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不愿过多去写。从中可以看出你的赤子之心。
中国社会这些年外头看着是波澜壮阔,反映到微观民生上,各个角落的辛酸场景何堪细数。像你写的这类场面,相信在中国做过官员和管理者的人都见过不少,据有的人讲,那几乎就是他们的工作之一。只是有些人是见多了就麻木了,当场饱含热泪、转头大酒大肉的不在少数。
各个行业都在大面积破产倒闭,没几个企业能幸免。东北的经济基本上都靠国有企业,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是来自国有企业的。出现这种全局性破产的状况,没有人能指望自己的亲戚朋友,因为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是早晚的问题。上海起码不是全局性的破产,而且上海的私营经济也比东北发达,能吸收一部分下岗职工。可即使是这样,上海的国企职工还是要过很长时间的苦日子,天下工人是一家呀。
贪钱的领导往往就会让治下的百姓吃苦,而薄熙来要的是地位和个人成就感,他不贪钱,百姓就能有钱。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那时候被直接抛弃的企业比被救的企业多的多吧,即使这样你也不能容忍吗?
这个国家的建立就包含了一个对所有人的承诺,那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是谁抛弃了这个承诺?这一页的历史是痛苦的,不真正认识它就很难说过去了。
其实我生活在南部边疆,当时已经参加工作了,只是有一点点耳闻,完全没有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忙总文中的这些人,都不是罪人,他们是承担国家不幸的可怜人,将来我们不能忘记农民和农民工的伟大和艰辛,也不能忘记产业工人的伟大和不幸。
我觉得,国家那么做,正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在后来解决温饱,让更大多数的人有饭吃.
人人有饭吃这句话,对工人那是实现了几十年了,对农民那是现在是刚开始.
谁也没有说那些工人是罪人,安置他们是国家的责任,可是这样的企业,还是破产了的好.有了这些企业的破产,才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那些多农民可以做"农民工".农民也是要吃饭的人.
历史的问题是要在历史中看,抓不住某些机遇,也许后来的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朱相最大的功绩是分税制,把地方的小金库弄走了大部分。(九十九口棺材其实是应在地方上了,不是有句话么: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奇怪的是,那些捧朱相的文无一说到这个。
欺压员工与狠毒气质大部分国企领导从来不缺少,中层尤其厉害
小地方政府和企业内部领导世袭制与此有关
也许个别企业或行业例外
竞争行业成气候的民营企业,多数也是原公有制企业领导下海
第一桶金没有“原罪”的有但不好找
坑蒙拐骗,公有制企业来源于职工血汗钱却还不上的“集资”很多的,后来部分还上了也是通货膨胀的功劳
民营企业能发展到一定地步的,吃相也不敢过于难看
和缺少保障比,民营企业最大问题是缺少尊重,其次是对基本游戏规则的遵守,再次才是钱
专业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或者是智商和情商)都有了,武大郎们就不敢合作了,特别是起步资本要求低的第三产业
至于前途,打工想着从一而终是笑话
好文,不花不行
我很庆幸自己的父母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家中的经济条件一直没有受过影响。我家在那段破产的浪潮中是未受影响的。在那段时期,我很不能理解那些工人为什么对工厂破产那么愤怒,站在自家立场,反而觉得他们可恨。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已经慢慢能够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在丛林法则下,弱者是注定要被拿来牺牲的。但我们的改革,要将所有弱者都赶尽杀绝才能罢休么?
抢下岗工人的饭碗(总体看是这样),大量的工作机会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像消费类电子产业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原来在国内并不存在的。下岗工人确实是被国家抛弃的,
国家这么做是不得已,但是做法太绝情了,如果老张他们厂能够在陷入绝境前就建立起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销售队伍,他们应该有机会生存下去的,但是实际上他们被抛弃了。
另外,月色MM也不要以为民营企业就是天使,他们基本上都是脱胎于以前大大小小的国企!从资本到劳动力到市场资源,这就是他们“原罪”的由来。
关于农村的情况,除了你周围了解的以外,你还可以参看一下“老光”叔的经历,农民的生活也不是你认为的那么惨。
国企生产出来的商品不是财富吗?发给工人的工资,给工人交的保险,不就是在分配财富吗?相比血汗工厂剥削工人,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抠出那么一点微薄的利润,就变成了大企业只消耗,不创造财富了。
血汗工厂创造的“财富”(利润)恐怕绝大多数归资本家所有吧,分到工人手里的能有多少?对工人来说,当然就是彻头彻尾的杯具。
我也是纺织企业下岗工人的后代,说这些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屁股决定脑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