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零到零 -- 晨枫

共:💬107 🌺69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放弃对地攻击时的隐身要求还是可以的。空空弹能有多大?

隐形轰炸机要专门发展。

家园 晨枫能不能介绍一下为什么日本不搞基础研究设施?

应该大力兴建航空基础研究设施,建立风洞群、高空试验台、电磁波测试室等,就像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样。

日本应该不缺钱也不缺技术。

家园 翼载

F-35A的翼载更是达到526公斤/平方米,和以“人操火箭”著称的F-104相当,对机动性很是不利。F-35C的翼面积从F-35A的42.7平方米增加到57.6平方米,翼载降低到和F-18相当的450公斤/平方米(依然高于F-15的356公斤/平方米和苏-27的377公斤/平方米)
之前不是說過翼载沒意思嗎? 我覺得这參數最有用就是比較2代或之前的戰機吧, 畢竟3代打后都沒有明顯的翼边界了

家园 拜年!
家园 新年快乐!
家园 拜年!
家园 有这个因素

隐身使得基本机体很大,重量下不来,所以“低”就低不下去。

家园 哇!晨大,和你擦肩而过啊!鸡冻哦!
家园 拜年!
家园 这需要巨大的政治决心

因为这东西下去后,没有几十年是出不了东西的。日本有美国可以依靠,就很难下这个决心。经济起飞的年代,日本财力雄厚,但也不是钱没处花啊。中国下了这个决心,花了这个钱,老实说,也不见得就是雄才大略,而是没办法。苏联、美国、欧洲都依靠不了,周边还老有人算计你,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干。一干起来才知道,这东西要干就要成体系地干,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体系了。

翼载
家园 这个问题我也比较纠结

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参数之前,还是只有翼载最能说明升力潜力,尽管采用边条和升力体后翼载的算法需要改进。

家园 哈哈,鸡要化了冻才好烧了吃哦
家园 哈哈,晨大那这时候应该还是滴水成冰的吧?恭祝新年快乐哦!
家园 小时候看日本的F2也只是鄙夷

现在听多了jy的叫唤,所以心中还蹦出了大写的“山寨”二字。

家园 其实二战时日本航空工业和我们目前的航空工业有几番相似

倾其全力,均能够做出和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战斗机,

但是一些关键的子系统均遇到了技术瓶颈问题,并且久拖不决,严重影响整机战斗力的发挥。而且一旦被对方掌握这些命门后,就很容易被反制。

零战的只能算是1941年日本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从1942年末起就迅速落伍,当然日本人也不是不清楚这种为了迁就破发动机而采取了极端弱化机体结构和防护性能的飞机的真正斤量,所以新型号的开发一直没放松过。然而,光是“二战时的涡扇大推”——1500-2000马力的发动机,就成为了当时整个日本工业一堵无法跨越的墙。一直忙活到战败,日本都没整出一个性能可靠的相应产品。这还不说其他像射击瞄准仪、大口径高射速机炮等一系列配套系统的掉链子。

像陆航的四式“疾风”和海军的“紫电改”,都曾被日本军方给予厚望,纸面性能也都能和美国的“恶妇”、“海盗”、“野马”较量一下。但是不给力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罢工的发动机,加上品质低下的航空汽油,让驾驶它们的日本飞行员比面对美国飞机更加提心吊胆。所以日本人一直改进和生产零式直到战争结束,不是他们愿意,而是以其工业实力、再也无法保质保量的生产一款性能更好的了。

而且,日本当时不仅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本来数量就不够,愚蠢的征兵政策又将不少人送到前线当炮灰),更没有一点关于质量管理的概念。为了应对战场消耗而扩大飞机产量时,大批来自城市和农村中小手工作坊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零配件涌入生产线,造成了战争末期大量日本飞机因机械故障而损失。

比较一下,“心脏病”、生产质量、机载设备和武器等一系列日本人当时碰到的问题,我们全遇到了(另外还有一个纳粹德国当时的问题,主管航空工业的领导依照自己的好恶和小集团利益对产品研发和生产横加干涉)。好在现在没战争,否则也许B-52到时都能骑在我们头顶撒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