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左搞右搞都摆脱不了我P民的本质 -- 金牛镇人
深有同感,那期节目就是赤裸裸的将社会贫富悬差现实,在你面前展现;万峰怒的很好,但怒也没用,现实很残酷。
第一,无锡房子问题。关于均价,所谓均价就是平均价格,无锡主要城区为崇安、南长、北塘、滨湖、新区及靠近城区的锡山、惠山区。这些地区低于8000元的房价几乎没有,而所谓6000元的,要在锡山、惠山及滨湖的马山等远离城区的地方,这些地方交通、生活均很不方便(5年后地铁开通也许好些),购买人较少,就好象滨湖、南长等部分楼盘近2万元的价格一样,不具代表性,选择的人较少。
事实上,现在无锡一般靠近城区开出的楼盘,都在1万元左右(含楼层价),当然了,相对于苏州等地还是很低的。
对于外地人员,如果在锡购房,无疑是要在锡落户,也就是在100平方以上,哪怕是偏远地区,连上各种契税进户费,70万恐怕是最起码的,装修费用(含家俱家电)恐怕也要在10万以上,住进新房没有80-90万是不可能的。
第二,所谓不用现金买的问题。首先大超市偷菜是不可能的,其次,商场搞活动基本上是搞的“买多少送多少”,且不说是不是故意先报高价格,就算是真的“活动”,不出现金也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一点你恐怕不清楚,无锡大商场的衣服、鞋子是很贵的,女式衣服千元以下的在大商场很少见,所以精明的无锡人是到后西溪等小店购衣,或到上海等地购买衣服,甚至直接淘宝了。
有人或许要问,这么贵的衣服鞋谁买呢?有一种东西叫做“购物卡”,来源就不用多说了。沪市有个上市公司叫“大厦股份”,就是无锡的商业大厦,那公司的高层酒后说:如果没购物卡,他们公司就要倒闭了。
第三,我还是感觉您对在外打工的人员生活过于想象了,或者是回乡的他们为了面子夸张了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可能的。
本贴的目的是,让河里的同胞们了解,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个普通农2代的生活经历。和顺便了解一下安徽中部的县城。
我是典型的农2代。出生在安徽省中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某个村民组,小时候5岁之前住的三间茅草房,幼年的乐趣就是跟着姑姑去放牛,和村里的朋友玩泥巴。身份证上村民组3个字决定了我的身份。地处农村的位置决定,我享受不到拆迁带来的好处。
818我买房子的时候,在我的家庭发生的一些事,介绍一下我的居住地。安徽巢湖市庐江县,现在房价,如果按照你对住房周边配套设施的考虑,这样的小区均价4000元。我2009年12月31日付的首付款。当时正规开发商开发的小区均价在3500,(浮动范围是3000至4200)说一下当时的一些故事,选房经历。
二代人,二种观念。我父母帮我看的房子是2600到2800这个范围的房子,大多以安置房,商住咯,或者一些小开发商开发的房产。这样总房款预算30W左右。而我和我对象看的房子也就是按照跟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思维一样,要有资质的房地产公司开发的,要求绿化要达标,小区设施完善。所以导致的分歧是,我看的房子大多在3500左右。最终,我买的房子的购入价格是3521元,而且离城区还比原来远了一些,本来预算30几W的房子,变成47W。但是还有一点,在今年大家都在说庐江县城房价贵,话说我目前居住的马路边上的商住楼,地段繁荣,交通方便,教育方便(非常容易转租,一个月租金1000元。),我家隔壁的房子上个月刚刚转手97平方,卖出价25W。按照目前县城3800往上跑的房价来说。我们这里对房子的概念是,一套40多万。 所以只能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一样,生活成本也不一样。
http://hi.baidu.com/%BD%F0%C5%A3%D5%F2%C8%CB/album/item/e85c90268f1bfbec4623e88e.html 这是庐江城区图,红线画出的小区,典型的4000左右均价。人民法院对面,是我目前居住的商住楼。我房子所在地众发名城。绿线小区均价3000。
一个插曲:同样由于去年年底,我所经营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领导,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把我们行业所有经营户进行一次大整合变成股份制,领导因为如愿以偿在某个位置竞争上获得绝对的优势。现在因为经营不善,和当初整合的时候遗留的一些问题,重新分家,架没少吵,法院也没少跑,整合的时候政府是推手,而解散的时候政府一推干净。就算解体自己还需要填空10W的空子,而去年买房子欠了10W外债,每年还有2W5的房贷要还,装修,结婚大事要办,压力无限。而遇到违规罚款,找到人的少罚一点,无后门的多罚一点。你说我是该信任我的政府还是不信任?而政府主导选出来的管理班子,对我等从农村出来的农2代,无理纠缠。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从最基层农村来到县城,特别是一个守法,讲道理的P民的无奈。
农二代的出身决定,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
以上是一个基层农2代的2009年和2010年的经历。
如果大部分人变成了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后,这个社会才真正杯具.
再喊一下:劳动光荣!
现在已提高到67岁了,德国这还有言论说要提高到70岁呢。
普通欧洲p民对此颇有怨言,这不,法国工人和学生上街游行好几天了,-工会说有三百五十万人,警察当局的数字是一百多万-,烧车轮胎的激烈作法也开始出现,电视新闻报道,警察抓了上百号人了;因为罢工法国现在加油站马上就要没油可卖了,现在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旨于让大家了解一个平常可能关注不到的中部农业县。
90年左右,在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起飞,第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农村人选择离开一直生活的故土,涌入经济发达地区。94年至97年物价上涨,而对应工人工资上涨,参照建筑工人的标准(因为父母做这一行每到快过年的几天,工人就来我家结账,所以比较了解。)。
1994年25元每天,1995年28元至30元,1996年35元。1997年35至40元,每个工人每月从工头那里领300元日常生活费用,吃食堂每天3元至3.5元菜金,不管饭。当时春节过完元宵出门,农忙不回家,至腊月20左右回家,一年瓦工的账本上是270—280个工左右。按照1996年的标准,每年可以带5000左右返乡。而如果是夫妻档,妻子小工,一年除去在外支出,有7000元至8000,技术工技术好,省吃俭用的可以达到9000元。亲眼所见,一个亲戚,这样省钱的,几乎不买什么日用品,几乎每天中午和晚饭吃的都是豆瓣酱拌饭,喝的是自来水,而到了中午鼻子上挂着泥浆就一份包菜吃饭见的太多了,这就是农民。经历几年外出务工,农村从95年开始,开始了第一次腾飞,大量的小洋楼取代了原来的土坯房,和砖瓦房。红砖价格,不准确,凭借记忆,记得应该是从95年8分,一直涨到97年的0.25至0.28元一块,即便这样产能不足,买砖需要提前很久预定。那几年竖起来很多烧砖的大烟筒。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央的调控,到98年农村第一波自建楼房的热潮才渐渐退去。由于见到第一批外出的家庭土房变楼房,和轻壮年消费群体的外出使农村经济活动大范围萎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外出务工的队伍。以至于镇上的街道从下午到晚上放眼望去看不到几个行人的地步。(注:我们镇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心镇,90年代金融机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行政单位俱全。2所初中,1所高中。)
2004年之后,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原本萧条的县镇级经济建设的复苏,农1代中的一部分人踏上了回家并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崭新的模式。2007年后,这个现象越发明显。
原因如下:
1,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跟70末,80后,90后的竞争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2,10多年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使他们考虑新的生活模式。
3,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4,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工人工资的差距不断缩小。
5,家乡生活成本低。粮食,蔬菜,鸡蛋等自给自足。
6,县镇一级的商业机会,门槛相对较低。
7,就业机会的增加。
8,城市房价太高。
本届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新农村建设,产业转移政策给县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一批在发达地区淘到第一桶金的农1代返乡建厂,而新农村建设吸引福起来的农1代回家做房地产开发,形成大量的就业机会。农1代出卖10多年青春稍有积蓄,而返乡之后面临的再就业问题,他们有一部分选择转行,经营小本生意或是进入乡镇企业。为了生活的便利选择从村子里走出来,去乡镇,或是县城买房,县城开店等逐步完成从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的转变。这么一批农1代,为县镇一级的经济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流动资金,农村经济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农1代大多出生在60年代,平均学历水平在初中,并且在发达地区长期生活。他们跟40 50年代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很深。他们关注国家的政策,对政策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唯一不变的,他们有着农民阶级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样由农民工返乡的农1代,他们身上农民阶级的烙印已经很低,而更多散发着是基层工人阶级的光彩。
一个人口输出县的变化。
县镇级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庐江县金牛镇,普通操作工工资,2004年800元;2006年,平均1000元每月。2010年,县内企业80后操作工不含保险,工资在1200元—1500元,甚至更高。服务行业,最低工资800元每月。(小弟雇佣了一个陪孩子读书的母亲800元,实际收入应该有1000元,包一顿工作餐。这也是我这一行的最基本工资)本地建筑工人工资,技术工,80元至90元(点工)。小工60元每天。如果技术工包工的话,达到100多一天。 小弟现在正在家装,找的不是装修公司,而是游击队,说一下我的2个邻居家的瓦匠活工资,现在在贴我家瓷砖。建筑面积136平,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瓷砖,和前期修补,3600元一户。一个技术工,一个小工,平均15天结束工作。 昨天刚运了3吨水泥,3吨黄沙,1吨瓜子片。雇佣2个工人从1楼挑上5楼,早上7点,干到下午4点结束,搬运费480元。父亲算过一次帐,一块购入价红砖0.2元,运到5楼,一块红砖的需要支出0.5元。
自2008年,KAPPA,NIKE,AD这三家平民级高端运动品牌先后进入县城,而且生意很好。同时城区个性服装店如雨后春笋般,到2009年末,进入一个平稳时期,并且保持盈利。2009年末,第一家4星级涉外宾馆开业,而新城区,有个5星级宾馆已纳入规划。而经济型宾馆这几年发展很快。今年暑期,本县第一家肯德基开张,4个收银台同时收银,暑期出现排队到机动车道的状况。2006年,志邦橱柜第一个进入县城,2010年,欧派,海尔,志邦并驾齐驱。瓷砖品牌:一线品牌除去诺贝尔,其他全部拥有。由于本人经营行业原因,每天接触身份证,2006年经营至2010年,本县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理发店,大型的餐饮,宾馆,洗浴中心从业人员,外地人比例已超过本地人口(由于在城区,工厂的流动人口比例不是很清楚),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很年轻,他们不是农1代,而是85后,90后。
2006年回老家至今,房租变化,住宅,按照我目前住的交通方便,教育方便,三室一厅,2006年5000一年,2010年1W一年。有装修的1.2W,带卫生间的单间,3000至4000每年。商铺不是很了解,商业街40平商铺6至8W每年。我所租的房子,70平,宽3.5米。06年1W一年,2010年,2.5W至2.8W一年。
出租车起步4元,燃油附加费1元。出租车售价,2006年营运证和1年车龄的夏利,吉利5.5W,2010年车价值5000不到,转让价16W.
2006年当时最好的小区,最好的楼层2500元每平方。2010年4300元一平方。(PS:我们这里房价涨的太快,苦。)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米和蔬菜不包括时鲜。其他跟城市持平。
有能力留在大城市最好,县镇一级不是天堂,不过他们在发展,在壮大。
家乡经济的发展给予农1代机会,农1代的返乡给家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嘿嘿, 购物卡在我们这里也很火爆啊。经常去超市和商场看到刷购物卡的。小弟买过这东西,但是没用过。
无锡房价的问题,我是赞成你的说法的,回帖之前GOOGLE地图了一下。而且如果我买房子的话,我考虑的模式跟你也差不多。不过对于打工者来说,他们可不敢考虑中心区的房子哦。反而选择偏远一点的。 说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2005年,昆山买房子当时城北的房子相对便宜,我和我母亲打了不少电话,售楼部的电话是均价3200。嘿嘿要是买底楼的话不到2900的也有哦。我们为什么选择买城北呢?因为他市政府那边便宜呀。我呢还有一个私心,城市发展很快的,现在的欠发达地区等几年之后可能就大变样了。我们当时的心态就是,能在这个城市有房子。位置,环境都不重要了。
嘿嘿,偷菜那确实偷不到。同学妻子就在商场哦,东西是贵的,就是不会打扮的洋气,就知道选雅戈尔啊啥的。身上的行头倒是不便宜的。 好像是活动了,他们几个化妆品柜台联动,然后就能落得实惠,我也总不能对他们这个一个劲的追问哈,反正是钻活动的空子。朋友是一个很实诚的人,这一点我还是相信他的。也不是泛泛之交,所以比较了解。辞职之前还送了不少欧莱雅给我这张老脸用呢,嘿嘿。
苏州很宜居我很喜欢,在那里学习生活了2年。至于兄台的最后一点点。我不辩驳啥哈。可能是我捡好的说呢?
前面几点,咱们倒是不用争论啦,因为你说的也对。祝您工作愉快。谢谢对小弟的关注哈!
看看自己说的有道理没有
每天上下班要平均3个小时,站在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上。这个日子也不好过。
我周围的同学中,回老家省城的最滋润。
另谢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花!
人,要有点志气。别粘而八鸡的象个古代的娘们
小弟在河里,连一个小河虾都不是。这几日连续值夜班,看到铁手之帖没忍住,故浮出水面。但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欣赏众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仰望,羡慕之心皆有之。
兄台随性所言,却为小弟指引了一个方向。
小时候还接受一些普世价值,什么活雷锋,牺牲自己什么为国家为集体做贡献,当自己逐渐深入社会,越发了解到以前所学与现实中的格格不入,逐渐推到以前的,重新建立自己的观念,才会发现以前不愿看到的再换种观念后去看却是合理的存在,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什么喊不公平等等,实力决定一切,本来就是起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