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95式5.8毫米无托步枪是一个失败吗?(修改版) -- 晨枫
要是有过热问题的话,那是设计问题。都说95经受了如何如何严峻的耐久性考验,如果过热问题不解决,很难想象能过耐久性的关。
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内部空间低矮、狭窄。传统有托枪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战术动作不免搞得很复杂以减少互相妨碍。也许使用无托枪可以简化其中一些动作。
另外我觉得无托枪和小口径化反映的是对机械化的一种基本认识:机械化步兵班的火力主要来自车载机炮或机枪,乘员依托车辆作战。这样,枪的射程、杀伤力、精度都可以有所放宽或妥协。面压制或远程打击任务由车载枪炮承担,步兵不论车上车下,仅起辅助作用。而近距离战斗里,大家担心的缺陷显然不成为问题。
这个认识对不对,我觉得只有战争才能检验。
不过,美侵伊战争初期的实践表明,30毫米左右现代机炮的火力已经足以对付普通民用建筑结构强度的障碍物。更坚固的工事可以用反坦克火箭或导弹摧毁。这正符合机械化步兵班的配置。单兵武器的效能往往只在近距离甚至抵近距离发挥出来。这是我的总体印象。
海运过去,轻一克都是胜利
整个步枪小口径化就是这个思路。美军没有采用无托枪,但伸缩托的M4也缩短了,问题是枪管太短,200米以上就发生子弹动能不足的问题。美军正在为此伤脑筋呢。
那个95班机,用的也是30发弹夹?够打几个短点啊?那个弹鼓看起来还像回事,不过下面忘情兄说也不好用……
这个念tu3,我们一般解释为“土的掉渣”。紫光拼音大字库模式下可以查到。别的输入法不清楚。
但依然是好枪。大概枪的作用效果还是要依赖射手素质吧
送花!
另外,外籍军团这个战例是否出自F?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5v_Amh2H8U&feature=PlayList&p=22AA436F608F38F1&index=7
单手换弹匣
小成归纳一些,95有如下缺点:1价格太高,2没有空仓挂机,3人机工程太差,士兵用着很不舒服。
但是上面要求用5.8重弹的做班机,再设计个用普通弹的步枪,于是原来的95步成了95班机,又出了个性能缩水用普通弹的95步,也难怪95班机用弹夹。至于弹鼓不顺手,临时添加的设计自然不顺手,当步枪用就可以了,没人真拿那东西当机枪使,弹鼓也不会有人用的。
现在95改,全枪族统一同5.8重弹,改型已经不存在95班机了,直接步枪用重弹
当年够用是整个火力就弱,20发连发就可以当大杀器,到二战后期20发的捷克造火力明显不够用
其实,指责5.8口径的不多,当然以前人为分普弹、重弹的确让人晕,现在重弹一统江湖才是王道。
当然,如果口径比选放到今天,6MM胜出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95的问题主要是人机工效和部队习惯,这一点朵老也是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