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但到毕业时只有600万了,考大学的更是只有200多万.
请问你怎么能相信一年入学900多万高中生,要多少校舍多少教师???
您逢毛必反,是否先停用所有印有老毛的纸币,这可不像高考是上大学的唯一渠道的情况,您还是有使用没有印老毛的各种硬币进行支付的可选方式。所以您先请。
统计数字当然是可以质疑的,帖中注明了统计数据均来自官方统计材料,不光是你,连我都会质疑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改开以后,对文革期间的成果统计从来都是缩水处理,对错误则是放大处理的。
就算按照你说的,讨论过去的情况
你说的“领导阶级优先使用”,按照宪法“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了,但是考生的年龄并没有开始工作(如果等到),所以你的意思是看家庭出身?这和按金钱背景有什么区别?在“过去”的语境下,中国好几亿人口不过几千万工人,不过是按另一种标准来的特权罢了。
更进一步,就算在工人阶级内部,总也得有个选拔方式吧。不按个人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难道还按领导意志和裙带关系更好?既然是稀缺的资源,当然得让最够能学得好的人去学,才是发挥了最大的效率。所谓的民主投票之所以行不通,我在上一篇回帖已经解释过了,第一,能力的高低是客观存在,不会以投票结果为转移;第二,对能力判断需要一定专业水平,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特别是在“过去”,多数人也不过从刚刚扫盲到初级文化水平,你让他们表决谁的高数好,谁的外语强?),就算投票过程完全没有私心没有舞弊,选出的不过是“最受支持的人”,这个和“最适合上大学的人”没有必然联系。第三,在实际操作中极难避免人情票,印象票,甚至买票等不公正现象。不要说随着实践不断成熟完善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民主作为一个政治手段,是只适用于决定公共事务的,具体到某人上大学,这不是公共事务。被投票人和投票人在利益上的不对等,导致这个投票不可能是负责任的。
至于做题分数不等于个人能力,我本来也认同。但是应该做的是在考虑尽量多人机会平等的大前提下改进考核的办法,而不是跑去搞什么投票。
不拿头像当回事的,印手纸上也好,印钱币上也好,照用
不误的。
这样的文章,我扫了一眼看到了引用的统计数字,就够了。真没有时间来看其余的
绕个弯子,拿统计数字说事。统计数字的真实和虚假,取决于处理数字的人,你的明白?
没看懂你的第一句话,请用普通话说一遍。
第二句话我明白了,大概是说78年一年入学900多万高中生这个数字不可靠,因为校舍和教师都承担不了。
在我提供的表五中,是77年入学高中生900多万,78年降到800多万了。另外在我提供的表一中,76年的入学高中生就是800多万了,77年的数字有76年的基础,所以并不离谱。76年800多万入学生,2000多万在校生的校舍和教师都没问题,77年再增加900多万入学生,减少600多万毕业生(76年毕业生是500多万,推算77年为600多万),77年的新增学生负担仅为300多万,对于70年代后期飞速发展的中国建设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完全能够消化。
边际效益递减。80年代初的粮食产量增长主要靠文革后期建设的化肥工业。
不是做题分数,这点你承认了;当然也不是领导意志和裙带关系,文革时期的领导意志和裙带关系现象有没有呢?肯定是有,这个世界哪里有纯粹的东西呢,但是绝对数量多不多呢,横向纵向比较的比例大不大呢?拿出良知来,跟我一起回答:不多,不大,比现在少得多,比过去少得多,比国外大多数国家也少得多,这是今天呼唤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应该也必须了解和承认的事实:文革期间的社会风气是非常正的。今人沿袭被政治操纵的伤痕作品的思路来丑化文革时期,居然说文革时期腐败社会风气差什么的,这属于无耻得都无聊了。
那么除了这两点以外,还有两种选择,1,钱;你好像也不认可。2,周围人群的判断。是不是只有这一个选择了。事实上周围人群对评价人的了解最多最直接,如果方法完善,得出的结果将是最准确的。某个单位里给员工打分评价,肯定也得是周围人群打的分更可靠,因为他们才了解评价人的真实情况。
但的确要高一些 除了化肥 电力外 多投入一点人力 多少还是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