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话46:2011猜想(2) -- 井底望天
(一下是中国一线城市的实际情况,欢迎指正补充)
吃:
便利店的套餐:涨价10%~15%,十来元的盒饭按照这个比例涨价1~3元
早饭:包子从1元涨到1。2元,豆浆从1元涨到1。5元(全是街边滩的价格)
家常型的餐厅/食堂:涨价15%~30%,大概估计的数值,比如拉面10元~15元的涨价了2~3元,炒菜类的涨价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
衣:
冬衣:去商场看,冬衣比去年至少涨了30%,羽绒服更多。鞋子至少50%,冬天的厚靴子没有低于1000元的了
住:
我租的房子,2010年9月续租的,和房东关系和不错,租金只涨了20%,朋友们很多房租涨了30%以上(有些被迫就只能搬到城市更加偏远的地方了)
有朋友正在准备买房子,房价每个月从来没有降落过,这个大家都知道。。
行
火车没有涨价,公共交通没有,但是打车涨价了。
您穿多少錢一件的羽絨服?大衆的,還是小衆的?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还减缓了国内油价上涨的趋势。
要怪就怪摩根,高盛这帮人。
所以商场里打五折都不会亏啊!
商场的东西价格太不靠谱了。
上周日陪老婆逛街,上海徐家汇、莘庄,要给她妈妈买羽绒服,看中一款波司登的1300原价,打6折,不过尺码不太合适没有买,后来我买了件selected羽绒服,1100打五折。
曾经有过一百升油一周内涨过二十多加元的时候。
很多时候国外的物价不好拿来作比较,因为超市的价格,零售商的价格还有连锁便利店的价格都是变动的。超市打价格战的时候,不止利润低,有些物品的价格甚至会倒贴,有的时候,日常生活中大家根本察觉不出来价格增长了。正好家里经营小店,不少常需补充的货物都涨价了,而且对应的是批发商,所以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实际。由于面包牛奶鸡蛋的供应商是长期签了价格协定,所以暂时没有变化。糖价去年本身的批发价格2kg上涨0.4加币,一种廉价汽水每瓶上涨0.13刀,最便宜的一种薯片每袋上涨0.1刀,烟每条涨3刀<-都上涨了10%甚至以上,但是这里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品牌价格可以有相当的差别,好的品牌利润相对高些所以倒不怎么涨价。隔壁华人超市以前买土豆相当的便宜,现在居然不卖了,不知道是价格还没谈好还是什么,反正其他地方也没有便宜土豆了。
特别是商场,真是买商场的软件。
以前都是一家人都有两三个孩子的,90初的时候管的特别严,所以小孩子数量减少,前几年到了上学的时候,所以小学大量减少啊。这当然是计划生育的原因。这跟80后父母孩子不到上学年龄有啥关系?
在读学生人口减少的非常多,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镇一共三个中学,每个中学每个年级5-6个班,每班70-80多人。现在有一所已经关闭,剩下的每个班基本上只有不到50个人了。小学的情况更差。
即使有部分新加坡人比较反对也没有用,无他,不要中国移民,就是马来印尼移民。
我不喜欢买衣服,所以衣服不知哪来的。理论上应该是老婆买的。
如果真需要羽绒服,我强烈地感觉应该去淘宝买一个实现保暖的需求,而不是到商场胡逛满足购物冲动。在淘宝买过皮鞋,还不错。所以我是大众化的服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