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80 🌵12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6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变数与展望( 4 )

为什么酱油群众对河里面的某些大棋思想有不同意见,就是因为酱油群众觉得如果某些事情不符合“common sense”,说服力就不像星光闪耀的“大牛”身份那样那么强了。

比如说,在03年以后不少群众对今上给予厚望。这倒是无可厚非,群众总是希望国家向上的罢,就连酱油群众其实当时也对今上有一定的期望。不过那时候常见的大棋就是绵里藏针,证据是某人80年代那年在西藏如何如何。对这一点酱油群众就不那么有信心了。酱油群众那时候就想像了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在西藏出事的时候,某人在中央没有做出指示的时候,勇于承担责任,下达了命令;另一个场景就是在西藏出事的时候,某人自己并没有独立做出决定,是在得到了中央的明确指示之后,下达了命令。这两个场景是哪一个?酱油群众不能确认,因此就不能说某人绵里藏针。那是不是这就说明某人因此就性格懦弱呢?也未必。不过,在不能明确到底在西藏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还是暂缓对某人过早下断言为好。这就是当时酱油群众的态度。

再比如,有一段时间内汪书记的声望非常高,大棋们告诉大家,汪书记反腐力度非常大,证据就是黄光裕陈绍基许宗衡的落马。这酱油群众又不得不对大棋纳闷了。这汪书记明明在黄光裕出事前还和他亲密接触过呢,怎么可能是汪书记动的手?又有大棋说亲密接触是因为汪书记“不动声色,深藏不露”。酱油群众忍不住要问大家一句,看汪书记那样子,像么?反过来其实酱油群众还要替汪书记喊冤,这黄光裕跟汪书记亲密接触之后没几天就落马,汪书记面子上肯定是挂不住。汪书记好歹也不傻,怕是被手下人给坑了吧?

至于陈绍基许宗衡,酱油群众也要纳闷,这陈绍基看他的简历,简直就是广东本土干部的大哥大。而且不要说陈绍基是政协主席,就连许宗衡都是深圳市长。这深圳市长的地位大家不会没概念吧?这样的级别,也就中纪委动得了。否则别说是汪书记,就连天不怕地不怕,又有princeling光环加持的三少,到广东也不会敢动这两人。这两个人是小小的文强可比的么?

不过呢,虽然不能动辄把什么都说成大棋,也不能按照新唐人什么暗杀政变拔枪的逻辑来解释。还是要按照常理,权力斗争的最后落脚点还是权力。比如说江湖中人的事情,要说两人一团和气,思路一致,肯定是落进大棋的思路不靠谱;但要说两人见面就摔碎了茶杯,拍裂了手掌,那又是贻笑大方了。政客关心的是权力,可不是口舌之争,更不会像街头混混那样逞匹夫之勇。从政客的角度,某人某一年的3月12日在某会同某代表团座谈时讲了一些“小事”,主要就是说他在某场运动当中赞成百万雄师的观点(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解释了)。为什么非要提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在这件“小事”上抱着大棋的思路不放,那么那以后的种种事情,也就不容易解释清楚了。所以大棋思路要不得,新唐思路也要不得。

说了这么些,主要就是这个系列之前得帖子,酱油群众的瞎猜虽说是瞎猜,其实因为信息比较多,把握多少还是有那么六七分的。可接下来讨论的是咱们的王主任,现有信息太少,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不过这王主任还比较重要,把他联系起来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所以酱油群众想把自己没有一分把握的思路跟大家讨论一下,这是真正的天马行空,大家在心里给自己提醒,不要被酱油群众没有一分把握的思路给误导就可以了。另外,如果大家能互相分享一些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判断也更容易一些。

因为酱油群众从今上的面相上来看,不太像心机很深的人(酱油群众对这一判断把握不大,大家最好自己独立思考),然而这几年很多事情,又不是没有心机就可以解释的。所以酱油群众认为今上还是有帮手的。而每次出行,必有两大主任,酱油群众认为另一位主任其实可能是管家的角色,不是帮手的角色(酱油群众对这一判断把握大一些,但没有绝对把握,大家最好自己也独立思考)。这样一来,就得出王主任是这几年一系列事情的幕后主导了。

为什么酱油群众非跟王主任过不去,其实是有几点原因的。第一点就是经历两任而不倒。虽然大家都是党的干部,不是某个人私人的干部,可是这王主任每次出行都有,私人的色彩也太浓了一些罢。而王主任好歹也是上一任提拔的,现在常伴这一任的身边,换了酱油群众,只怕见了上一任都要有些尴尬的,毕竟酱油群众的面皮比贾诩要薄多了。另外,这一任如果不是同王主任关系很紧的话,其实是可以将王主任调往其他地方如文献室党校的,更不必在5年后非要到书记处不可。

第二点,就是王主任的经历。王主任是78年进入复旦国政系做研究生的。80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的想法就不用酱油群众介绍了吧,大家只要回忆一下同时代的,同年龄层的,出名的知识分子就明白了。那时候不要说高校普遍“自由化”思想严重,就是中央党校都不例外呢。酱油群众记得有一篇回忆文章(是关于不太出名的人的,实在记不清是谁了,不过这件事是记得的)提到一个小故事,说80年代初某位同志要调到中央党校,结果党校的某位负责的同志反对,反对的理由就是:这个人思想保守,太“马克思主义”(!)了,不合适。大家听了这个小故事,很多事情(包括这两年的如天勇同志等的一些中央党校教授的言论)就明白了吧。不能因为中央党校的名字中有一个党字,就一厢情愿的认为那里面的人都是信仰社会主义的“老古董”。自从80年代以来,思想界的主流是偏“自由化”的,在中央党校这样的“社会主义理论机构”也不例外的。当然了,如果在80年代之前就已经进入党校了,那么就算是信仰社会主义的老古董,别人也是很难赶走的。但是思想篇左的新人要进党校就比较难了,除非把自己的倾向遮掩起来。作为8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出身,王主任的想法,大家可以多少猜出来倾向性了罢。另外,80年代初出身的复旦的知识分子,大家也可以想到几个例子,比如说某雄。另外某勤虽然在复旦的时间晚一些,还在空军“政治”学院待过,其实也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复旦博士。这里要提醒一句,酱油群众绝对没有校际坑的意思。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上的自由化问题,绝大多数学校都有。

第三点,就要从王主任的著作入手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等王主任的故事
家园 候任董事长在七月时说要打击良历发,

对此你有何评论?外链出处

家园 这倒未必

早两年我也是以善意来推测他,认为他最多不过是有心无力而已。。。现在的话,我不得不承认他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其心思嘛,可能要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才行。。。

家园 特别提到

党史会议召开的时候就在关注,应当还是“特别提到”的延续。这个 “特别提到”要这样理解,它是在17大“彻底否定”之后出现的。就是说候任董事长不同意“彻底否定”。这“彻底否定”包括改旗,当然也包括良青历的拆纪念堂等的一系列行为。候任董事长现在还是站在“特别提到”的立场上,没有变化。

不过,候任董事长说得是“特别提到”,并没有表示到底哪一个三十年更好,既有可能主席的思想放光芒,也有可能春天的故事。左右都不能理所当然认为是站在自己的一方。他现在身份敏感,不愿意表态。不过他对改旗,拆纪念堂等一系列行为还是有底线的。党史会议就是底线的一部分。

家园 这个看了2遍, 看懂了.

然后放狗证实了下, 确实是看懂了

家园 王主任嘛

说几句酱油话。

首先一点,如果说王主任信奉自由主义,那不大靠谱。以院际学风为论据的话,还要注意一点王主任的师承。

其实在我看来,说到左右,其实都该加个“新”字,至于说今天中国的新右派,不过是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帜罢了。比如说某雄,某勤。当然所谓的左派不少也是自封的,比如说某良,某新。不知道左派中人怎么能忍受这两个货色。

真正以美国为主导一统全球的思想,只能说是新保守主义。当然新保守主义并不是面旗帜,自由民主才是。而作为中国特色的美国思想,自然就是所谓的新威权主义。而王主任似乎是当仁不让的旗手吧。至于旗帜上写什么,他们真的在乎吗?

家园 变数与展望( 5)

酱油群众看一个人物的政治倾向的时候,通常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看其个人经历,将这个人同有相似的家庭,相似的学校,相似的时代,经历过相似的事件等有众多相似性的其他人对比起来。虽然这种方法未必能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酱油群众还是觉得这样总比那些张口就来的“大棋!大棋!”要好一些罢。

前面也说过,由于改开的理论对很多事情的否定,导致在80年代,其实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才是真真正正的“政治正确”的行为。上一个帖子里面提到的某人的关于中央党校的回忆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另一个例证就是当年立场上偏左的绝大多数都是力群等“老”同志。所以说在80年代的年轻知识分子当中,思想上是没有左派的。而左派思想的真正复兴要到90年代中期以后了(这个以后再讨论一下)。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的话,对咱们的天勇同志,当然还有中央党校的形形色色的很多其他同志的发言就不能理解了,然后就是自己都觉得不能自圆其说。

80年代对知识分子影响较大的因素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大事件。这件事情要分开来看,像真人海外这些年的名声当然是完蛋了,就算是南方也不太好意思肆无忌惮的吹捧了。但是普通群众对其他人还是多少有同情心的,而且这件事情对某个政党的形象还是有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的。据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个学校的学生喜欢在开会的时候起哄,这一恶习听说直到90年代后期才去除。酱油群众数学不好,就拿计算器算了一下,4年的大学,3年的研究生,如果某一年是大一的话,还真是要到90年代后期的。由普通群众联想到非普通群众。两位有志青年,股份大师的嫡传弟子是在88-91年读的某学位。再联想到某海外媒体谣传某位前文化部副部长对中央在某件事的某些做法有不满,大家就对某位根正苗红的打酱油同志心里有数了罢。(更新:忘了跟大家提醒一下,某位根正苗红的女婿在80年代还申请过伟大光荣正确的某个国家的以某位汽车业的先驱人物命名的某基金会的某个项目。这位同志一方面张口闭口毛主席周总理,另一方面又大谈改革开放的“顺潮流而动”,不过这同经济学界的问题更紧一些,就省略过去好了。)

酱油群众老是马基雅维利,估计大家都听得腻了。刚才既然提到咱们的天勇同志,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某个学校的某位天勇同志印章作废的小故事,调剂一下心情,放松放松后再接着来。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7月15日电 今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校(以下简称中央党校)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公告宣布撤销四个研究中心,并对六个研究中心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成员进行调整。

  根据公告,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决定,“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已经撤销,印章也予以废止。

  同时,该公告还表示,对“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亚太研究中心”的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原主任、原副主任不再担任研究中心领导职务,聘用人员的聘用关系已经终止。

这题外话大概扯的远了,回到王主任身上。酱油群众有一个恶习,就是一旦注意到比较重要的一个人,就要把他的讲话,著作,不管有用没有,都看一遍。像以前陆同学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就是从他的讲话里挖出来的。某个股份同志的学生的研究生论文,酱油同志也看过,不过没有挖出太多的东西来。

王主任的书,酱油群众接触得不多,在以前酱油群众不懂政治的时候到是看过不太相干的《狮城舌战》,说明不了什么。很长时间以后留意到王主任,就把《美国反对美国》看了一遍,跟俞副局长的《好东西》做了一个对照, 发现很有意思,这两位同志对某些事情,都是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其负面的一面,你简直要以为这两位是要反对某些事情了。然而到了最后的结尾,要给出结论的时候,这两位却话锋一转,谈到别的事情去了。琢磨了很久之后,酱油群众还是觉得“暧昧”这个词大概最能说明问题。还有一点比较确定的是,俞副局长当年的“横空出世”的东西,是受意而为的,作为体制中人顾虑还是比较多的,没有高位的比如说今上背书,是不会开口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您误会了

虽然酱油群众有时候也讨论“新”,但是在这个系列里,酱油群众从来都是很明确的马基雅维利。前文提到的自由,同哈耶克傅立德曼那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至于新保守主义也好,新威权主义也好,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只不过是外表罢了,跟酱油群众现在讨论的东西也是没有半点关系的。院际学风嘛,在一群“知识分子”中到确实经常是讨论的话题。。。。

家园 变数与展望( 6)

虽然很想尽快将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同王主任串起来,不过还是认为应当将90年代末左派思想的复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不但可以让大家理解为什么酱油群众言必称阴谋,还能让大家看到这些年形势的变迁。而明白了形势,其实很多事情大家扫一眼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前面提到,在整个八十年代,年轻的知识分子思想上是普遍自由化的。而且上层建筑也有意纵容。导致坚定信仰马列的反倒不容易进中央党校。在大事件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自由化的思潮多少有所压制。像俞副局长,王主任等人估计都悄悄的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暧昧)。然而,由于左派的理论家普遍年龄偏大,在提出同自由化针锋相对的理论普遍力不从心,对左派自身理论的发展也是有心无力,到了南巡以后就纷纷作鸟兽散。尽管如此,到了90年代的末期,有几本很“有趣”的书/杂志,对酱油群众的思想长生了极大的冲击。

第一本书就是在世界上鼎鼎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德国的洛伊宁格尔同志的名著《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之所以说这本书很“有趣”,第一,这本书的作者洛伊宁格尔同志虽然来头大到了不能想象的地步,这本书的译者却是默默无闻的王山同志。第二,虽然酱油群众当时年龄很小,但也算是思想进步向上的,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思想却急剧向右转,转眼之间就对某个伟大光明正确的政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第三,最为有趣的事,这本书在酱油群众身上为右派同志作了那么大的贡献,却受到右派同志的攻击,酱油群众虽然记不太清楚人名了,确实知道有位右派同志攻击这本书是“。。。自以为是毛泽东的知音。。”。所以说这本书还真是奇妙。

第二本书就更“有趣”了,就是韩刚,韩少功姐弟俩个翻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酱油群众年龄太小,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看到以后真的是面红耳赤,怦怦之跳。当然这些影响都是细节,真正的影响,却是让酱油群众思想进一步右转,对某个伟大光明正确的政党产生的不再是深深的怀疑,而是深深的厌恶。当然,这本书应当是没有右派同志攻击的了。

第三本就是《读书》了,这本杂志大家应当都知道了,07年汪晖还因为鼓吹“左”而去职。而那位“三只小猪”杜正胜部长的师弟,性学专家李银河女士的爱人,著名的王小波同志还常在这本杂志上写文章。在这本杂志长期的影响下,酱油群众不但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有小资情怀的先进个人,还让酱油群众思想更加右转,对某个伟大光明正确的政党产生的不再是深深的厌恶,而是深深的绝望了。

这几本书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在看到因为地雷阵总理的政策而绝望的下岗工人与轻生的弱势农民之后,酱油群众的小资同情心泛滥,更加敬佩何清涟女士的那本很不错的《现代化的陷阱》。这里酱油群众还是要说一句,一码归一码,虽然何女士后来同海外扯在一起,但其实这本书还是非常不错的,很值得一看。

然后。。。。。。不知道过了多少日子。。。有一天,酱油群众就突然成为左派群众的一员了(!), 而且是思想非常坚定的一员。所以说,《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是三本非常有趣的书/杂志。

后来酱油群众仔细回忆这三本书的影响,发现《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是头一次没有用夸张的“崩溃”,而是用正常的“第三只眼睛”看待文化革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虽然全书批判的都是共产主义的“媚俗”,最后的落脚点却是批判的“普适”的媚俗;而《读书》虽然到处小资的思想泛滥,却总是时不时地在一些文章中不经意的用一种平淡的语气,而不是“悲惨”的语气,来描写文化革命中的家常小事。所以说这些书也好,杂志也好夹带了私货,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当然昆德拉同志可能有一些不同意见)。不过可惜的是,酱油群众接触到这些书的时候年龄太小,一点也不能体谅洛伊宁格尔同志,王山同志,韩刚同志,韩少功同志,还有汪晖同志,黄平同志的良苦用心,对这些私货充耳不闻,还要朝反方向走,积极的向文青,小资,还有右派同志靠拢。直到最后才突然明白过来。

所以说酱油群众要告诉大家,左派思想的形成,传播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在最近几年才悄然兴起的,而是已经潜伏了很长时间的。而作为先锋的就是从90年代末开始的,静悄悄的文化革命“正常化与去妖魔化”,当然还有对“普适媚俗”的反思。如果仅仅看到这几年的变化,是未必能领会全局的。而将左派复兴的思潮归于张宏良,何新的身上,那么对洛伊宁格尔同志,王山同志,韩刚同志,韩少功同志,还有汪晖同志,黄平同志是不公平的,也是酱油群众不能同意的。

通宝推:punishment,九霄环珮,起于青萍之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百度知道 良青历

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家的简称。

善於发明历史,能够根据需要对已知的史料进行剪裁,有选择的舍弃部分字句,使用大量充满感情色彩能够催人泪下的描写,把来自不同时间地点的素材综合到一起作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加工

家园 哈哈,这几本奇还都看过,何清涟的《山坳上的中国》

名头也很响地

家园 握手
家园 DEL
家园 握手

握手. 回想起来很是羞愧,也是那个时候读哈耶克,波普尔,昆德拉,曾经右到无比,恨不得当年就换旗了,到如今坚定的酱油左派,估计心路历程类比的很多很多,君不见摩罗也是一样么. 话说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左派,年纪大了右派,怎么到中国就反了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6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