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但这个经验要建立在准确的历史事实上。

还有个误区是许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粮食一直是不够吃的,但事实上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已经有许多人用剩余的粮票换工业品,马路上也经常可见到做这种生意的人,我到现在还保存有当年剩余下的上百斤粮票。

  至于自家父母当年的工资情况,自己如果没仔细问过不一定搞得清。就拿我父亲的工资,只记得62年左右是110,在文革中已经拿到140,这只可能是一文革前两三年内涨的。我母亲在60年前后参加工作,到文革时拿到40左右,按她们单位文革中拿的最低工资的只有31、2,说明她在那段时间中涨过一级。

家园 我也想要5毛呀,向谁申请呀
家园 del

家园 送花!人类素来就是健忘的!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虽然你说“文革过去了30多年,就在这么多人心中成了好东西”,文革是否还会再来一次就说不准了。因为我更觉得未来10年里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更大点。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真TMD爆发了,也就没那么多闲的无聊的人怀念文革了!

家园 你如果认为隔十几二十年百分之几的人涨几元钱就是改善生活

你赢了。

那年头我妈的工厂里很多人月薪10几20块钱,这还是让农村人眼红得要死的城里人。我1990研究生毕业的工资没有你爸1962年多。

你不觉得你家的情况过於特殊你的观察角度过於片面吗?

改开之前,老毛“以阶级斗争为纲”,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根本不在考虑之列。那时候经常搞“忆苦思甜”,告诉大家1949之前吃糠咽菜草根树皮,明目张胆的要大夥儿珍惜来之不易的吃窝头而不饱的幸福生活。

那时的生活真TMD太幸福了。如果再加上我爸妈挨的批斗,那简直TMLGBD幸福死了

通宝推:腾格里,
家园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已经进入改开年代了

能用剩余的粮票换工业品及马路上出现做这种生意的人(许多是进城靠小生意自食其力的农民)的时候,是文革结束之后的事情。

家园 还是比较认同达雅的看法。同时希望加东河友能够坚持下去。。

坚持象“皇帝新装”中的小孩一样,讲真话,而且都是亲身经历,从不讲假话。

记得强国论坛里,就有个疯疯癫癫僧,他最讲真话,坚持不懈了好几年,结果真话越来越多,兜不拢团不了圆了,终于,除了固定的几个马甲一贯捧场之外,没人信他讲的真话了。

真话,假话,应该不是说话的人自己说了算的,更不是自己就能认定自己讲的就是真话,别人反对者讲的就是假话。

在西西河里,务必讲逻辑讲事实。比如,如果某个暗示自己是过来人,经历过毛时代的人,他同时认定自己是讲的真话,他讲说,那年头老百姓非常困苦,不涨工资,农村有更多的人吃不饱饭,那么个人就很奇怪,毛时代的人口激增,是哪里来的?从50年的5亿多,变到76年的9亿多,从哪里来的?

加东河友如果能够把

那年头老百姓非常困苦,城里人几十年不涨工资,农村有更多人吃不饱饭
进行一个比较严肃的认定,然后讲此认定来解释通透毛时代的人口激增,逻辑自洽,就比较圆满了,比用5毛来纪念一下达雅河友的合理质疑,强多了。

家园 也许达雅说的是俺挣到了5美分

俺现在也不敢确定。

不过,5美分只值3毛钱,还是5毛好啊

不过,你问俺领取的办法,这个真没有

家园 加花加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家园 人类如是不健忘,这生活也无法,下去?不是?
家园 这是看了你的帖子后,给达雅的回复,事实永远是真的

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莫名其妙的“空想社会主义”,而改变物质极度的贫乏和身体营养的不良,那可是全面的普遍的匮乏,缺粮虽然在统计学上属数值数据,很容易计算;但在经历过的人来说,饥饿的感觉可不是数据这么么简单。

你没有听到这种批评,也许证明人家不愿和你谈 [ 农民家的狗 ] 于:2011-02-05 22:21:09 复:3269653 总阅:24019

这事而已。

农狗的父母年纪大了,当年的困苦也会说说(俺也记得一些),毛时代的老百姓生活,在物质上完全是不正常的生活方式。

家园 时间真是奇妙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一切肮脏血污的记忆随着老一代人的离去幻化为世外桃源,为后代人膜拜景仰。就像伟大的秦始皇,开疆辟土统一中原的业绩光炳千秋,至今长城遗迹仍为子孙饭碗,谁能记忆焚书坑儒的哀嚎和长城下的累累白骨。

但历史确实就是历史,尽管会有更有才华的人将它粉饰。确实每个亲历者存在一叶障目,观察样本数少的问题,但要让普通亲历者拿出全国性的准确统计资料来对抗修饰过的官方数据,这就强人所难了。我试着回答一下您的疑问:

“毛时代的人口激增,是哪里来的?”这其实没什么,人类社会在战乱动荡后一般都会有一个报复性的补偿性人口激增,(战后德国和苏联都有相似的经历),我们小时候一家三、四个小孩很正常,我一个同学小名十三妹,想想他们家生了多少个孩子吧,当然您可能奇怪为什么穷得没饭吃还要生孩子,一个是没有技术手段,另外当时农村机械化程度很低,家庭需要更多劳动力,同时由于解放前的经验和当时不佳的医疗条件,很多农村人希望以多生孩子保证孩子成活率,比如我奶奶共生了七个孩子,结果最终只活了包括我父亲在内三个孩子。

现在饥饿这个词对于80后90后来说闻所未闻,但这在过去确实是发生过的事实,60后和70后都有爱惜粮食,节约用钱的习惯,不为什么,经历过而已。我们家乡是当年遭灾最厉害的地区之一,具体人数不好说,因为我也没有亲历,只是听说很惨,其中一个故事就是当时家里尚有体力的人拼命往川藏公路上爬,希望过路的军车能给点吃的救命,于是就有了有人得了两个馒头,吃了一个用剩下一个馒头救了全家四口人的故事。这是喜剧,悲剧的是那些爬不到公路死在田埂的农民,这可是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

补充一个细节,59年到60年粮食过关那会我们那里受灾严重(注意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按俺母亲的记忆风调雨顺),好些地方房子、家具包括被子都完好,但已经没有人了,俨然一鬼村。后来"三自一包"的政策救了很多人的命,粮食过关结束后由于死人过多,政府鼓励大家生育,其中一个政策就是每生一个孩子奖励一丈二的布票,当年这是紧缺物资。鼓励生育的政策直到70年代后被计划生育代替。

通宝推:赵括他弟弟,玄铁重剑,万里风中虎,迁飞的雁,腾格里,煮酒正熟,☆☆☆,acxp,米宝,
家园 粮票换工业品肯定是出现在农村分田包干之前。
家园 改善生活不光是涨工资,家里人增加就业也是改善。

  我见到的文革中恢复招工是从70年开始,71年招的就比较多了。而且在七十年代初城市里开始大量搞集体企业,吸收了大量没工作的家属(指家里没工作的妇女)。那时关于此事的报道有句口号:“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不要小看那时的几元钱,就是在南京这个大城市中的大企事业单位,大约6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工人也就是拿二级工,三十五元左右,而且这十几年也比三十年短得多。从49年解放开始到文革后77年第一次涨工资也就是28年,如果是三十年不涨工资也就是说从解放初工资就没动过,不知文革中那些能拿六十到八十元的老工人是怎么得到这个工资的。

  老毛那时是在提倡阶级斗争为纲,但并不是只在搞阶级斗争,直到文革结束前的经济发展就是明证。那时关于农业政策不能算是最好的政策,但农业一直是重中之重,那时没条件搞大规模的机械化,但一直在努力。苏联援建项目中就有东方红拖拉机厂,到文革中手扶拖拉机也开始进入农村,我插队的大队就是70年买的第一台手扶,国家补贴一千多,占总价近一半。在文革前就建成了上海吴泾、浙江衢州等大型化肥厂,七十年代初许多地方还建了用煤做原料的小化肥厂,大约75年一下进口了十三套大型化肥设备,这些努力都能说是“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就是被垢病的城乡户口二元制就是为了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粮食统购统销就是为了在粮食不足的条件下让大家都有饭吃。

  我从来没说过那时的生活太幸福了,这是你自己的话。那时的生活比现在艰苦得多,但不是毫无进步甚至倒退。如果中国一直处于49年的状况,改革开放的物资基础从哪来?你以为一句开放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通宝推:分瓜,年青是福,踢细胞,史文恭,西安笨老虎,燕人,水立方,
家园 是很健忘,

再过几十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能接近世界前列时,某些人也会认为现在是一团漆黑,生活水平下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