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游戏 -- ccc

共:💬324 🌺1985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敢当,大家聊天而已

我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尤其是有领域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正确的,是严肃的。我这个师祖学术成就应该比不上B,但是他可以用自己在圈子里的资深程度来压迫人,倚老卖老。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要不那么严肃才好,才能缓解自己的压力。

家园 你说对了,不过卧底时间太长了,有点精神恍惚位置错乱了。

Hayek也是LSE的另一个老大,LSE聘他就是为了对付K的。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研究处于低潮,与此同时,剑桥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由于凯恩斯的崛起正蒸蒸日上。为了和剑桥抗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需要一位和凯恩斯实力相当的经济学家加盟,于是,时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的罗宾斯从奥地利请来了哈耶克。在伦敦,哈耶克在货币理论、资本理论、周期理论等领域与凯恩斯展开了论战,虽然最终胜负未定,但哈耶克作为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逐步确立了。

家园 这么多的隐秘历史~学习很多
家园 就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要读论语?

虽然不是科学,但是应该属于社会学,和政治、宗教有些像。科学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而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的对象是人。经济学表面上跟资源配置有关,但资源还是取决于对人的效用,根本上还是人。一种宗教的影响力不在于理论体系是否严密,而在于信徒的数量和虔诚程度。经济学有些类似,不在于学说是否科学合理,而在于能影响多少人。

就像鬼子来了,真正政治家就是要登高一呼——抗战!不能因为某人从科学上论证抗战必然失败就去做汪精卫。四亿同胞要求生存,不要亡国灭种,就是抗战。感觉经济学的作用有些类似,可惜我没学过经济学,说不好。

家园 是的,

华人男教授在年轻的时候(尤其在学术方面)基本上都吃过亚裔女生的暴亏,所以一旦成长起来,就对亚裔女生有种天生的反感。我不骗你,我自己就是这样,我知道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竞争太激烈,而男生没什么优势造成的自卑心理作祟。

这是没办法的事,男孩子相对女孩成熟晚,男人的寿命又短,在西方发达社会中女性占尽了优势,男人妒忌女性是很正常的。

这是一个大话题,也是医药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大课题。

总之在避孕药,止痛片,情绪调整的药物等等在7080年代变得极度便宜以后,在电脑网络成为产业的主要推动力后,西方社会的男性变得多余。华人男教授的嫉妒心是这种大趋势中的产物。

家园 恩,有理,是要经常的朱古力一下

否则,如何享受如此的寂寞和自由啊,俺越来越觉得寂寞是自由的同义词

家园 好像国外的农产品保险就是这样计算的

好像国外的农产品保险就是用这样的思路来计算的,具体的不是很懂,太专业了。

在中国做小额农贷基本是不可能的,农业的风险比赌博还高,赌场的放高利贷的来做农贷都只有死路一条。

家园 算了吧,呵呵

虎哥都不敢称经济学家,我就是个匠人而已

家园 【泡茶坐等】好饭不怕晚 届时别忘了知会一声
家园 del

...

家园 郭凯是以前北大现在哈佛那个小子吧

应该已经毕业了吧,我记得他是2003年去哈佛的,怎么还在论文答辩。

这里就体现出美国博士学制和欧洲的不同了。

欧洲的顶级大学是按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派(逍遥学派)的传统来带博士的:

逍遥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该处有一小树林和许多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这林荫道上和学生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

像这样的2,3个小时的对话和讨论在欧洲导师制中,一年级每半年一次,二年级三个月一次,三年级一个月一次,到了独立研究的阶段那么就是大家天天厮混在咖啡馆里见真章了。

平时就是放羊逍遥,尤其是到了后期,根本就没考试这一说,谁考谁呀?谁能比我更屌?所以,欧洲经济学博士中的混子居多,你到欧洲大学的经济系去看,保证经济学博士中在酒吧咖啡馆海滩椰子树下泡妞把猛男装13的时候比读数学模型的时候多。可是一旦这些家伙们决定不混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是出大师级的人物了。现在经济学界中最有创造力的DARON就是欧洲造的经济学家,思想真是天马行空。

博士生和导师可以吵得天翻地覆,他们有得是不同观点,才不会听导师怎么说,课本怎么说,别人怎么说。我和一个导师刚才还在和一个博士生谈话,他就是不同意他导师的模型,最后我们只能说,不管你现在怎么想,先按我们说的做(JUST DO IT).

他拍了拍屁股,鼻子哼哼着气呼呼地就走了,有前途啊。我是到了博三才发现和导师吵架是唯一取得他赏识的方法。

在美国的学院制中,博士生是清教徒式的苦修,要上所有的课,还要应付极难的考试(就是总楼主所说的智力游戏),所以见导师比较少,和导师见面长谈的机会少。好多美国的博士,尤其是知名教授的博士,几年读完了能见导师十几次就不错了。所以,美国的经济学教育非常厉害,就像军团一样,一年年的新鲜面包出炉,用国内的话说就是“芝加哥可以批量生产经济学家”。这就是为何美国的经济学世界最强,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水准世界第一。

但是,这也是美国经济学教育的问题,就是集体平均水平高,但是内部同质性太强,就成了集体偏见。如果老师错了,学生们就集体跟着错得一塌糊涂。

就像这次金融危机中体现出来的宏观经济学的荒谬之处,你去看美国这些年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几乎都一样是这个德行。没有一个敢质疑这种观点的,所以一旦领头的羊方向有问题了,后面的小羊立刻乱了套。尤其是哈佛的中国博士,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也难怪,要你考那么多试,你也考成一摸一样的思想来了。哈佛这么多年出不了什么诺奖,这也是个原因。我以前看这个郭凯对MIT的达龙酸溜溜的,我就知道考试可以帮你记住知识,但是考试是考不出来什么思想的。

各有所长吧,还得来日再战。

朝圣山学社不见得就赢了,剑桥也不一定就输了。

通宝推:redbud,中国陈,
家园 这是老文章了

欧美的经济学教育,确实是各有所长。

要是什么时候欧美真的“统一思想”了,经济学也就真的没意思了

家园 反正华人和华人

做老板学生的话,是有一点微妙在里面的

我目前学理科,导致周围的中国学生都是男性nerd,和他们说话像和一个调好的但有时还是失灵的图灵程序,考虑过学经济学,可认识的经管系中国同学长期毫无保留地把这一行的阴暗面和他们的阴暗想法告诉我,听了之后反应就像某师爷一样,只想大呼恶心。不过忍耐力和抵抗力逐渐上升,基本可以在其中生存了,不像在国内大学时受不了这股污浊之气,只能去做动物保护。

个人以为,按华人这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把经济学颠覆掉是对不起祖宗的,可是现状还差太远。个人最近写了几篇小文章计划地拜山门,不过也并不很着急。

家园 是不敢质疑,还是心知肚明,

限于规则?

家园 有意思

是不是农民出个价(需方),保险公司定个价(供方),然后政府插一杠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