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妈妈属于临时工(真的临时工,不是现在那种单位里面顶包的),单位效益不行的时候早早的就在家弄了个缝纫机帮人缝补衣物。后来爸爸单位也不行了,算单位创业那批人,最后几年还努力着挽救单位,抵不过萧条。后来自己养花卖,就这么折腾着供我读完大学,毕业后家庭没负担了,慢慢才好起来。
当初我也这么惨过,但是父母咬牙让我上下来,现在总算有个工作。想不到我一点也不孤单,兄台当年也这么惨。
去年个人负责的小团队交了650万的增值、营业和所得税。手下五个人,他们的社保和所得不算。没有一分钱国家的支持,做咨询服务行业。
不把人当人。把你当蚂蚁。
看看当时某些所谓民族资本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民企,就知道当考验到来的时候会怎么样了。
朱从上任到退下短短几年间来做了多少大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多大事一个方面是朱的本事,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到TG当时的处境有多困难,这伤筋动骨的事情都有足够动力支持朱办下来,可以说朱就是一个急救医生,先把病人救回来,后面的事情先不管了,朱也管不了,他都要换届了。
温上台的时候固然面对着朱留下的后遗症,可是也有朱留下来的丰厚遗产,结果温不单对朱留下的问题放任自流,还败光了朱留下的遗产,这个也是中国人亡政息的老毛病,上任留下的配套收尾的工作没人做,从这个角度进行评价,朱任内可以打个70分,温只能打55分。
只是觉得理当如此罢了。
钱,俺种植面积收,跟国民党的人头税一个道理。收成差时,收入还不够果林税。农民工人那是太苦了。
资源如何重组?亏损的企业不破产,亏损的人不惨,谁该惨?谁来买单?动动嘴没问题,反正不是你发工资,说不定您还想亏损了继续拿工资,就像那些亏损的大公司的CEO一样
我算过,一个城市工人的有效劳动时间至少是农民的5倍,农民的人均生产资料:土地,只有2亩的情况下,每个农民每年的实际打理土地的劳动时间不会超过2个月,这还是双季种植的情况.而城市工人的生产资料基本无限,要连续劳动12个月都是可能的。所以必须将农民逐步升级为工人,农民的命运才可能变化。
所以毛泽东那代领导人铁了心要搞工业化,农业搞人民公社汇集资源支持重工业化,搞好了重工业才有将自然农业升级为工业农业的能力和基础,可笑的是包产到户将老一代领导人对农村所有长期规划都打碎了。
工农都是劳动者阶级,在总体上是被资产阶级,就是工厂主们剥削的。
理解这个,就知道私企主出身的人为啥要挑拨工农矛盾了。
每年的例行维护工作,这个一般是农闲时,人民公社组织农民搞的,没啥特别多的工作量。包产到户后,村里有钱的就搞,没钱的就看着败坏了。
人造的工程,是需要维护才能长久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