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游戏 -- ccc
你从每一项工作,每一篇文章看,好像意义都不大。有错的文章也很多。但是从长期看,是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科学发展有点像生物进化,大部分研究工作象“基因突变”,并不会对人类带来贡献,但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还是会产生很好的结果。至少自然科学的进步,大家都能看到眼里。我相信经济学也不会差很多。
搭车问个问题,现在关于垄断或者寡头市场(就是一个市场只有十来个企业)企业的行为研究有什么文章值得看下。中文的更加好。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219663
难道是触犯了什么政治正确?
一是我采集的数据不愿意和学校某大牛的国人博士生分享。
二是我出言不逊在学校骂人。
嘿嘿 冲动的代价
我读了快两年研究生了,发现学术界也是一个个的山头林立,无他,社会属性,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想吃上一口,必须抱成团。
这里面读谁的研究生,读谁的博士很有学问的。
聪明的人,永远是一边走路一边抬起头看路的。不知道黑暗,光凭一腔理想,你连门径都摸不到。
小弟这里,也是。隔壁就是我们学部长(国内的院长,但是学部涵盖的是国内几个相关学院这么大的规模)的实验室。每次跟他的学生闲聊,都是他们老头儿总发火说这个破学部长,老子不干了。
今年开春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学生说,哎,我们老头儿说了,今年真不干了。我笑了,去年就这么说了。那人不死心,老头儿说了,今年是真的不干了。我笑了,不信你看着。过了没几天,同学说,老头儿又干了。呵呵。我就说,这活儿没有人愿意干,他干上了,就跑不了了。教授评议会一开会,准又是全票通过,您今年接着来吧。
不可能用同样的要求和标准。
就像我以前看一个中科院的化学家的博客,觉得他的评论是很有见地。不过后来突然看到他来了一句“经济学这玩意没什么意思,研究人的行为的东西的难度比起分子动力学来说不可同日而语。”(大意如此)差点把我笑喷了。
宏观里面用Homogeneity 模型,也是不得以而为之。Heterogeneity模型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不可能有解析解。而且改进也很难讲。所以用的人不算多。但是这个是宏观的特点决定的。否则谁有本事来建一个10亿不同偏好agent的模型来我看看。。。。
前几天刚看到Angrist的JEP文章,鼓吹randomized experiment的应用和前景,里面提到了宏观里面也可以如何如何。Sims直接回了一篇,说关于宏观的部分完全是”non sense“。
至于实证计量,不能称为计量吧。manipulate数据的,一般把自己称谓applied micro, macro, ....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学家是最信奉竞争的,只要数据是公开的,manipulate数据得到的结论,迟早被人manipulate回来。。我觉得均衡结果是存在的,hehe.
假设至少数学理论上是对的,或者是可解的。证明也同时训练人的逻辑能力。没有良好的证明功底,试着看看MWG的微观理论和Lucas迭代宏观。
1、国际贸易一般是被视为宏观的,一般均衡有微观版(比如Debreu),也有宏观版(比如Mekinsie,名字拼法可能有误);
2、税收可以是宏观可以是微观;
3、这个不好说,算是跨领域吧;
4、这些可以是宏观,可以是微观,举个例子,Matching问题,Kojima做的微观,Manulli等等做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