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 -- 北宸
大概不是因为你“写作中经常谈到国民党军的英勇抗战”,而是你的如“雄奇公”之类的论断。
在我看来,无论国粉共粉,都是以感性代替理性。而你的问题,演绎夹杂史料,煽情多于逻辑。所以写国军是国粉,写共军是共粉。你整理搜集的资料确实很有价值。这种坚持我也很佩服。可惜的是,现在你任何的讨论发挥,因为你曾经的讨论问题的不严肃,都需要带着疑虑审慎的眼光去看。我相信和我有同感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一句话,以说故事博取眼球本身无可厚非,但也必将因此难让人信服。
要说打持久战,那也是在把精锐部队输光前打吧?
老萨木有说这是严肃的历史体裁么。作为历史体裁相关故事,老萨的写作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最重要的是他肯花这个功夫。其实许多资料我们在国外的都可以非常方便都搜索得到,但是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又有谁愿意像老萨这么样肯付出整理这些资料呢?
三元里早就被皿煮柿油定性为极端愚昧落后抵抗先进文明啦
先前是令人刮目先看的中央军主力,后被收编为犯人。另外觉得在自己的领土上受这么个待遇,不服气么。其实,这个团的命运就是为政治服务的。谢团长也是为政治跌掉自己的前程了。守卫四行仓库木有任何军事价值。也就是日军害怕惹麻烦,木有用重炮攻击四行仓库了。不然也根本受不住。用人是垫不上去的。所以留下了个孤军。也就是对国际说我在这里还有人罢了。
赞成你的观点,但是语气太冲了
台湾人接触多了,什么样的观点相信大家自然有数,没必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是话说回来,咱们中国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中国自己解决,尤其是要靠13亿大陆人民,自信自强自尊。既然如此,别人深蓝也好,果粉也罢,哪怕是绿毛乌龟,大可淡然一笑,心里清楚就行了,你自己握着大笤帚,还怕灰尘不走...
语气这么冲,说明心里还是在意别人的,何苦呢?
冒昧了,见谅。
其中的很多鏡頭,讓我很觸動吧。
那一代奉獻的人,那一代犧牲的老兵,不論是否跟隨哪一個黨派,不論是正規軍或游擊隊,都讓我尊敬都讓我撼動。
我的孩子在我身邊指著螢幕畫面上的兵,他問的是這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指著飛機,他問的是這是中國的飛機還是日本的飛機?
我自然地回答這是外公那一輩的中國人,這是中國那時候的飛機。
我一絲再繼續往下分下去:"這是中國的正規軍 這是人民組成的游擊隊 這是xx黨 這是xx派" 的念頭都不曾出現。
義勇軍進行曲的配樂很動人,我告訴自己的孩子: Yes, they are the people can't be beaten.
他們,都是後代值得驕傲的對象。
我們,何以自外於此?
零八年北京奧運使我驕傲,今日的富強也讓人肯定,小朋友的爸爸都是這樣和小朋友說:再過幾年中國會和美國一樣強盛。
我,何以自外於此?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首登惠州城头的成了孙元良,虽然历书没一本这么写的
做到了这一点是我们对抗日先烈最好的告慰。我想先烈们地下有知,最愿意听到的应该是“我们不但有自己的坦克,大炮和战舰了,还有日本人没有的洲际导弹和核武器。小日本再敢打过来就用氢弹炸丫的东京。”
早上出操故意赖被窝,然后突然发难,记得是匕首和军铲?所以上面有兄弟说,汉奸不杀光,不行
不过貌似已经都改成五金门市和仓库了,最后决定还是算了
其实整修作为一处抗战纪念馆挺合适的,也是现在的大背景下有利于团结和统战的
国军在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一直记载在上海的中小学历史课本里面,甚至我们当初学习的《上海乡土地理》也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伟岸,小学生中学生必定要有一次到四行仓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如此,每个在上海接受教育的人都知道宝山的姚子清营,罗店血肉磨房,攻击黄浦江上的出云舰,淞沪之战被全面详细地记录在历史课本上。
我相信中国其他地方的课本,也会记录在当地坚决抗战的国军将士。希望台湾的教科书,在将来也能客观地记录一下跳崖的八路军,白山黑水的抗联,和腹背受敌的新四军。
看到这一句突然想起的:
包含一位后来守土抗战的县长内容的《国民政府令》(1936年4月23日):
《游击队之歌》有歌词:“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
《露营之歌》有歌词:“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团结御侮、同仇敌忾,是抗战时代的时代最强音
于是,认同楼主的结论:
我們,何以自外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