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毛时代真的比现在公平吗? -- 油炸辣椒

共:💬658 🌺3469 🌵2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兄知道印尼华人是不准回到中国大陆的知道吧 他要能早

回来还会等到1987年啊?

遗憾的是林是在87年回国投资的,和马前卒所说的80年代吻合,那么60年代末林已开办了20多家企业,为啥到87年才回归投资呢?
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力量和爱国热忱本身在抗战的时候就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够支撑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啊。

我的观点很简单的啊,中国得以承接西方的产业转移是无数像林文镜这样的港澳台海外同胞的努力,和美国政府允许不允许嘛关系没有,否则中国劳动力再多再便宜中国政府再改革开放这些产业、资本、技术也不会跑到中国大陆来,而是跑到印尼菲律宾东南亚跑到墨西哥跑到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去。

TG搞工业化这笔原始积累可只有勒紧裤腰带自己攒的哦。
你不觉得有巨大的海外华人资金不用,有马歇尔计划不加入,只会跟自己的老百姓比狠毒比悲惨不是作孽不是sb吗?

林文镜,77岁的他是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不过,在他眼里,家乡的富庶远比这些资产和名声更重要。

目录

人物介绍

个人简历

生平经历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林文镜说,第一次创业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帮助家乡福清脱贫致富。

  1936年,7岁的林文镜随母亲离开福州的福清市(当时叫福清县) 的溪头村,到印尼跟随父亲做生意。17岁那年,父亲去世,林文镜不仅承担起养家的重担,还从跑单帮开始闯入商海,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林文镜先后开办了 20多家企业。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编辑本段个人简历

  

●1929年出生

  ●1936年,赴印尼

  ●1953年,参加华侨体育代表团回北京比赛

  ●1965年左右,成立华仁谊有限公司,后发展成林氏集团,并出任集团总裁。其后,建立印尼面粉厂和印尼水泥厂

  ●1987年,回福清创业

  ●1989年,成立融侨集团

  ●2005年底,“冠捷”工业产值超80亿美元,融侨集团累计房地产投资总额250多亿元人民币,开发总面积已超过400万平方米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豪,却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喝着小虫脏水的福清县溪头村。“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文镜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有人曾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这几乎是他的座右铭。也正因为如此,在1987年,他回到家乡,第一件决定要做的事就是帮助家乡脱贫致富。他带领海外乡亲考察团,回到了阔别52年的故乡。时年 59岁的林文镜毅然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改变家乡的奔波生涯。

  林文镜至今还记得,1988年,一家以出口为主、由他引进的台资企业,因福清没有港口,所有出口货物都要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运输成本极高。为使这家企业不撤出开发区,林文镜个人为企业补贴了运输费用达数百万美元。

  1992年,在徒步500里海岸线发现可建设世界级大港的江阴半岛后,他自掏巨资进行勘探、评估、规划。据专家预测评估,江阴半岛可建100个1万吨至3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后方有500平方公里的腹地,完全可建成一个世界级大港、国际转运中心。

  他在全县干部群众大会上承诺:“要用5年时间帮助家乡建一个年工业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而当时,福清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不过4.3亿元人民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林文镜在痴人说梦。之后,他把海外的事业全部交给他人处理,自己扎根家乡,默默耕耘,5年之后,不仅顺利地实现当初的承诺,建成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到2000年,工业产值便突破了50亿美元。而如今,这个当年经济实力排名福建第58位的小县城,已经跃升到第2位,年工业产值突破700多亿元人 民币。

  在他看来,那些在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新侨,由于在侨居国没有拿到永久居留权,他们多将异域打工辛苦所得寄回家乡,而家乡亲人由于没有投资意识和办厂经验,往往将这笔侨资挥霍一空。

  林文镜估计,目前世界上的华侨中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如能把这笔巨大的游资吸引到祖国建设急需用钱的大项目上,让这些新侨们在建设家乡的同时,又实现自有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会让新侨与家乡的感情更为密切。也正因此,林文镜身体力行,在他的引领下,已有300多亿美元投入了江阴海港、西部开发和三峡水利建设中去。

  即便如此,林文镜还是感到依靠个人的带领,恐怕作用还不够明显,尤其是他的年龄和健康的压力促使他想寻求一个更好的吸引新侨资金的办法。“就在今年,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新侨银行。”林文镜很高兴。他现在正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推荐他的“新侨银行”。9月6日,上海召开的华商领袖圆桌会就是一个好机会,他说自己乐于做一个“大胆的代表”。

  “我们可以合法广泛吸收新华侨的资金,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建设。可能是100亿美元,也有可能1000亿美元,甚至是1万亿美元,这些都可以吸收进来作为一个股本,既可以解决中国急需的建设资金,又可以使新侨的余资得到保值增值。”

  而面对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较为严格等问题,他摆摆手说:“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暂不用考虑,关键是要给新侨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 1

林文镜说,第一次创业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帮助家乡福清脱贫致富。

* 2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豪,却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喝着小虫脏水的福清县溪头村。“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文镜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有人曾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

* 3

林文镜至今还记得,1988年,一家以出口为主、由他引进的台资企业,因福清没有港口,所有出口货物都要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运输成本极高。为使这家企业不撤出开发区,林文镜个人为企业补贴了运输费用达数百万美元。

* 4

1992年,在徒步500里海岸线发现可建设世界级大港的江阴半岛后,他自掏巨资进行勘探、评估、规划。据专家预测评估,江阴半岛可建100个1万吨至3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后方有500平方公里的腹地,完全可建成一个世界级大港、国际转运中心。

家园 你还要我说啥啊

你的意思是“拨款”是抢农民的粮食、“拨改贷”就不抢农民粮食了呗?
一样的,都是在靠剥削牺牲农民,只不过这时候因为改革开放,农村也好,特区也好,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也好经济都有了相当的改善,也相对受的起这种剥削牺牲了。

“拨款”年代除了那三年有饿死的其他年份有吗?那三年后的20多年在“拨款”的情况下,工厂没有开不出饷,可也没有饿死过农民;

是没像三年那样大面积饿死的情况了,可农民吃的饱吗?你也可以说没直接饿死的,但死于因为饥饿因为营养不良因为体制虚弱因为伤病而死的可是不计其数啊。你可能不是农村的,你可能不知道营养不良是什么概念,但如果你学过医的话,应该知道,农村的很多人,包括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事没事的时候手都会不由自主地在那么颤是知道怎么回事--营养改善下就没这事了。我记得是老朱时的一个卫生部长(姓张,具体忘了,问神仙驴或潜恒吧)在电视上做访谈时候讲他妹妹还不弟弟就是死于阑尾炎(应该没记错)。这是我收藏的一篇文章里的:

可以低头,但是绝不认罪的张立春在狱中呆了5年。在这期间,张立春的大女儿在12岁时连病带饿的夭折了。
/article/3128263
“拨改贷”后,工厂是大面积的开不出饷了,可这不抢农民粮食了怎么倒搞的“三农问题”很严重了? 您能解释一下吗?
难道你以为老毛的时候就没有“三农问题”了?老毛的时候各种问题就不严重?当然,也确实没有,农民进城知青回城探亲都要申请,农民既不能说也不能动,家人饿的快死了都不敢去附近的粮库偷把米喂下孩子,更不敢游行反对毛主席共产党了,跟奴隶一样自然什么问题也没有了不是。

家园 我替第三世界贫民窟的孩子谢谢老兄的夸奖

城市贫民窟也没啥不好 [ forger ] 于:2011-02-05 07:03:08 复:3273028

在那里长大,每天自由自在的,至少没有某些所谓中产家里小孩那种一天天的被填鸭,没有一点自由,被洗脑洗成弱智的担忧。

生活艰辛点没啥,自由的心灵是无价的。

家园 在贵州的一些贫困县,已经计划要建一两个共5-6万人的大厂

估计如能实现目标,附近县的青壮年都基本被容纳,不用再到沿海务工;这应该是振兴西部重要一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存在一个问题,这种规划是国家还是地方行为?如果是国家统一规划,有必要研究订单消费的持续性,有没有遵从市场的基本规律;如果是地方行为,有必要研究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防止一地鸡毛的出现;

在我小时候,我们县城什么厂都俱全,丝绸厂磷肥厂氮肥厂造纸厂印刷厂糖厂水泥厂煤炭厂船队一应俱全,93年后,这些厂都逐渐消失,城里下岗工人激增,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混社会,黄赌毒盛行,给老薄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资本;而那些国营破产工厂的最高管理阶层在几年后都成为县里富甲一方的“致富带头人”

家园 你说是大家的就是大家的?不要胡乱“大家”啊

请问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算不算“大家”?

他们对“大家”的东西有什么发言权?

是各级官僚的还差不多,部分企业工人有一点话语权而已

只要70年代出生的农村子弟还活着 拿毛时代做平等的神主牌是没用的 切记切记

家园 饿 法律对自己不利的时候 就否认法律

律师都是这个套路

家园 这是我搞不懂这些人为啥为文革翻案

丑的就是丑的,干啥非要藏着。

家园 跟葡萄老大拼理论是典型的找死行为啊 我还是说事实吧

上海的各个缝纫机厂国家投入了多少钱?台州的飞跃缝纫机政府有投入一分钱?

这是据说是朱镕基亲自向人家服输的案例啊。“你比我强!”(据说是老朱的原话)

实际上哪个国企,从中央到地方不是想尽方法地往里投钱维持,想尽方法的救啊,可有用吗?就我这穷嘎达的什么茶厂乱七八糟的厂,五金百货公司以前每年都不知道吸走政府的多少钱,当然这些钱大体上也是用来给厂领导招待上级领导的。至于政府乱七八糟的各种税费,这种事情只有在上海和广东会轻点(甚至可以说太轻了有的市场里面的店铺一年挣几十万上百万可税一年只统一交百来块甚至几十块的都有),别的地方甭管民营国营,一到逢年过节统统吃死你罚死你。我这里记得是前年的一个真实笑话,本地的自来水公司(这算公共部门吧算党的一部分吧)被税务局罚款,要罚三百万,后面又是找领导协调又是请客送礼说情最终减轻到二十几万(没记错的话当时朋友给我说的是26万)。你说的那些和是民企国企真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必然的民企被压榨的不严重(看地方也看老板的关系手腕了不是),连华为都得要贡献出原始股给领导们,更不是说民企不必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问题都是政府的问题社会治理的问题。如已述的,日本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比中国国企只多不少,但人家的工作精神、效率、竞争力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我之所以不愿意更网络政治经济学家辩论

第一他们不讲逻辑,第二他们缺乏COMMEN SENSE。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老是拿过来搪塞. 其实经济是个复杂的玩亿儿,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多少,都不过是贩卖一些信息和别人的结论而已。

家园 LZ标题说比“公平”,

内容却在论述现在比过去条件好多了,明显文不对题嘛。你不如论述一下“毛时代的苹果真的比现在的橙子好吃吗?”开个玩笑,与你的基本观点无关。

家园 因为他们必须要找个神来供自己供奉吧 你还是站出来吧

中国的事情主要就是要靠忽悠。什么将军啦教授啦,学术泰斗啦,全是忽悠出来的。你让那些SB来忽悠,还不如你来--光跟你丈人比狠啥意思啊?你已经是教授了,像你这样真正学贯中西又有脑子的,把自己忽悠成将军泰斗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把自己忽悠成英明领袖都有可能啊。等哪天中国完蛋了,我们就要嘛这个死窝窝一点都没有担当,出来当神仙吃香的喝辣的都不干。

家园 等哪天中国完蛋了,我们就要嘛这个死窝窝一点都没有担当

这话我爱听。

中国的呼由,其他的领域不熟悉,就八多说。但是学术界的大呼由我就很清楚了。葡萄拿个时候转的量子传输的PAPER就很好玩的。有时候,觉得葡萄好可爱。

Sometimes, I do like to ask, "How much you really understand when you recommend, or cite a scientific paper? Could you even read through its abstract before you make any comments?"

家园 葡萄是很可爱的 所以你那话还是不要问的好 我通常也是不争

论不折腾的。这里的争论多数也是很没意思的事情,伤和气不讲,这智慧的火花还没查出来呢就让口水给浇没了。但这“国企积累了巨大财富”就让人无法忍受了。要国企这么好中国老百姓还会遭这么多罪啊?记得一个纪录片上讲周总理看着人民大会堂上的吊灯摇摇晃晃的,然后对外宾郁闷地讲“我们连灯泡都造不好”(记得是小学还不初中时候看的应该没记错)。我一个同学的公司刚弄了一个厂,人家投了两千万不到,工厂干净漂亮的跟大学似的(厨房设备、网吧、影厅等等比有的大学还好)。十个亿投下去都搞不好一个纺织厂这样的国企不是吸血鬼是什么?

家园 十个亿投下去都搞不好一个纺织厂这样的国企不是吸血鬼是什么

木责任感的结果。大家的企业大家拿。其实吧,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只是SASAKI们不愿意承认这点,非要在人性上拔高无产者。我在父母的厂里看的都是的工人无论老少大多都想挣大钱不干活。

家园 补充一条

葡萄分析的太好了,我们公司好几个供应商就是三年换一个名字.

还有一条是以当时的温州私营企业为代表的偷工减料的伪劣产品加行贿手段的市场侵蚀,这个也是当时国企被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当时的宣传是这些私营企业经营手段灵活成本低效益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