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共:💬1669 🌺14025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事情很常见

那时江苏的工人也很惨,我记得新闻里放过南京一个下岗女工在超市里偷肉给快高考的孩子吃被抓到的事,看了之后心里非常难受。

家园 我和你一样……真是太惨了

敬佩忙总侠义心肠

家园 你做的比我好

你最后一句“正因此,我觉得该对我拿的每一分纳税人的钱负责。”

很好。

我后来老是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合群,对世界上的大多数都有怀疑的态度,唉----------

家园 这个不用担心。

做不到的。做到了,参见此处: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11261

家园 请问忙总,当时这厂子破产掉,职工出资重组成股份制能行不

当然还需要政府在扶持下

家园 政委的提议挺好,但眼下估计是实现不了。

1. 有兴趣的媒体可以组织“下岗文学”,引起社会共鸣。

按目前国内的舆论管制,除非有政策风向的支持,否则不要说搞“下岗文学”,就是在主要媒体上发一篇为下岗工人鸣不平的文章,能不能顺利发表都是问题。并且,国内的媒体对这一议题,恐怕除了左派之外都不会感冒,而左派的支持,在当局看来恐怕又是另一种意思。

当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类之所以能闹成气候,首先和当时政治风向上的变化有关,其次也和一大群文化人自身的“受害人身份”有关。而下岗工人这个弱势群体,说得直露点,恐不在目前多数“文化精英”的代言范畴。

2.人大政协提案。现在一半以上代表说房价,如果争取到一半以上支持补偿下岗工人,就会有很多提案出来。

下岗工人这个群体覆盖面太大,具体到每个地区和个人,情形也是千差万别。既有确实生活困难的,也有生活得还可以的,都要具体对待,不可能突然出来这么一个政策:只要是下岗工人,就补偿若干人民币。实际可行的路数,还是目前正在做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让目前生活还困难的弱势群体(其中不少就是当年下岗工人)得到保障。

3.下岗工人可以站出来提出要求,比如某次碰到主席总理,直接要求补发工资。讨薪可以成功,补发工资可能也有机会。

为民工讨薪,性质单一、不涉及政治博弈,最多就是敲打一部分民营资本家,还能塑造“亲民”的形象,这是领导喜欢的剧目;而为下岗工人讨薪,闹大了就会牵涉到政治层面的斗争,进而引发对当年这一政策的质疑,以及对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很多目前还在重要位置上)的评价,这样的浑水没有哪个台上的人会轻易去趟。

家园 同意你的2.

其实下岗最惨的好像应该是四五十岁,给国家卖命几十年,上有老下有小,离退休还有一定年头的那批人。

快退休的好像到了退休年龄是有退休工资领的,小年轻吗,反正当年许多国企那种氛围,俺觉得小年轻出来闯闯也不错,许多小年轻给逼出来以后,现在其实也混的不错。

家园 del
家园 然后我就觉得,我拿的钱都是那些人交的税

很可能是当年和我一样的那些人上交的税。

因此就会常怀愧疚之心。

家园 如果那个纺织厂,政府把欠账挂起来,优质资产提出,

成立一个新企业,另外再贷款1000万,会不会救过来?

我想,应该可以,至少维持住,养一些工人没问题,因为凭老张的专业经验,他不可能看走眼,但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根源在于上面根本就不想救,要完成破产指标。

现在来看这30年改开的脉络,30年改开基本就是一个剿杀国企的过程。

在这30年中,国企在每次竞争中都处于不利地位。说一千,道一万,不平等竞争是造成国企破产的根本原因。

80年代,国企被乡镇企业+私企蚕食,当时是计划经济,国企的很多产品是限价的,但是乡镇企业+私企没有,可以低价抢占市场。这个就是所谓的乡镇企业+私企“船小好调头”,而国企也有小船,怎么就调不过来?其实不是“船小”的问题,他们即使船大也好“调头”,因为乡镇企业+私企 限制少+没有包袱,轻装上阵,而国企却有诸多限制+诸多包袱。

90年代,国企被外企+私企围剿,因为私企有 保护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 保护,外企有吸引外资的政策保护,国企有什么?有的是沉重的包袱。而乡镇企业,作为集体企业的一种,也在转制浪潮中灰飞烟灭。

92南巡以后,国企开始走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在92年以前,我们这里的国企 日子过的还是蛮红火的,尤其是轻工行业,乡镇企业也发展势头不错。但就是92南巡以后,一些企业一窝蜂地去深圳开窗口,亏空了不少,还有去炒地产的,炒出一堆烂帐出来。国企的困境是在加大改开力度以后发生的,国企的市场被外企和私企蚕食,直至鲸吞,而政府的救助都是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远不及对外企和私企的支持 力度大。

这30年,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引进外资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发展国企的政策有多少?

看到的新闻都是说要搞活国企,但从来没见有说要“给国企卸包袱”的。国企有些便利,比如贷款等都是倾向于国企,但贷款不是援助,是要还的,贷款越多,负担越重,直至最后背负不了。如果真心想要发展国企,那就应该给国企减负,把包袱卸掉,让国企和民企、乡镇企业、外企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但是没有,为什么?

因为在改开初期就已经明确了,要私有化,要发展资本主义。

邓说“50年以后还有必要变么”时就已经胸有成竹了,50年以后,内地跟香港将会是一个制度。既然香港50年不变,那就只有内地变。

这30年改开就是一个 内地资本主义化的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邓选择的胡、赵、朱都自觉不自觉地忠实执行了他的路线,胡鼓吹各种经济形式并存,山西小煤窑大干快上,其实就是鼓励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赵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最后要求政治上的自由,两人都被邓作为棋子牺牲了,以平息对改开的反对。

邓的八平方处理手段立了威,为以后的改开减少了阻力,所以,后来朱的改革和后来的腐败,远不是88年那时候可以比的,但掀起什么大的波澜没有?

如果邓再健康多活5年,并且,最后10年是脑子清楚的,且有有效影响力,朱也极有可能被部分牺牲掉,以平息百姓对改开及邓本人的不满,保证私有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所以,很多人都说邓的“同富”经被人念歪了,这说法是还没完全领会邓的本意。邓的本意就是要发展资本主义,打左灯,向右转,退一步,进两步。

邓如果躬体力行,亲自出马,也会跟胡、赵、朱一样做,手法上有些微差别,但最终目的都会是同一个。

楼下有说90年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牺牲下岗工人不行了,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危言耸听唬不了人,列点事实依据为好。

楼下还有说,国企倒掉了,农民受益了,那请论证一下,没有下岗工人的血和泪,农民得不了益。挑动群众斗群众的手法太老套了,且不说国企发展,农民也会受益,就说国企倒掉,农民的待遇就会好了?肯定只会更惨,因为少了标杆,少了竞争对手,资本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压低工资、奴工都会出现。看看近20年来,广东的农民工工资有多少提高没有?

通宝推:fighterbruno,
家园 劝上面的几句话

早睡早起身体好,和气生财

遵守河规,不要纠缠什么什么事。

家园 国企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发市场的问题

市场开发本质一句话,靠忽悠。

家园 他算不上真正的资本家

只是个沽名钓誉的职业经理人罢了。即使用资本主义价值观衡量把公司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信誉拿去套现也是极其愚蠢的,这么做短期内的确改善了现金流,不过公司的基石已经被毁掉了。哪个真正的资本家会这么搞?

这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搞不下去,原因就在于前任总经理已经卖过一次拐,影帝想卖都卖不掉,人都不上当了,要死大家一起死。公务员改革那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儿都起不了步。眼瞅着窟窿越来越大,大家一起晃晃悠悠的往悬崖上赶,谁都不松手。

家园 对,下岗工人这个群体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当初的“下岗工人”现在还过得相当滋润。

据我观察,混得好的下岗工人,不外乎几类,首先要下岗的年龄还算年轻,还有可以参与下一轮经济建设的可能,不管是出卖劳力还是出卖技术,你总得有点什么可以拿出来。于是,那些年纪老、既无力气又无法重学技能、家累又重的中老年下岗工人就特别惨。像老张这样有能力的管理者,后来混得不理想,恐怕也和他年龄到了、也已经习惯原来的秩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规则有关。

其次要有一定“从头再来”的凭借。这个就是,中国社会里的“纵深”。一个大家庭里一两个人下岗了,但另外几个人还行,亲戚间扶上那么一把,这样下了岗的人就可以缓过来。一个小家庭里一个人下岗了,另一个人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也不至于混到没饭吃;而一个地区,只要不是全局性的生存危机,人们通过亲缘关系和社会人脉互相救助,也可以对付过去。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地区,不能被连根拔起。像东北那样的老工业基地,那些年的确是惨象环生,而一些社会行业覆盖面较广的地区,下岗工人的情形就要好过些。

家园 从此角度确实这样

中国的圈地运动【下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