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二) -- 本嘉明

共:💬69 🌺74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学習了
家园 水地球的血液,绝不能轻易动。

我是学环境工程的,方向是水,虽然专业是具体的处理技术,工艺,流程,但是以我对水的理解,水体是绝不可以轻易动的。

水不是一般人意识中一种资源这么简单,它在整个环境中有重要的作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转移,能量转移媒介,和能量存储容器。如同人的血液一般,水将这些物质,能量在地球上转移。对于水体周边的环境而言,这些物质和能量,和水本身一样重要。

人们意识中可能总是认为海水对人的实际用途远没有淡水那么大,基本可以视为“废水”,把海水拿来利用,是“变废为宝”的过程。其实这是人类自大的表现。海水,特别是近海海水,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河流常年冲刷,把陆地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带到近海,才能满足浮游生物的需求,进而形成海洋食物链中最基础的一环,进而支撑起整个海洋生态。

海洋生态的这个基础其实是比较脆弱的,一旦海水成分,养分,温度等的比例平衡被打破,食物链就很难维持下去。远离陆地200公里的海洋是死气沉沉的“荒漠”,生物量极少,就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养分。而在人类工程实践中也有类似的例子,用反渗透处理过的污水,排放到近海,结果在排放口周围造成大范围的“死区”,最后不得再人为向排放的水中添加“杂质”。

直接抽取近海海水使用,或者截流河流入海的流量,先不从工程和成本上考虑,仅对环境的影响,就可能是深远的。近的,可能造成渔业的减产,生物量的减少,远的,破坏了海水浓度的平衡,会影响海洋环流,而这个环流对能量的输送和平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量的输送平衡打破了,下一个就是气候,环境的变化。

总之,水不是简单的资源,也不能认为人类的动作相对于水体总量来说比较小,影响不大。事实上,人对水体的影响远超过想想,任何一点小的动作,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比如Owen Lake,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

通宝推:三儿,本嘉明,
家园 您这一篇,跟田令孜兄正好是一组平衡报道

我是同意您的,不然不会写《上善若水》。只不过没本事像你说得这么清晰科学。

家园 整个工程,只有采煤是实,其他全是虚的

这个项目感觉是煤矿寡头推动的。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比三门峡还大。盐碱化的危害会波及好几个省。到最后还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自欺欺人。

说一千道一万,红脖子们不会懂的。封建家长制的社会体制之下,愚昧又不开化的人是如此之多。这些小将从保皇到造反,最后上山下乡蹉跎岁月,自生自灭去吧。

家园 淡化,远处取水

对于这个引水入疆的设想,如果是就引海水,本人是反对的。

因为后果难预测。应该是引淡化后的海水。你说的对,近海抽

水对环境应该是有影响。应该是用管道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取

水,在渤海边上淡化,然后抽到高处。至于是否一定要200公

里,可以论证过再实施。

需要巨量的电力。估计只能靠核电了。

当然,如果引水成功了。好处也是巨量的。光是南疆哪个盘

地,就不知道能生产多少的粮食。

当然也可能会让蒙古,毛子得点好处,但是,应该大部分的

水汽都是在盘地内。因为盘地南边,西边是高山。说不准,到

时候因为降雨过多,还需要控制引水。

家园 成本问题,

找不到远距离提水成本的核算,参考一下西气东输。

天然气在乌鲁木齐供民用是每立方一块二,到南京是两块多,高了一块多一点。

  设这一块多中有十分之一是输气成本,就是每公斤气从乌鲁木齐输到华东要花一毛钱,每一千公斤是一百元。

  如果提水成本与此相当,那么每立方米的海水送到新疆要一百元,这个价格的水不知有多少人能用得起。

  在内蒙鄂尔多斯市某些干旱地区,牧民靠汽车拉水,08年是一汽车八十元。

家园 长江流量巨大,那运河流量如何呢?

总的说来完全不切实际.

渤海出口最窄处宽度多少?水深多少?需要多少土石填充?

渤海现在污染就很严重,堵死了岂不是更严重?

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都能提一堆问题.

家园 在渤海边上淡化

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还是把海水送到新疆的戈壁沙漠用那里的日照蒸发的方式获得淡水能源消耗少一点。要是怕肥水肥了别人,就索性把管道修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去。那里阳光充足,四面高山环绕,水应该不容易出去。塔克拉玛干沙漠33万平方公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肯定能找到地方造一个人工海出来。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好奇的问一下,

沟通两大洋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我国的灵渠、京杭大运河都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家园 要评价这几个工程的环境影响,必须有足够的资料

就是说,必须要有工程修建前和修建后,周边环境的确切调查资料,才好下结论。你说的这几个工程,我手里是没有这些资料的,所以确实不好说具体的产生了哪些影响。

其中巴拿马运河并不能说是“连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因为高程不同,巴拿马运河实际上中间高(加通湖),两边(太平洋和大西洋)低,靠几道船闸把船提升,下降来运行的。所以单考虑水的话,它对两大洋基本没有连通作用,否则以太平洋高出加勒比海,大西洋大约5~8米的水位差,太平洋的水会大量灌入加勒比海。太平洋美洲沿岸水温低,灌入加勒比海的话可能会减弱墨西哥湾暖流,如果是这样的话,英国冬天的平均气温可能会降低几度,而大西洋上的渔场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可预见的,好在巴拿马运河没有这样连通。

苏伊士运河是海平式运河,地中海和红海基本没有高程差,运河上没有船闸,这样它确实是连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苏伊士运河肯定对周边环境(气候,植被,地中海和红海的生态等等)带来了影响,不过因为缺乏资料,该影响很难评估。苏伊士运河历史很长,公元前就基本挖通了,所以任何当时造成的环境变化,早就在漫长的时间内,被人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比如(仅是举例,不一定是实际情况):运河挖通后,地中海和红海的生物互相入侵,很可能有某些物种就在这入侵的过程中灭绝了,但是没有人知道。

灵渠和京杭大运河也有同样的状况,就是很难评价各自对周边环境具体造成了哪些影响。但是以我的判断,影响和变化肯定是有的,只是现代人难以分辨了。

家园 质疑一下

海洋生态的这个基础其实是比较脆弱的,一旦海水成分,养分,温度等的比例平衡被打破,食物链就很难维持下去。远离陆地200公里的海洋是死气沉沉的“荒漠”,生物量极少,就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养分。而在人类工程实践中也有类似的例子,用反渗透处理过的污水,排放到近海,结果在排放口周围造成大范围的“死区”,最后不得再人为向排放的水中添加“杂质”。

1、远离陆地200公里的海洋是死气沉沉的“荒漠”

这样的话南海里面应该没有渔民了?太平洋里面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多远洋捕捞渔船肯定是幻觉。

2、而在人类工程实践中也有类似的例子,用反渗透处理过的污水,排放到近海,结果在排放口周围造成大范围的“死区”,最后不得再人为向排放的水中添加“杂质”。

反渗透处理过的污水这么干净,连鱼都养不活,这成本得多高啊?拍到海里面,哪个国家这么浪费?干嘛不用来供城市用水?即使是用于中水,也是很好的啊?

要对近海水质产生影响,那得多大的流量啊?这肯定得是一个河流的入海口吧?那在史前没有人类的污染物排放的时候,这片海都是“死区”了?难道是那个国家把整个河流的天然和非天然来水都反渗透了一下?他们是吃多了撑的还是没吃饱饿的啊?

你的证据就这么两个,可是都很难经得起推敲啊?我确实赞同你的观点,但也不宜用这种夸大其词的证据啊。

家园 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南海不是完全的“空荡荡”的海,上面分布有很多岛屿,而去南海打渔的渔民,肯定是不会离开大陆或者岛屿很远的。超过大陆架的范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 所谓的远洋捕鱼也不是去开船去大洋的中间捕捞,那里捕不到什么。只是相对于近海捕捞,走的更远一些,或者是去远离大陆的岛屿附近捕捞。因为这种捕捞一走就是很长时间,对船的要求高,对冷冻保鲜的要求高,一般近海捕捞的船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才单独分出来所谓远洋捕捞,这个不能直接从字面上理解。

第二个,你感兴趣可以去搜Orange County Water District,他们有一个项目,就是把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超滤,反渗透,高级氧化等工艺处理,处理能力大约是135MGD,也就是135百万加仑/天。 这个厂我去参观过几次,规模很大,特别是反渗透设备的厂房,很壮观。 他们处理好的水,不是直接排放到海里,而是一部分用水泵打回到地下,一部分打到几个人工湖去,让水自然渗透下去。成本嘛,好像硬件就上百亿美金了吧,运行费用不记得了,反正不便宜。 我去参观的时候,他们特意提到反渗透过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到海里(不是反渗透浓缩的那部分废水,就是反渗透后的清水),并且举了个例子,是某个类似的处理厂,反渗透处理过的水直接排到海里,一段时间后发现排放口附近很大范围变成了“死区”,没办法只好人工向处理过的水里再添加杂质。具体是哪儿的哪个厂我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个事情我印象很深,因为这个后果确实比较特殊。

哦,刚才把水量给忘了,不知道能不能加上:

关于水量。海洋生态能承受的比重范围大约是1.020到1.023之间,小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都会影响海洋生态。其实余量是很小的,人类活动完全可以影响近海海水,使之偏离这个范围。 这仅仅是比重一项而已,其他的还有如温度,各种物质的含量,比例等等。

家园 茗谈(二十二)-3

(一)

“渤海水西引”,小本不是专业人士,说几句就可以闪人了。但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锯箭杆。

国事如此,算是高等国民的科学工作者们还不好好努力,谦卑谨慎地规划,妄想以“人有多大胆”的,别有私心的鲁莽,战天斗地,最后留一滩烂污给千秋后代,造几个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出来。国民的浮躁,已至于此!

全程封闭管道输送,引海水到新疆后再淡化,我想是可以的。用渗透法淡化的水,口感不良,不适于人和大牲畜饮用,但用于工业,植被,没有问题。而且引海水比引淡水要好,因为沿途偷水和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减低(自己没有淡化装置,偷也无用;一旦漏水会祸害自己的庄稼地,会立刻报告),管线全寿命维护成本就低。淡化后的“尾水”(高盐度废水)倒入水泥槽自然晒干后封闭堆放,不使泄露就可以了。

但想要堂而皇之走露天河道,甚至造个内陆海,拜托歇了吧。

目前中国的形势,实话说,不怎么好。前几个月,小本私下劝一位朋友,把他苦心累积的一些乱世自处的方法,在河里整理一下,可惜他一时无法做到。

不是说一定糜烂如此,但要说毫无苗头,那也是掩耳盗铃。眼下这几个月,棉纱涨了多少?铜价涨了多少?有些原材料,涨到这种程度:每两个小时调一次价。棉纱呢?针织服装厂把面料款打到布厂,布厂说不出什么时候能交------你又不能不先打款,好歹排上队了嘛。这些,上面真不知道?!

当年朱老总开记者会,大庭广众,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民怨浮腾”。会后新华社不学无术,当然解为“民怨沸腾”,我却认为“浮腾”更符合实际。那时东北的大国企工人们,固然“沸腾”,南方的小老板,却来得个滋润,两下中和,“浮腾”说,恰到好处。而小本看今天,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折不扣,就是个“民生沸腾”了。

这“民生”里面的“民”,是“升斗小民”的民,是“国进民退”的民。

当家也实在不易,我们就不管是怎么搞成“民生沸腾”的了,小本也来锯箭杆,再出一招降降温。

这一招,叫“国民平准基金”。

(二)

假设说,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1月下旬,公布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是8.7%。随后,“国民平准基金”开始吸纳投资。

每个中国公民(以身份证为准),可以以实名开一个基金帐户,帐户允许投资额有个上限。这上限有两个计算法:

1)以本人过去一年的应税收入为基数,乘一个系数。

2)无业,自由职业,学生等等没有收入记录的,按年龄一刀切,每个年龄段一个上限,全国统一。

两个上限中,取较大数额的一个。月工资一万元以上的,统一按“一万元”为基数算,封顶。因为这个基金,本来就是照顾弱势群体的。每个人可以任意金额注资,但不得超过上限。

这个帐户,其实是一个定期存款(一年为期),存款的利息呢?全国统一,由中央宣布,利息在上一年GDP增长率基础上,可以上下浮动1.5%以内,每半年国家调整一次,调整幅度不超过年初利息的20%。

第一年,要吸引大家参加,国家宣布,自2月1日起收储,2010年上半年的基金利息为GDP+1%,就是9.7%。到了8月1日,因为吸收资金达到预期,宣布下半年的利息,降为8%(有下降,但下降在20%以内)。不论你何时参加,基金到2011年1月底到期,资金到期就可以自由取出。利息则按天算,你注资晚,算得的利息就少。

那么,中央决定息口,地方各省,则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那个所乘的系数,算好后报中央批准。比如广东省说,我们很多居民有房产,有侨汇,是工资外资产,要求系数适当加大。浙江省说,我们私企老板多,上缴利税又多,也要加大。数据报上去,不批准,就驳回再报,跟中央慢慢博弈。这样两下制衡,中央决定息口,地方对自己这一块饼的大小,有发言权。但全国最大系数同最小系数,相差不得超过三倍。

这个定期,就等于是一个优厚的“保值储蓄”,全国公民,人人有份,利益均沾,外人就休想。但利息如此之高,钱从哪里来?

一,这个基金,定向投资于垄断型央企,比如电信,当然回报很好。

二,到期发出的利息中,60%是现金,40%是当年发行的国库券,3年后到期。国库券只发券到人,不立台帐,过期不领,就作废。现金利息,可以自动转入户口。

“国民平准基金”的作用是:

1)确保普通国民的一部分现金能在高通胀年代切实保值。因为基本是按人头算,这一点点湿湿碎,对于大老板们,当然不屑一顾,对小老百姓,还是很有帮助,很消气的。

2)目前央企的利润,基本自留。这样就从央企利润中转移出一部分,专款专用,直接反哺国民。相应也给央企们多一点经营压力,免得老母鸡们走都走不动。

3)一旦股市楼市有崩盘迹象,基金进场护盘抄底,平抑大起大落。

4)大规模沉淀超发现金,减少物价升幅。安慰奖等于是按人头发,但你的本钱也要扣死在我这里。

5)从股市楼市抽走部分资金,维护一个较理性的市场周期。

6)平均普适地向草根阶层散发国库券,一旦人民币币值不稳,以国库券充当“食品券”,照顾基本民生,防止社会动荡。

7)平抑生产资料价格,还工商业者一个安定的糊口环境。如果这样还不能平抑,就放手猛烈打击炒家,因为还留在市场里的,都不是好鸟了,统统死啦死啦滴,不见得有冤枉的。

其实很多老百姓,炒股炒楼是不得已,总比放在银行里强,在一片通胀大浪中,自己挣扎逃生。你给他一个诺亚方舟,他真的要朝你拜拜。

做官其实用不着多聪明的,就看你用心正不正。刚解放时那些中央领导,有几个是满腹诗书的,人民不还记着他们吗?

冷眼看天下:路线已经隐藏在葡萄兄的文中了

本嘉明:茗谈(十八)-3

本嘉明:煮酒论雄(十四):诸葛拔苗

通宝推:沧海笑一声,
家园 你这解释是自相矛盾嘛

或者是去远离大陆的岛屿附近捕捞

也就是说只要临近陆地就可以了,不用河流入海口了?

反渗透处理过的水直接排到海里,一段时间后发现排放口附近很大范围变成了“死区”

这仍然临近陆地啊,为什么就“死区”了呢?看来还是要有河流入海口才行了?可是南海中间可没有可以形成河流的岛啊,哪来的入海口?

究竟要不要入海口呢?要的话,世界上入海口数量可是少得可怜,恐怕养不起那么多渔民。不要的话,各种洋流之类的海水运动很频繁,只要深度不是太大的地方都无所谓,和距岸边多远又有什么关系?

家园 还是有问题

海水,特别是近海海水,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河流常年冲刷,把陆地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带到近海,才能满足浮游生物的需求,进而形成海洋食物链中最基础的一环,进而支撑起整个海洋生态。

远海岛屿上,不都是有河流的

我觉得关键的也许是适当的海水高度适合珊瑚等生物成长,从而可以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生态系统,种类会比较丰富;

有了河流注入更多营养元素可以更丰富,属于锦上添花

有洋流的存在,可以从近岸运送营养物质到远离陆地的中心,远离陆地的中心,生态系统可能脆弱一些,种类少一些,要说全部是荒漠我觉得不太可能(当然看荒漠的定义了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关键是把握一个度,

就像从海中取水,你舀一瓢水会造成海洋近岸生态系统崩溃么?不会;

但把海洋整个淘干了(楼下那谁说的来着?)肯定影响会很大,

在这中间必然存在着一个取水量的范围,在此之下基本没有影响,在此之上影响就不能忽视,只要保持取水量远离该范围,应该就是可以的

数学上这叫做什么连续性定理吧,忘光了也要卖弄一下

一说取水(可以替换为建坝等行为,日后或许还可以是星际探索)就谈到会影响生态系统,结果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啥也不能干,我觉得这在哲学上可以称之为“不可知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