了解一些严肃的工作有时毕竟是件艰苦的事,而且结论自己不一定喜欢。日本棋手赵治勋好像就说过,他看围棋以外的报道,也总是感到那些片面性的东西读起来最方便。
这作者居然是搞地质的,他不知道黄土地在两千年前是中国最好的土壤吗,还滚滚黄沙,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员的学术水平
所以,海南岛的同学都应该是黑色的。
哦,对了,台湾同胞也应该是黑色的,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KMT统治下
其实,研究员大概是想说,人都是由变色龙进化过来的
科学院门外,经常有一堆民科拉着学生们的手诉说他们的学说,我没有遇到过却也听同学说起过。而这些学说以我们朴素的科学观来说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我常常在想,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他们不懂,后来想想无外乎分为两类:一为自欺,二为欺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以理科生的思维来看有些东西是显然的,但是以文科生的思维来看还是可能被唬住的。
洋鬼敢来犯,叫你吃老拳
13万年都转好几周了,我可以说是130万年呢!
还是6500年前的考证比较合适。
也和传说比较吻合,伏羲就是7000年前嘛。
至于历法的13万年积数,那是根据假定的历元推算来的。
假定的历元是指日月五星都在某一宿这个时间,但实际上古时候对于行星和月球的计算很不精确的。
学过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之类的优化算法的都知道,在“优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把个体的优势推向极致,那样获得的解是局部极值。要获得较好的解,就得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之类方法,用非优化变异,使整个种群的优势被推向全局极值。这些,其实是人类向生物界学来的,而不是人类的自创。
在生物界,类似自毁这样的非个体优化解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营社会性生存的物种象蚂蚁、蜜蜂,从个体的角度,其绝对的社会分工肯定是非个体优化。如果基因仅有个体优化的唯一特性没有种群优化的特性,那么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营社会性物种。更极端的例子,多细胞生物,其细胞分工也是绝对的,某些细胞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比如角质化的表皮细胞、头发细胞。如果基因仅有个体优化的唯一特性没有种群优化的特性,那在单细胞阶段,就没有任何可能性进化出多细胞物种。
所以,基因并不是绝对的自私自利的,基因必须在个体优化和种群优化之间取一个平衡值,才能使自身物种获得最佳竞争优势。基因也必然有“大公无私”的一面。这样,自毁这样的特性也是有可能进化出来的。
当一种变化发生在个体离开种群以后时,是不能产生进化的,特别是象自毁这种种群优化的特性。如果山某没有记错的话,基因进化就像是做一大锅汤,不断的加入各种调料后达到一个平衡的结果。脱离种群的基因变化就好像是把调料加到一锅从大锅里盛出汤里一样,无论怎么做也不可能影响到原来大锅里的味道。
你不觉得具有观察事实的论据的情况下,应该检视是否理论错了?
基因的竞争与遗传比我们想象的远为复杂,简单地用局部优化理论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很多突变并不一定导致个体优势或劣势,或成为隐性基因而暂时不表达出来。这些突变如果发生在强势个体,可能会与其它一些强势基因一起扩散到一定数量的个体。如果这个基因恰好是有利种群的,那么这个种群也就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继续保留这个基因,甚至进一步强化。
倒是看到不少各种来信诉说的。
很多大科学家被整的不厌其烦,就让我们这些小萝卜头处理。事先说好,要是学生,就好好回答问题,要是成年人,可以不必过多回答。
严谨严重不足。有些东西我恰巧比较熟悉。竟然有这么多人不能发现其中有硬伤,可见在骨子里严谨对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一个奢求。
善莫大焉。
献花鼓励wolfgan说两句,给大家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