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四代 -- 晨枫
第三次试飞:3:30起飞—3:37收起落架—4:24降落,共计55分钟;
第四次试飞:5:50起飞—6:47降落,共计57分钟;
两次总计113分钟。
还有地勤人员站在起落架舱盖上,钻进起落架看丝袜。。。难道那个舱盖就是为了兼职做梯子故意设计成这么往下放的?倒是可以稍微增加点“易维护性”,至少梯子已经有了....
国外军事论坛称照片显示歼-20可能已经安装了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图中箭头所指,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类似窗口的东西可能是歼 -20的共性天线),这套系统估计与F-35的AN/AAQ-37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类似,如果一切属实,那么这将是自F-35之后,第二个装备该系统的战斗机,而F-22则缺乏这种先进的电子系统。也有可能是预留的电子系统窗口,听说电子系统还未完成;估计还得在J10验证吧。
F-35 的 AN/AAQ-37 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EODAS 由 6 个分布在机身各处的光电传感器组成,它们与机身设计融合在一起,并不需要外置一个专门的设备舱。
楼下,晨大专门解读;晨枫:歼20越看越喜欢啊
这个算开加力了吧http://mil.news.sohu.com/20110506/n306894415_1.shtml看发动机喷口都无明显火焰,看来发动机红外隐身不错
看座舱,明显看到绿色的衍射平显哦
侧弹仓估计放格斗蛋的;反正都是弹射出去再点火。
地勤人员衣服的原版设计
超大风不悲拍摄的CF的JJ全家福,打麻将OR 3副牌斗地主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1119209&extra=&page=37 1470楼
从左至右:歼十S,歼七E,枭龙,歼七G(?),黑丝,前景为K8
此图意义非凡,拍摄者用心良苦。航空工业几十年的心血,尤其是前排那带钉的铁丝网,更是军事爱好者翻窗爬墙之艰辛的写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坐等晨大解读
研究了恒星的演化不就了解了核聚变吗? 这不就是氢弹的原理吗?
怎么不听到这是卡车拖着在跑道上假跑的奇谈怪论了?
今天下班回来后解读解读。
喝水听晨大慢慢讲
从观感上说,觉得肚子太大了,菊花又有点小。起落架放着的时候整体好看。收起落架之后觉得胖胖的样子。
不过肚子大说明弹仓大,装的多啊。
还有到底黑丝啥颜色啊,从墨绿到银灰都有。谁能给个准确的描述。
与空中美男子对比效果很强烈.
有人说这是光电系统的窗口,我觉得这是膜盒式空压探头,用于空速表的。现在那一圈针形探头是更加常规的pitot探头,用于技术验证机校验膜盒的,生产型会去掉,否则还隐的什么形?
这应该是近程空空导弹的弹舱
这个不是加力,是拉烟,应该是用巡航推力在高空飞行
发动机喷口嫌小,要是匹配的话,后机身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厚,过渡也没有必要那么大。说不定真是为了更大的发动机预留地方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环球网2011年5月2日报道,近日一张高清晰歼-20战机照片在国外军事论坛引起极大轰动,国外军事论坛称照片显示歼-20可能已经安装了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图中箭头所指,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类似窗口的东西可能是歼 -20的共性天线),这套系统估计与F-35的AN/AAQ-37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类似,如果一切属实,那么这将是自F-35之后,第二个装备该系统的战斗机,而F-22则缺乏这种先进的电子系统。
六个红外传感器被埋置在 F-35 机身四周的不同的部位上,这样就可以为飞行员提供一个围绕飞机机身的全景视野,飞行员能够“看透”飞机的底部和侧面,没有任何观察死角。
这最重要的方向怎么办呢?
F35的EODAS 由 6 个分布在机身各处的光电(红外)传感器组成。
而J20目前发现只有5个;可能由于飞行员的注意视野集中在前方,因此前向可能省掉了(减少系统复杂度);J20整体式气泡式座舱,有良好的全角度视野吧,所以只需要5个吧。图片见http://www.talkcc.com/article/3413518yuanap:给你补图:很值得解读
而F35的座舱视野窄,所以需要6个吧。
F-35战机的分布式孔径系统工作示意图
EO不光用于视距内,还用于视距外。前向更加需要视距外,没有EO窗口,岂不全靠飞行员的眼睛?这太不可思议了。后面的那一对更加奇怪,视场好像重叠啊。背上还有窗口吗?如果这些都是空速测量用,后机身那一对就很说的通:大迎角的时候,机头锥上侧面的膜盒处在“背风”面,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要么在机头下,要么在机身其他地方,还需要在迎风面有膜盒,机尾的位置有点奇怪,但还是可以了。考虑到这里比较平坦,不像机头锥气流复杂,尤其是大迎角的时候,个人还是认为这是空速测量膜盒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