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也谈满汉不通婚(或旗民不结亲) -- 秦大路

共:💬25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谓满汉不通婚,是“家法”而非“国法”

这应该是有定论的。《大清律》上没有不等于不存在。说实话,孟森、郑天挺诸老写清史之时,大概怕有“污满清”的嫌疑,下笔过于厚道了些,对于清代的不少政策,评价的过高……

多尔衮的政策,实际上是保护汉人,防止满洲贵族抢占汉女,似乎不应视为民族隔阂。

又,记得老妈说过,下五旗的普通旗人都住南城。

家园 哈,你来勒

建国后的史家对满清都比较厚道。要是看看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东西,那时的反满情绪简直就像炸药桶一样。我最近翻了翻了《章太炎传》,介整个是一排满急先锋。

多尔衮的政策,你说是保护汉人啊?老兄自己的文章里也批判他强制推行的“留头不留发”政策是他的人生污点。这算是保护汉人么?呵呵

原来下五旗的人住南城。我果然没猜错,关大爷家祖上过去可能不是上层贵族的。他也说不清。天涯有人说关的原姓是瓜尔佳。

不过我觉得南城不错,房子又便宜,交通也相对顺当。

家园 老兄提供的信息很有价值

多谢多谢。我在上文中关于顺治那段的结论也过于武断了。呵呵。

我发的这贴也是讨论贴,果然引带出来不少“珠玉”。

家园 一马是一马,多尔衮确实实行过一些对汉人有利的政策

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满洲贵族被他得罪光了。:)至于流发不留头,不能全怪多尔衮。孟森老、顾城老都对此有过考证,实际上,这一弊症也是清代统治者的心病,多尔衮死后被清算,很多黑锅也就都让他背了。

并不是所有下五旗的人都住南城,旗人为官之后,都在北城,因为那里环境好些。据说我妈妈家老宅子就在什刹海附近,呵呵,旧黄历了。

读过太炎先生的《除满歌》,佩服太炎先生的学问人品,“兄弟你是汉家种,不杀仇人不算勇。第一仇人在眼前,光绪皇帝名载恬。”是意识形态大家的手笔。这也是历史的需要,毕竟,民国政府对满族,比当年八旗贵族对汉人还是宽容得多。治清史排满最力的,印象中还数萧一山的《清代史》。

家园 又,瓜尔佳确实多该姓关

不过,这不能说关姓没有贵族,不过是这位关大爷不是而已。荣禄就是瓜尔佳姓,以他的身份地位不可能住城南。

家园 不客气,兄台好文,所以也来凑凑热闹。不过.....

兄台好文,所以也来凑凑热闹。

不过,我是女的啊,为什么总是被称老兄啊。纳闷ing......

家园 呵呵,原来如此

见识不凡,厉害厉害,佩服佩服。请恕眼拙。

“一笑”,从名字上看不出来是男是女。若是“嫣然一笑”什么的,就容易辨别了。呵呵,开个玩笑

家园 【文摘】旗人在北京的居住地

关纪新

......

1644年清政权入关,把燕京确定为首都,在京城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的措施:大致相当于现在东城、西城的内城,只许八旗的将士及家眷居住。

在内城,中心是皇城,围绕皇城,八旗严格地被分置于相关地段。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于是,内城的确像历史学家后来常说起的那样――“就像一个大兵营”。

这种严整的格局,到清中期开始稍稍地模糊起来,因为旗人们没法不吃不喝、不去跟商人们打交道,旗人贵族更不能戒除看戏娱乐等需求,他们得随时跟外民族交往,渐渐地,原来住在外城的“民人”,也有少量搬进了内城,内城的王公贵族也有破例到外城去辟地设府的了;再后来,受“八旗生计”的逼迫,一部分城里的贫苦旗人,典出了自己的居舍,离开最初的本旗指定居住地,向着附近的――尤其是各城门之外的关厢地区搬迁。

虽说有了这样的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区划,却直到清朝灭亡以前,没有大的变更。在京城八旗区划内设立着八旗都统衙门, 8个衙门既掌管京城旗人的一切事务,还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也统辖起来。

从道理上讲,遍布各地的八旗驻防旗兵,都是从京城这个“老家”派出去的,如果战死在外地,尸骨都应当送回京师“奉安”。这种方式,是与清初统治者把本民族中心由东北地区移到北京的部署一致的。就像雍正皇帝说过的:“驻防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

......

家园 是否所有姓关的的都是满人?南方的也是?
家园 当然不是,关云长关二爷威风八面的时候还没有满人呢

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