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学教育都学点啥,再来发表你的评论。
方向是对的,只是需要完善。任何好东西一开始都是粗糙简陋的,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如果有30年的时间来完善工农兵推荐入学制度和江西共大模式,会是什么结果?
大讨论,大家提意见投票,负责人汇总,这是工农兵推荐入学的基本模式,这不就是民主模式吗,这个模式必然产生腐败吗?你说服不了自己的。
谁投票啊,你说服得了自己吗?
负责人的权力范围也是有授权的,负责人的工作也是要受到民主监督的,这不就是民主的魅力吗?当然我前面说了,才开始可能不完善,很粗糙简陋,但解决了民主的有和无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来改良。
再说,谁上什么学?忒别是上到好学校的那些
比例较高的恐龙妹,豆芽菜,在上大学的‘选举’
中多半要吃亏。。。
反而相信一个做题分数,并且以这个做题分数视为最公正,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偷懒行为。当然发展到现在是只相信钱的公正,有钱就该享受教育资源,这是迷信做题分数必然演变出来的结果,做题也太麻烦,还不如直接用钱作为判断标准,更简单。民主,多麻烦啊,还有你说的恐龙妹豆芽菜之类的困扰,让人睡不着觉。
首先,我认同你说以金钱为判断标准是不公正的。但是你说的“迷信分数必然演变成金钱优先”,这个推论怎么得出的?
我们都上过学,相信身边无数的事实可以表明,金钱无法直接转化为做题的分数——做题分数和人的天赋以及努力程度更相关,而和家里是否有钱关系不大。当然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金钱可以转化为一些与做题无关的分数,比如什么特长加分什么的,你用这部分分数的比重增加导致的不公平,来批评相对公平的“做题分数”,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更主要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专业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自然是在各自专业水平。而专业水平怎样判断?这个并不是适宜用专业外的大众投票的来判断的。
因此,只要你认同当教育资源有限的时候,受高等教育的优先顺序应该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排列,那么,用做题分数排序恰恰是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其目的就是试图考核考生的学习能力。
你可以认为高考出题的方式不能够准确反映学习能力,这个我也部分认同。但是学习能力这种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为是否受多数人的支持就会改变。牛顿性格古怪,纳什是个疯子,图灵是个被时人唾弃的同性恋,这样的人去参与投票肯定是没法接受教育了,你认为这合理吗?让根本学不懂高等数学的老好人去学火箭工程,那才是不负责任。
另外,如果民主的理论出发,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多数人对共同利益相关的事务做集体决定,然后对决定的后果共同承担责任。比如民众投票选总统、议员乃至村长,是因为这些职位的行事是和民众的利益都直接相关,而当选人干好干坏,也由民众自己承受。这就是权力和责任的对应关系。
再比如一个国家的教育采用高考制还是推荐制,这和大多数人都有关系,所以用民主的办法来决定是合理的。而具体到某一个学生个人是否有受教育机会,和他本人的利益关系极大,而和旁人的利益关系不大。这样的事情如果由无关系的其他人的投票决定,这才叫不负责任呢。什么事情都搞民主选举根本是过犹不及。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当时在中学的高中,初中的三届学生,出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在文革后期还有继续从中学出校的学生,后面的几届也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很多也下过乡,当过知青,老三届的下乡,基本都是到了边疆,东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双版纳,内蒙等。四人帮垮台后,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停止了。 这些老三届毕业生一般都当过红卫兵。
当时,该学期的课程并未学完而搁浅,停课直到1968年底,接着几乎是一刀切全部下农村插队。有地区土政策,初中67届和68届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继续升了高中,不过,并非按学习成绩优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谓“红五类”为升学标准。后来他们高中毕业后全部直接分配进单位,免了当知青。他们是老三届里极少数的另类,在那个凡事要论阶级出身的年头里,出身所谓“黑五类”的,在面临升学,招工等人生重大抉择时,甚至串联,参加红卫兵活动等,都处于受歧视的下等公民地位。
停课两年半多的时间中,全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大中院校该毕业的未获毕业,仍在母校留校。以致大学停办十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令人痛心的文化教育断档。
(一)老高三: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二)老高二:1948年前后生,1964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三)老高一:1949年前后生,与共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四)老初三: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五)老初二:1951年前后生,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二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恢复高考后,赴考相当吃力的一届,但仍有希望。招工年龄条件优于上几届。
(六)老初一:1952年前后生,1965年进初中,196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一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是在高考门外望洋兴叹的一届。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给因文革而耽误学业太惨的几届“半文盲”补课充电,就是从老初一这届开始,往下推几届。
老三届毕业生,听从党和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出校后绝大部分都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比如你列举的老三届新三届失学下乡的问题,这些年被悲情放大得太太太过分了,是该到了理性看待的时候。
第一,凭什么6-70年代的初中生就一定该继续读高中,主贴中的66年以前的初高中升学率你可不可以看一看。
第二,主贴中也说了,文革的教育大跃进是从1968年各地革委会成立之后爆发的,而且爆发之后的增长率全面超过了66年以前,这是什么原因,你分析过吗?
第三,不管你列举的老三届也好,新三届也好,大多数都是城市学生,你说他们下乡就是失去了教育。那更广大的农村学子呢,你统计过他们在文革前和文革后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别吗?中国人口不是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吗?
第四,文革十年大学从来没有停办,3年混乱时期是部分停课,暂停招生,但并没有停办,否则胡温二总的毕业证从哪儿来的?而且1970年就恢复招生了,只是不是用高考的方式招生,这是基本事实,不要胡说。
先说这么多吧,希望引发思考。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属于稀缺资源,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稀缺资源是采用计划管理的,并且按照政权的领导阶级优先使用稀缺资源的原则来进行分配。所以,你说的什么凭个人能力读大学之类的,都是脱离实际的想法。况且,前面回帖中我也说了,个人能力的考核指标也不等于做题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