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闲话金庸之一:包不同之死 -- 孙勇进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时不妨当作民族历史的寓言来读。刀光拳影,侠骨柔情,在这些好看热闹的故事背后,时或可以引出一些意味深长的话题。
比如包不同之死。
包不同何许人也?是金庸大部头武侠作品《天龙八部》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是小说中一心想兴复大燕国的武林高手慕容复的四大家将之一,对主子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生性豪迈,言谈古怪,爱抬杠,每每令人发笑。这样的角色,大抵如旧小说中的牛皋、孟良,能给看故事的人平添很多兴味。然而这样一条豪迈有趣的汉子,最后却意外地死掉了。
小说快结尾时说到,念念不忘大燕帝王春梦的慕容复,于江湖上连遭挫折后,决意拜倒于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膝下,甘为螟蛉义子,指望着借段氏之力夺取江山。偏是这时,包不同大步而入,数落起主子图谋的诸般不是,结果,话犹未完,“万没想到这个自己从小扶持长大的公子爷竟会忽施毒手”,被重重一掌击得鲜血喷出,倒地而死。
所谓死生亦大矣,不亦痛哉。又何况,包不同为了主子慕容复的江山大计,十余年来出生入死,最后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很可哀悯。书中说,旁人见包不同尸体上两行清泪,从颊边流将下来,显是临死之时,伤心已极。
这就很象《红楼梦》里贾府中的焦大了,鲁迅先生说:“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这其实就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焦大是贾府的屈原,包不同又何尝不是慕容复的屈原?他力斥慕容复图谋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并不是要扮道学夫子卫道,实在也是为了慕容复好。然而他居然被杀了,假使他能做文章并且来得及,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吧?
可这能怪谁呢?焦大象屈原,包不同也象,所以他们的痛苦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痛苦,殷商的比干,楚国的屈原,秦国的白起,……,千百年来,忠而见疑、忠而见戮之类的故事,早已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中上演了无数次。
然而,仅仅说这些人忠心就该被杀,似乎又不尽然。比如,就拿这包不同来说,如果他有足够的学问,读过韩非子的《说难》之类,也许就会有不同的命运--“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韩非子这话的意思是说,做奴才的以为能道出主子的心事可见自己的聪明,但其实这正见他的不聪明,又岂止是不聪明,更是大大的危险;“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用大道理来数落主子的不是,就更如俗语所道,是寿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烦。伺候主子,从来不是只有忠心就够。单说这如何向主子进言,就已是门大学问。可是连很懂这门学问的韩非子,写了专门论文的,也不免死于秦王的大狱,又何况包不同这样无此学问的直性汉子?
直性子人物,多任性情行事,也就往往难免不懂政治,因而也就无论对主子怎样的忠心,终不免最先被残酷政治淘汰出局。
所以,在小说里,包不同被杀之前,已经有一人,就在同一厅堂里,预演了他的下场。四大恶人里唯一真正对老大段延庆忠心耿耿的南海鳄神,在解救师父段誉时,被段延庆一杖由后背穿胸而出,大叫一声,倒在地下,“一双眼珠睁得圆圆的,当真是死不瞑目”。
所以,在小说里,在南海鳄神被杀之前,也已经有一人,先落得了惨烈结局。大理段正淳手下的褚万里,饱受少主阿紫之辱,乃与明知不敌的段延庆拼命,变相自杀而死,这也不妨说是间接死在了主子段正淳的手里。
这样,几条或刚烈而直性,或懵懂而直性,或豪侠而直性的汉子,几个不同势力集团的忠仆,都死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直性子。直性子,就可能会不甘尊严被辱,然而向主子讨尊严是不对的,所以只好去死;直性子,就可能会认为师父有难就该去救,结果危害了老大的大计,所以只好被杀;直性子,就可能会以为主子有了不对就该严正指出,即使主子的宏图伟略化作泡影也在所不惜,所以也只好被杀。
讲权谋玩政治与任性情,永远是两种游戏规则。因此金庸笔下,偏是几个直性子人物不约而同先后死在主子手里,实在不尽是巧合,这是王权政治永恒的规律。区别只在于,有的死的明白,象褚万里,江湖豪杰之外毕竟也是官员,必要的理论水平似乎会有,所以选择主动出局;但更多的是死的糊涂,自觉无比冤屈。而包不同一流无论如何自觉冤屈,却是必死的,因为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江湖,不仅仅是热血豪情的江湖,更是围绕着权力政治运转不息的江湖,而这,才是透出了中国历史秘密的真正的江湖。
请多指教:)
我觉得包不同的死纯粹是死在他主人的身上,并不是说慕容复多阴险狡诈无情无义,所以他死掉了,而是因为慕容复是本书的头号大反派,为了表现大反派的坏,所以包不同必须死掉。
其实包不同的死如同阿朱的死一样都非常得牵强,不是情景发展到它必须死不可,而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非要他死不可,所以显得很突兀,这就如同《三国》上荀??的死一样,本来演义里面一直写他与曹操合作的多么亲密无间,突然就跳出来反对曹操,然后曹操就不由分说杀掉它,这显然是因为正史写的明白,他确实是被曹操所杀,所以为了迁就正史,就得这么写。但是,因为前面交代得不够,也没有任何的暗线预示,所以显得还是非常的突兀。天龙也一样,为了突现慕容复大反派的不仁不义,所以就让包不同死在其主人手下了,但是稍微想想,显得相当的无厘头。不错,慕容复是想复国当皇帝,想借用段延庆的力量也容易理解,但是,他也应该清楚段延庆的武功是他在连三辈子也达不到的,那么,即便复国成功了,他又怎么能够保证这是为他复的国呢?就因为他是段延庆的干儿子?历史上为了争夺王权皇权父子相残的多了,赵武灵王的可怜下场他应该知道的吧,同样,申生、扶苏的故事他也应该听过。既然他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束缚段延庆,他又凭什么能做到皇帝的位子上呢?既要借助段延庆的力量,又要防止养虎成患,这会,以这种人之才,也应该明白绝对不能自断股肱的,这样,纵然合作不成,多少还有些实力自保,以慕容复的聪明,又怎么能做这种傻事呢?他正确的选择挺多是斥责包不同几句,既给段延庆面子,有保存自己的实力。所以,在包不同绝对不可能死的地方,金庸非要把他写死了。这么写与其说慕容复疯狂,不如说金庸下乘。
同样的还有,为了讨好段延庆,慕容复一个接一个地把段正淳的女人杀死了。这有很奇怪了,段延庆与这些女人又无冤无仇的,除了他们是段正淳的女人之外,但,杀死敌人,抢走敌人的女人,好像是更常见的复仇手段吧?既然如此,慕容复凭什么就能把杀死这样的女人作为赢得段延庆支持的砝码呢?并且通过不断增加砝码却是成功了呢?这么写,读者怎么可能不觉得奇怪呢?在我看来,金庸这么干,纯粹是为了结尾的时候那几个失怙的女孩子有机会有借口可以带在段誉的身边。没办法,为了男主角,配角就这么给莫名其妙的牺牲掉了,如同阿朱莫名其妙的被乔峰打死一样,但凡一个中等智力的人都不可能作出那种没脑子的事来,然而大英雄乔峰就那么做了――不是因为乔峰笨,而是因为金庸要人为的制造悲剧,所以,阿朱死了――这里也一样,一是要把慕容复抹黑,也不管这么些显得慕容复多么的没有脑子;而是要为二号男主角的故事创造条件,她们不能不死,所以这几位美大嫂就死了。冤啊~~~~~~~~~
另外,说一句不太想干的话,《天龙》有点“主题先行”而不是顺着情节的自然展开进行叙述,所以情节上常常有些突兀,败笔很多,比如,萧锋父子趴人窗户偷听,从技法上讲真是太拙劣了。几个配角斜的也不太出彩,包不同写的就有点生硬,显得讨厌有余可爱不足。不过,这只是个人见解,喜欢他的人恐怕会激烈反对的。
所以你说的很对,在很多情节上都有问题的.
这厮的一张鸟嘴坏了多少事儿啊。
慕容家为复兴什么下作的招儿都用了,老头慕容博为点伏牛山财产还不惜亲自出手暗杀。包大爷呢,一出场就和俩地头蛇轻松结下梁子,后来惹丐帮,惹灵鹫宫,惹少林。他嘴上痛快了,可怜的慕容公子倒落得个无依无靠的下场,最后连投奔个四大恶人都不成。书上说此人世代都是慕容家部曲,难道他不知道任性胡来的下场?想必是欺负主子年幼无知罢了。慕容复对他隐忍了太久,那一掌下去绝不是任性胡来,顶多算出口恶气罢了。这个恶奴和焦大那种忠仆比都抬举了,又怎能与屈原白起相提并论呢。
慕容氏一向是以复国为第一要务的,其他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至于因此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包不同就喜欢痛快嘴,却因此坏主子的大事,这样也算不上忠仆了,那种关头慕容复肯定不能留他。
不过,他要得当然是复得他慕容嘉的国而不是人家段家的。
为复国痴迷了心窍的慕容复这点应该是决不含糊的吧?
既然他要借助于段延庆的力量,那他就要交接段延庆的欢心,这点没错;但是,在慕容复心里段延庆只是他的复国手段,决不能他自己成了人家的工具,给人家白打工,所以他自己一定得想着设法保存一定的实力,不然,那不成“陈独秀”了么?
包不同死前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明明白白的把慕容的心思暴露出来不是拖后腿是什么?而且这个不能顾全大局的家伙恐怕破坏多过建设。在那个关头,除了杀了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么?
不排除你说的这种可能:)
是唐朝人,是吐谷混鲜卑人的王室后裔,在唐朝做过朔方节度副使、
左金吾卫大将军。唐贞元十四年,慕容复被封为长乐都督、青海国王,袭可汗号。
“控制权”的问题。
这也是陈独秀与老毛的区别。
想借助段延庆不要紧,但不能丧失了自己的实力与控制力,不然,无根之草不久长啊。
从慕容复杀掉包不同的后果来看,段延庆不用说了,连自己弟兄的支持也失去了,他这么做是绝对的赔本,下下策。
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