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路军历史再考辩(简略版)㈠ -- 双石
有眉毛,有眼的。可以申请矛盾文学奖了。
把全部电报看一遍,我们旁观者尚且愤怒。更何况当事人。而且西路军1月6日指责中央变更任务在前。
-----------
军委主席团:
(一)西路军实力:五军仍四个团,每团约八百人,骑团约百余,内有新兵约一千;九军只三个团,每团约八百余,骑团百五十余;三十军六个团,每团约六百余;骑师约三百余骑。弹药极少,刀枪甚缺。此次由永昌行军,共减员八百余。
(二)此地村落尽是堡垒,分兵即不能灭敌,集结则缺粮,易被敌困,攻则伤亡甚大,所以补充训练事实上不易做到。
(三)近来各方情况此间甚不明,究竟整个战略企图如何,西路军基本任务怎样,据历次来电变更很大,致西路军遭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并影响到今后行动。
(四)来电所谓不依靠任何外力,是否包含远方与统一战线,究竟前电所称远方货物到达时间是否属实,抗日联军方面目前对“二马”有无可能争取。
(五)西路军以现有力量,可以在此争取必要时间,准备以全力接近远方。
(六)负完成任务使命,但停此太久消耗实力,全靠自力不能解决二马,奠定抗日后方。如必须先机或同时完成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既不能希望任何外力援助,则建议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如何速示。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
考虑到电文往来,中央不气疯才怪。但回电还是很克制。说明中央是根据1月4日徐陈电做的指示。
“军委并没有变更你们的基本任务,也没有要你们久停不进,仅要你们暂勿西进,暂在原地休整,这是根据你们四日来电所述的情况而指定的。二马根本反对西安事变,希望同二马成立统一战线是不可靠的。远方物资只送至安西,送致肃州是不可能的。四军、三十一军已集中长安附近,也不可能策应你们。因此,目前你们只能依靠自己团结奋斗,不要依赖任何外力,详容另告。”
然后就开始扯皮千里之外的4,31军归建。其实这一个是远水接不了近渴,二是土共实在没钱了。后来援西军出动是砸锅卖铁才能行动。
2月17日电报是中央书记处和军委联合署名的,这在中央和西路军来往电文中仅见。老毛一般用军委会主席团名义,因为军委会里包括张国焘。这次电文加了书记处,谨慎怀疑,是张闻天等人起草的。老毛当时忙着找关系,筹款救西路军呐。
在他那里,红军总部也是中央,军委也是中央。这个蒙蔽了很多人。中央只有一个,老徐几十年过去还想另立中央。另外朱德当时是有责任的。总部的电报不能全赖在老张身上。
政治上不够敏感,虽然挺老毛,但在老张这里也得听总政委的,政委是一把手,朱基本算努力工作的军事干部,政治水平不高,一生是跟党走,不多言。
安西、肃北、阿克塞,每县就几千人口,县城也就几百千把人。
敦煌稍多也就万把人吧。
玉门关、嘉裕关,各自人口不超两万。
肃州也就三万多吧!
这些地方,人口都不集中,散布得极宽广,密度很小。
晋帅想没想过,真要是早早到了这边厢,吃什么喝什么?他们在甘凉线都觉得不可能建立根据地,集中兵力,到这儿只能更困难!
还取得武器回师横扫而东进?
呵呵……
火力还是要集中。
当时的朱、张电,的确有两人各自代署名发的,而且很明显的。
比如海打战役,朱张一个小时内有三个电报,前两个电报前后相隔十五分钟,前电坚持海打,后电破坏海打,45分钟后又是坚持海打,明显是各拟各的,否则要是一起商量再重拟,光写在纸上或口授也不止这个时间呀!
朱后来说过:“……他(张国焘)细致的问题还未摆开”,其中就包括这些内容,而这些“细致的问题”一扯开,就要触及许多人,与当时中央急于谋取的党内团结大势不符。
其实,西路军根本没什么“蒙冤”问题,六届七中全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西路军失败一个字都没提,除了陈昌浩一人背了黑锅外,所有回到延安的人都没有因这个问题被清算过——之后也没有!五六十年代的《星火燎原》,西路军的回忆文字照刊不误,回到延安那些人,马照骑,舞照跳,官照升,老婆照讨……
当然署名人得负责任。
暂时还不能大张旗鼓的正本清源,老李木匠其实也是受害者,他当时只是底下的将领,对高层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可以理解对了,朱玉还是他们单位的退休老同志呢,每年逢年过节,敏感词政委少不得还要到朱老前辈家里送个温暖啥的
史料公开的也不少,但真正愿意深入去研究的人少,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观点对史料加以选择和裁剪。
其实是迫于审核压力或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因故意说得不清不楚。
因此后市的研究书籍和报告会自动忽略很多东西。
关于陕甘宁边区研究的资料汗牛充栋,对于经济来源却语焉不详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当时陈、邓都只是肯定了一个问题:西路军渡河是执行中央军委命令。虽然这也很不妥,但毕竟还没有涉及到那么多……
但邓、陈的存档批示被无度引伸了,引伸成了全盘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