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一点现在对十五年前大事件及后果的感想 -- 黑岛人
对传说中号称人手一本存在主义的那代大学生,我只是无语……很容易high
对谈不上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我这代,我相信,倒是丝毫受不得宏大叙事的煽动……
不过最近我怎么老见着愣头青,就知道闹事,像开party一样,还比不上在天安门前打扑克的。这些个愣头青好像是一些报刊杂志搞出来的……难不成是当初那些人中的一部分,趁着文化领域的逐步开放,来泄愤报复,展露仇恨?
搞得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在文化实践上从温和的激进左派变成了反动的右派!
————————
15年前这件事的后果,就是社会转型,也就是改革,变成由政府完全主导
这样远超一半的社会资源就掌握在政府手里了,于是……
精英主义造就的既得利益团体让国器变私器似乎是政治动物的本能
而一片哗众取宠的氛围,让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民粹煽动家和中毒者在接下去沉闷的十年中如干细胞分裂般增值,再在之后某一刻爆发
世界就这样告终……我只希望是嘘的一声
no
从表面上看,She is a female 研究僧
有人考证他在着火前就已经牺牲了
群体事件中的参与者和所谓“领袖人物”是相辅相成的。一味的将责任推给这些“领袖人物”,认为是他们在幕后操纵群众,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群众通常只选择最狂热的领袖。这就是为什么当部分××早期“领袖”希望结束对抗,温和收场之后,他们立刻就被群众所抛弃。
××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政改被无限延期了,“稳定”被放到了第一位,从而导致中央政府目前的社会管理能力大大下降,社会矛盾比起当年更为激烈和严重。分配不公,官商勾结,贪污腐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利益集团趁机做大。如果说改革开放前15年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群众的话,那后15年的最大受益者则是极少数的利益集团成员,而××则恰恰处在这个转折点上。利益集团才是当前社会的最大隐忧,光靠杀几个人,抓几个人是解决不了的。
‘这件事才是社会风气普遍败坏’里头,“这件事”你指的是“不谈政治”这件事吧?还是两句话?
如果不“谈政治”是风气败坏,实用主义的美国平民“谈政治”就不多……
当然你可以说国情不同……
但把这和社会风气的败坏联系在一起,我不太明白,觉得有些牵强吧
只谈它对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影响或者说后果
可能呢。要不,他可能娶的是刘和真呢。
都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可很多人到这里就往生产关系那里说了,空对空,宏大叙事去了
我觉得社会风气的败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变化,主要是那些掌握社会资源的人在社会上的不良作为引导的
这次事件造成了干部队伍的断档
威权之后的妥协,让一部分让那些随着文革结束而否定掉的所谓政治组织的人填补了真空……
我们武大老师,潘晓来信事件中后期的主角,赵林又这样一段话常使我深思:
“我的悲观主义来自于历史发展和人性完善之间的悖论——在一个功利主义时代,人们受个人当下利益的支配,追逐感官的快乐,人的各种欲望倒是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是这时的历史却是疲软无力的;而在一个风云诡谲的变革时代,人人都被一个辉煌的理想所激动,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呈现出一派轰轰烈烈的场面,但是个人的幸福和感性快乐却成为牺牲品和代价。这种悖论也许是永远都无法解决的。但是尽
管我的这种历史观是悲观的,它却并不妨碍我积极地对待生活,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邱少云要是炸死了,怎么会把手生生的插入土中。有些人就是想把我们崇敬的最后信念弄的恶心。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头一次哦!难到1%的成功率都被我碰到了?
秦晖有云:……理性不是靠“聪明”就能唤出的,在哗众取宠的氛围中,往往是最极端的人最有号召力,我们也都领教了……
“号召”和“操纵”能差多远?
“被群众所抛弃”,不如说“被受号召的人,被受操纵的群众所抛弃”
“相辅相成”,反倒显得“号召”或“操纵”的有力
管我的这种历史观是悲观的,它却并不妨碍我积极地对待生活,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看公鲨兄的回复,让我对“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样是学生上街游行,如果不看他的意义,不进行定性,则我们就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了。就好像同一把剑,拿在好人手里它就是匡扶正义的利器,拿在坏人手里它就是助纣为虐的凶器。关键是拿在谁手里。战争也是如此,无论日本怎么辩解说七七事变是中国驻军挑衅,但是是他的军队在中国的地面上发动进攻,不是中国的军队在日本的地面上发动进攻,所以他就是非正义的。认准了这个,假设真是中国军人首先开枪,引起了中日全面战争,但战争的正义性质决定我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的抗日。否则,我们只能会混淆自己,在中日谁先挑起战争上打嘴仗。没有对公鲨兄的贬义,只是小时候书本里标语式的话语,现在看来实际上凝聚着tg几十年的血的经验教训。可以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回味。
言归正传。88事件,我以为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学生和政府两方的想法和行动,而是像把战争定性一样,定性这两方哪个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带来好处。就您的回复说,如果学生成功了,能使当时的中国走向比现在更好的情况,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平等民主,则他们是正义的,政府的处理在根子上就是错的,学生们就是刘和珍君。但如果反之,则学生的做法就是错的,他们只能说是头脑简单,思想幼稚的青年,是好心办坏事(可是我们经得起几次这样的坏事)。此时我们要讨论的就是政府在处理时能不能做的更好些,更和谐些的问题。我想这个是评判双方的基础。
从现在回头看,我认为当时学生们不能给中国带来繁荣与稳定,恐怕更多的是社会动荡。如果当时学生们能够在示威游行迫使政府同意改善施政后,见好就收,则对他们、对中国是最好的。而运动的继续,直到流血那一天,则使他们丧失了这个运动的正义性。这使我虽然对受到伤害的学生感到痛心,但对政府的行动在大方向上是支持的。可惜当时是89年,如果是现在,可以像国外一样用水枪、催泪瓦斯驱散人群,就不会有那么大伤亡了。
一家之言,总有偏颇,仅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