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竞争经济学》精义 -- 乾道学派

共:💬50 🌺18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水平高啊,把西方经济学的根都给挖了。

受益非浅,非常感谢你。

家园 不用客气,我只是把韩德强老师的著作整理了一下而已。
家园 精义(续15)——企业的本质

十六.企业是以实现所有者目标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矛盾综合体

1.企业的性质与本质

从概念上说,企业的性质是指其本质,是支配各种企业现象的。企业的性质应该能解释:都是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是手工作坊,有的企业却规模大到难以想象;为什么有的企业制造伪劣产品,而有的企业则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什么有的企业筹资无门,而有的企业却有银行主动上门;为什么有的企业生产井井有条,有的企业却一片混乱;为什么有的企业会罢工停产,有的企业却能顺利运行;为什么有的企业产权清晰却管理混乱?为什么有的企业产权不明却管理得当?为什么有的企业会破产倒闭,而有的企业则兴旺发达;为什么有的企业可以破产重组,而有的企业却只能破产清算?为什么有的企业是别的企业的子企业,而有的企业却可以控制别的企业?为什么两个人的合伙制企业难以为继,而上百万人的股份制企业却可以不断发展?都是企业内部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工资高,有的人工资低,有的人可以支配别人,有的人却只能被别人支配,有的人可以占有利润,有的人却会被随时解雇?

其实,躲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很简单:企业是所有者实现其目的的组织工具,是雇主与雇员利益既合作又冲突的场所。至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多大规模,如何筹资,质量好坏,如何确定工资,则取决于所有者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实现目标的意愿和能力。对于绝大多数私有企业来说,所有者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谋取个人利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所有者目的比较复杂,例如欧文,就是要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来达到其救世济民的目的。也就是说,私有企业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实际上体现着所有者的生活目的和道德水准,并受着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工业革命两百多年来,随着所有者目的逐渐单一化为个人利益最大化,随着所有者道德水准的不断下降,企业的目的才越来越单一化为利润最大化。

2.企业目标的多样性

有人可能认为,企业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与所有者的生活目标和道德水平无关。凡不是寻求利润最大化,设法降低成本,压低工资,提高质量的企业都生存不下去,而这就要求企业主尽可能地把非经济因素排除出去。在市场竞争上将是无道德的企业驱逐有道德的企业,正如劣币驱逐良币一样。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欧文的实验结果是,虽然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作时间,企业办小社会(幼儿园,小学,商业合作社等)增加了成本,但工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大大提高,企业具备足够的对外竞争力。河南南街村王宏斌的成功之道与此类似,由于道德因素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干部和工人都接受低工资加供给制,使南街村的生产和管理成本均远远低于国内各类企业。在跨国公司追逐最低成本和最低税收的全球化浪潮下,北欧国家仍然保持极高的税收和福利,以北欧国家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却没有迁出本国,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居欧洲乃至全球的中上水平。这些都足以说明企业目标的复杂性,也证明存在有德企业击败缺德企业的可能性。其实,私有企业单一化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是多重的。固然有自然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却有也劣币们组织起来使劣币逻辑合法化的政治和文化原因。其中,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功不可没,它起着使劣币逻辑合法化、唯一化的意识形态作用。在斯密经济学的教导下,利己等同于利他,作恶等同于为善。于是企业目标渐渐单一化为利润最大化,而且企业行为越来越不择手段。

3.多个所有者组成的企业

对于有多个所有者组成的企业来说,所有者之间的目标冲突,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冲突,常常成为企业各种现象的本质。从分工与竞争的角度看,合伙制或合作制企业应该比单一业主制更有竞争力。同是经营街头零售店,合伙制的资金会更加充裕,货物品种会更加多样。但是,合伙者之间的冲突空间很大。合伙制企业所有者往往同时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必然需要有不同分工,不同分工的苦乐必然有差别,不同分工在企业运行中的实际地位和自由度也有差别,这些差别又在不断变化之中,故难以找到恰如其分的权利和义务平衡点。合伙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则是陷入囚徒困境,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合伙制企业的存在需要合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克制,什么时候信任资源耗竭,什么时候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合伙制在经济活动总量中仅占相当小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恐怕不是萨缪尔森讲的“无限责任”——夫妻店也是无限责任却大量存在,而是社会信任资源稀缺。在信任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无限责任才会成为双方相互争夺利益、推卸责任的重要渠道之一。

有人可能会想,照此推理,则股权分散的现代公司岂不是更加难以存在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分散的股东(所有者)的实际关系如何。在经济人假设下,如果这些分散的股东都掌握信息,参与决策,参与决策的执行——例如职工股份合作制,则股权越分散,目标冲突越复杂和强烈,企业越难以存在。中国目前有一些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而且改制以后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原因是合作者行为不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不在每一个环节上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然,那些借股份合作制之名,强迫职工入股,职工又无民主管理权利的企业,也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因为在这类企业里,普通职工无论是作为所有者还是作为工人都不掌握信息,不参与决策。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上市企业。由于股票市场追涨杀跌的股民既不掌握企业信息,又不参与决策,也不是企业职工,信息和权力实际上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则构成企业本质的矛盾可进一步简化为少数大股东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冲突。然而,这些大股东并不亲自经营,更不直接参与生产分工,其相互间利益冲突被极大地简化了,简化为对企业重大问题和重要人事任免的决策,在这些问题上大股东间的利益一致性常常大于利益冲突性。这是股份制得以相对稳定的深层原因。事实上,大公司本质层的冲突主要并不发生在大股东之间,而是发生在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因为总经理掌握着企业内外的全部信息,并以具体的决策落实着董事会的战略方针,有足够的自由度巧妙地运用董事会赋予的权力来谋取薪酬以外的个人利益,使企业经营出现所有者不愿意见到、短期内也难以察觉的问题。随着这一冲突的发展,近二十年来,欧美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直线上升。如果这些冲突继续发展,则这些庞然大物也照样有可能崩溃解体。1980年代中后期,美国金融界巨擘利用垃圾债券购并大企业时,大股东见钱眼开,高级经理人员成为内应,百年老店一夜之间易主,随之企业各利润中心被拆分出售,企业员工被大规模裁减,货品价格变相提升,消费者和企业员工都受到损害,企业长远利益也受到损害,得益的则是企业的原股东、高级经理和华尔街的金融大盗。为防止此类现象的蔓延,“从1980年代末至今,美国已有二十九个州(即超过半数的州)修改了公司法。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服务,而不仅为股东(Stockholders)服务。”但是,我怀疑此类立法的可操作性。在恶性购并案中,我们看到,公司经理不但没有考虑利益相关者,甚至没有为股东服务。而大股东之所以能接受购并方案,也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这里,亚当·斯密的“利己即利他论”再次破产。这就是说,当一切经济人因素被完全释放后,股份制企业恐怕也难以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4.企业是矛盾综合体

企业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是人与人斗争与妥协、冲突与合作的场所,企业也如此。居于企业权力结构中心的所有者的目标固然构成企业的本质,但该本质并不是直接体现到企业的每一个现象上,而是通过一层层的矛盾体现为现象的。这一层层矛盾即是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与合作。所有者聘用一些人为副经理,副经理可以不断按照经理的意志被撤换,则副经理相对于所有者成为企业的现象;副经理任用一些人为部门经理,则部门经理相对于副经理成为现象,副经理在部门经理前成为企业的本质;这样,本质经过一层层的现象向外传递,到工人那里就成为每天工作的内容、数量、工艺规范的指令。现象对本质构成制约,副经理的意愿和能力对贯彻经理的意志构成制约;工人的工作意愿和能力对贯彻车间主任的意志构成制约;工资水平对工人的工作意愿构成制约;工具、原材料对工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构成制约;市场行情对销售员的业绩构成制约;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对研发人员的进度构成制约。但本质却决定着现象,通过撤换、评价、激励、命令、钻研、攻关,使企业的生产进度得以保证,市场得以打开,技术得以创新。本质和现象间的合作与冲突,正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的矛盾。

因此,更进一步说,企业是一个以实现所有者目标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矛盾综合体。当所有者是全民或国家时,经营者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时,该企业就是社会主义企业,如六十年代的鞍钢、大庆;当所有者是私人,但其目标也是社会利益最大化时,该企业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企业,如欧文;当所有者是全民或国家,而其目标却是经营者利益最大化时,该企业就会成为贪官污吏企业,如我们今天的部分国有企业;当所有者是私人,其目标是私人利益最大化时,该企业就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企业。依据所有者构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际状况,所有者与经营者与实际目标构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列出更多类型的企业。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3/187769.html

家园 多谢推荐,看了之后,表达一些想法。

我觉得韩老师确实有很多想法,但如果他的著作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的话,恐怕没有获得话语权的机会。

我最认同的部分就是关于竞争的理解,以及竞争导致垄断的判断。其他的部分,对比一些西方著作,仍有一些缺陷。太多的对错判断的主观色彩可能更会影响读者的认可。至于个别部分,例如边际效用部分,恐怕是韩老师错了。对于需求曲线的理解更是有点说明韩老师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当然,有些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家理解的也一样有问题。

我个人的一点观点:

1、市场经济理论显然描述的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例如充分竞争,充分信息等等。这个状态就跟理想的共产主义是一个情况。而实际上这种理想状态从来都不意味着与所有制有任何的矛盾或者冲突。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完全是偷换概念。

2、在非理想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的结果,必然更有利于占有更多资本的一方。用竞争形容当然是一个选择。

3、货币的出现实际上造成了整个市场经济的扭曲,因为交易行为的目标发生了扭曲。这种扭曲实际上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最大问题。

4、货币的存在,使得政府的角色不仅是一个维护者或者监控者,而完全成为了参与者,从而迫使其拥有必要的资本。

我觉得很多经济学内容其实最终导向都是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制度。但我个人没有水平将这些表达出来。

家园 能谈谈你对边际效用和需求曲线的理解吗?

至于个别部分,例如边际效用部分,恐怕是韩老师错了。对于需求曲线的理解更是有点说明韩老师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请你说说韩老师错在什么地方。

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完全是偷换概念。

韩德强并未把两者对立。

家园 精义(续16)——实际竞争模型

十七.实际竞争模型

身处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家们发现,微观经济学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极为有限。只要不是愚蠢,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利润最大化这些概念都是很容易掌握的,恐怕千百年来任何商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只不过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罢了。但是,谁要只是根据这些概念来决定生产数量和价格,谁就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失败。这些数据只能成为决策的参考。由于企业的复杂性,在不同的管理的技术条件下,这些数据都是可变的。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降低成本,而这是微观经济学所不懂的。如果考虑到市场竞争,企业的目标就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市场份额最大化,或更准确地说是竞争优势最大化。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使产品定高价时,其竞争优势便会受到削弱,最终会被淘汰出局。现在中国企业界都懂得这一点了,他们的总结是:“宁要份额,不要利润”,这才会有一轮轮的价格战。

为竞争提供真实模型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波特详细分析了一个企业所面临的五大竞争力量,同行竞争只是五大竞争力量之一,其他四大力量是潜在入侵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卖方侃价力量,和买方侃价力量。无限竞争行业的行业竞争力往往是最弱的。由于企业微小而众多,在相对集中的原料供应商面前,它缺乏谈判能力,在相对集中的购买商面前,它也缺乏谈判能力。中国农业是典型的弱竞争地位行业,化肥、农药、机械和种子等产业的集中度高,侃价能力强,可以侵蚀农业;购买方面,或者是国家,或者是粮食贩子,也相对集中,也可以侵蚀农业。处境最惨的是弱势行业中的弱势企业,比如农业中的小农场主。当然,因为无利可图,农业就没有多少潜在入侵者的威胁了。替代产品方面,如果没有直接在工厂中将原料合成为粮食的技术出现,暂时也没有。相反,行业集中程度越高,其行业竞争力越强。例如客机行业,全球只有两家大型客机生产公司,无论对其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还是对各航空公司,都具有竞争优势;又加上其行业技术壁垒极高,潜在入侵者望洋兴叹,替代产品如高速列车等又只能威胁中小型客机的生意,故大型客机行业享受着高额垄断利润。当然,认清这五大竞争力量,及自身所处的竞争位置,其实还只是搞清了竞争形势图,就像作战搞清楚了地形和兵力配置图一样。某一企业具体的竞争行为,还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特点来制定和实施。关于这方面的详细阐述,可参见波特的著作。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竞争性产业出现过长期零利润均衡。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性产业的竞争性都逐渐削弱,垄断性逐渐增强,进入壁垒逐渐加高,长期利润逐渐上升。一个行业在长期竞争中会演化出哪些壁垒呢?波特指出:

“规模经济。大规模的经济性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的存在阻碍了对产业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或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遭受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或者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

产品歧异。产品歧异意味着现有的公司由于过去的广告、顾客服务、产品特色或由于第一个进入该产业而获得商标信誉及顾客忠诚度上的优势。产品歧异建立了进入壁垒,它迫使进入者耗费大量资金消除原有的顾客忠诚。这种努力通常带来初始阶段的亏损,并且常常要经历一个延续阶段。这样建立一个品牌的投资带有特殊的风险,因为如果进入失败,他们就会血本无归。……

资本需求。竞争需要的大量投资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是高风险或不可回收的前期广告、研究与开发等。……

转换成本。转换成本的存在构成一种进入壁垒,即买方由从原供应商处采购产品转换到另一供应商那里时所遇到的一次性成本。转换成本可以包括雇员重新培训成本、新的辅助设备成本、检测考核新资源所需要的时间及成本,由于依赖供应方工程支持而产生的对技术帮助的需要、产品重新设计,甚至包括中断老关系需付出的心理代价。……

获得分销渠道。新的进入者需要确保其产品的分销,这一要求也构成进入壁垒。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的理想分销渠道已为原有的公司占有,新的公司必须通过压价、协同分担广告费用等方法促使分销渠道接受其产品,而这些方法的采用均降低了利润。

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下面是(已有企业)一些最关键的优势所在:专有的产品技术;原材料来源优势;地点优势;政府补贴;学习或经验曲线。

政府政策。最后一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是政府政策。政府能够限制甚至封锁对某产业的进入。……例如,对控制污染的要求可能会使进入产业所需资金增加,同时可能导致对所使用的技术的成熟程度,甚至设施的最佳规模的要求有所提高。通常出现在类似食品和与健康有关的产业的产品检验标准能够导致相当长的生产导入期,这不仅提高了进入的资本成本,而且会引起已立足企业对即将发生的进入充分注意,有时使他们对新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了充分了解从而形成其报复战略。……”

新厂商的进入障碍就是已有厂商的积累优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积累优势成为已有厂商高额利润的来源,而高额利润又使已有厂商有足够的资源采取报复战略,扼杀新进入者,或迫使新进入者望而却步。波特还分析了哪些产业可能对进入者存在强烈报复的可能:

“一种对进入者勇于报复的历史;

已立足企业具有相当充实的资源条件进行反击,包括富裕现金、剩余借贷能力、能满足未来所有可能需要的过剩生产能力,或者在顾客及销售渠道方面有很强的杠杆;

已立足企业深深陷于该产业,并且在该产业中使用流动性很低的资产;

产业发展缓慢,这使在不降低已立足企业的销售与财务业绩的条件下,产业吸收新公司的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一个产业的进入价格并不是有利润产生的价格,而是“进入扼制价格”:“即指当进入者设想其克服结构性进入壁垒及承受遭到报复的风险时的代价恰好为进入带来的(进入者所预测的)潜在报酬所平衡时的现行价格结构。如果现行价格水准高于进入扼制价格,则进入者将预计其通过产业侵入可获得平均水准以上的利润,这时就将会出现进入。”进入扼制价格下的利润,就是该行业的垄断利润。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7/187835.html

家园 精义(续16)补充——再谈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下面可以进一步探讨实际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在实际竞争市场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平衡。因此虽然交易双方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达成交易,实现了所谓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但这种效率是静态的,而其非效率则是动态的。最典型的是工人和老板间的契约。由于工人处于弱势方,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工资。在该工资点上,工人如果想提高工资,老板就不雇用他;反之,老板如果想进一步压低工资,则工人可能另谋出路。在这一工资点上,达到了帕累托效率,尽管这一点是不公平的。然而,工人很快了解到其工作的价值,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心理开始不平衡,反映到工作上便是不好好干活,也就是低效率。反之,如果老板并不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来压低工资,工人开始工作后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则其工作积极性将会提高,工作就会有效率。科学管理首倡者泰勒出身于工人,深知工人与老板的利益对抗会产生磨洋工现象。因此,他力倡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同时改善工人的报酬和老板的利润。但是工人发现,按照泰勒的办法,生产效率是提高了,工作强度也加大了,但报酬并没有相应增加,提高效率的所得绝大部分落入了老板的腰包。为什么呢?因为工人的操作被泰勒制所规范,熟练工种与非熟练工种的技术差距缩小,从而失去了与老板利益对抗的自由度,其工资水平更加取决于工厂门外的失业大军的数量。因此,泰勒制的推行遭到了许多工厂工会的强烈抵制。这是不公平导致低效率的典型事例。可见,从静态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从动态来看,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

不公平源于当事各方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当事各方的力量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交易必然不公平。每一笔交易都是一场对抗,一场博弈。在一个连续交易中,如老板与工人的交易,复杂设备的供货商与客户之间,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交易的环境和内容不断在发生变化,力量对比也在时时在发生变化,交易各方相当大的精力都将消耗在对抗和博弈中,而工作的质与量就成了博弈的筹码,这样,资源配置效率将被极大地降低。也就是说,在实际市场竞争中,“看不见的手”将导致既无效率,又无公平。

市场经济的无效率和不公平最明显地表现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生产资源被闲置,大量工人失业,生产明显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而贫富差距也极大化。这时候,减少不公平的措施意味着增加有效需求,也就意味着增加效率。但是,从静态来看,危机时期资源配置仍然是有效的。因为每一笔交易仍然在价格平衡点上达成,商品分配给消费者时仍然按照等边际准则进行,增加所得税只能降低富有者的效用。也就是说,危机时期是动态非效率和静态有效率形成最鲜明对照的时候。

不仅如此,即使在景气时期,市场也不能使资源配置到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从微观来说,每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公平使企业资源利用达不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从宏观来说,大量资源被配置到利润高昂的产业,成为该产业生产过度陷入危机的前奏。例如,王府井东方广场兴建时中国处于商业景气状态,而当它落成之日,却发现王府井地区豪华商场林立,市场通货紧缩,顾客门可罗雀。也就是说,危机时期过剩的生产能力正是景气时期资源配置不当的结果。从微观来看,这叫竞争失败。从宏观来看,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市场的无效率。竞争必然产生大量失败者,失败者必然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市场必然达不到生产可能性边界。

萨缪尔森也承认,“效率需要一些更为严格的条件。……它们包括购买者必须具有充分的信息,生产者完全竞争,排除外部经济效应,如污染或发明等。对于这样的经济来说,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才会实现经济学家们有效配置的理想境界。”其实,这些条件既是不现实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因为竞争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要求技术不断更新,要求尽可能利用无费用的资源等等。因此,作为折衷主义大师的萨缪尔森在这里曲折地承认了市场经济的无效性。

如果市场经济既无效率,又不公平,那为什么市场经济还会存在?还会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呢?维持市场经济现实性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己主义,而市场经济的创造力则与其毁灭力相伴随。虽然我们有了电视、电话、汽车、高速公路、飞机,但是满足人基本需要的空气、水、阳光、土地、森林都在日益恶化,更何况信任丧失,人人自危,因此从社会整体利益上并不能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亚当·斯密经济学试图把自利者的相互博弈论证成整体利益最大化,然而现实恐怕是自利者的相互博弈使整体落入囚徒困境。当然,在市场经济的囚徒困境中,有的人成了监狱中的牢头,有的则是被牢头勒索的苦力。牢头当然要论证监狱的合理性,于是有给牢头捧脚的人给监狱唱赞歌。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8/187872.html

家园 需要具体解释一下

首先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这个并不是对韩老师。这是右右们常用的说法。市场的作用显然只有一种就是交易。只要存在交易的就是市场经济,跟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对于边际效用的理解和其他经济学概念一样,首先一定要有大量不变的假设前提之下,才能够去分析。而韩老师举的例子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比如在消费部分的农民给儿子娶媳妇和平时节俭作比较,这显然是错误的比较了两种效用,而实际上效用的比较作为经济学几乎是无解的问题,又或者这是两种环境下的效用,自然出现了变动的假设条件。又比如生产部分针的例子,显然是生产组织形式,或者科技手段等前提条件的变化之后,产生的效果,而非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的,单一的变化模式。实际上,很多所谓的推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说法,都是类似的错误。

又比如同一篇文章中对于规模效益的分析,实际上在基本的经济学中对于成本曲线就有很明确的描述,决不是一个单调向下的曲线。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规模收益永远递增的问题。

而需求曲线部分的受制于收入水平的说法。我的理解需求曲线并不是一条变动的曲线。它的右下走向实际上是一种假设,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高,自然需求量小,同样的条件(包括时间点)下的话,自然需求量高,而不是说价格升高了,需求量随之减少,这等于还要考虑时间因素,而需求曲线应该没有第三个变动的因素。如果考虑收入的话,那实际上就是第三个变量了,需求曲线就不需要存在了。某些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将需求曲线看作为一个不需验证的基本假设我觉得更合理。其实我的经济学老师也在教我们收入如何影响需求曲线,听得很无奈。当然即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界,这些方面的争论也从来不缺。

西方经济学在很多方面自然有其有价值的一面。这些是需要承认的,一个新的体系不是凭空就能架构起来的。韩老师似乎要一次性毁掉所有的根基,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现实或者说合理的做法。西方经济学自然有其问题,说的狂妄一点,现在经济学在货币方面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对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的认识也是有问题的。正是这两点,蕴含着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机会。

其实理想的情况下,计划经济自然可以和市场经济一样完美的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不完美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也不会比计划经济犯的错误少,经济学就应该找出对应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出可行的方案来。

家园 你可能没有看懂韩老师的文章,或者是看得不仔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看懂你的帖子,因为你要表达的意思我看得不是很明白,只能靠猜测。

农民给儿子娶媳妇的例子不是用来‘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而是用来‘立’社会地位最大化原则的。

至于生产部分针的例子,你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韩老师的说法更符合实际,你可以结合后文来理解:“生产的自然性使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而生产的社会性却使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增(当然也可能为负或递减,取决于社会性矛盾的解决方式)。”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考虑生产的自然性,不考虑生产的社会性,存在明显的片面性。

关于规模收益的问题,韩老师的结论是:“企业的边际或规模收益究竟是递增还是递减,是骤增还是骤减,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和对外竞争的胜利,亦即取决于生产的社会性。”并没有说“规模收益永远递增”。

关于你所说的需求曲线的问题,我看得更加头大,不过参照前面的情况,我估计你没有仔细看韩老师的文章。

最后关于一次性毁掉西方经济学的所有根基是否现实,应该结合全书进行判断,不宜匆忙下结论。

家园 可能是我看得不够仔细,只是觉得韩老师的立论不算很有力

经济学的科学性不是表现在应用了多少数学,而是在约束规则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逻辑性。这一点上,我觉得韩老师的表述是不够精准的。而他对主流经济学这些概念的解析,在前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部分,也不是很准确。说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基本的理论认为所有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是相等的,其中自然隐藏了类似于空气浮力忽略,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等等前提。当然你可以说,存在空气气流做用,使得羽毛之类的轻物体可以不下降反而上升。但这不是说你就反驳了重力加速度的理论。

家园 我认为精度不是越高越好,只要能满足要求就行了。
家园 精义(续17)——垄断与竞争力

十八.垄断与竞争力

1.什么是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凡是按照微观经济学模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是长不大或者甚至会倒闭破产的企业;凡是“宁要份额,不要利润”地寻求竞争力最大化的企业,才是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当然,如果竞争不激烈,例如在清朝开银行或钱庄,在汉朝开纺织厂,或者中国改革开放前期办乡镇企业,利润和竞争力也都可以得兼。更进一步推论,在竞争不激烈时,虽然有丰厚的利润,但应该及早为竞争激化做准备,或者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性能和质量,或者预留部分资金应对未来的价格战,而不是一味地享受,甚至不是一味地扩大再生产。1990年代初,中国摩托车行业竞争尚未激化,利润丰厚。但到1990年代中期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厂商不断扩大再生产,新厂商不断进入,价格战一再爆发,新老厂商都被拖瘦拖垮,只有那些拥有新技术、高质量和低成本(这些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有赢利。

由此可见,在激烈竞争中,竞争者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进一步提炼为竞争力最大化。这是竞争者的目标。

什么是竞争力呢?竞争力其实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的程度越高,竞争力越强。体力劳动不可替代性低,故体力劳动工资低。博士硕士不可替代性高,故其收入就高。微软视窗的不可替代性最高,故微软公司享有超级利润,街头杂货店不可替代性最低,故收入仅能糊口。这是一般而论。在具体情境中,例如大企业财务主管的不可替代性甚至高过负责生产经营的主管,因此财务主管的实际收入会高于生产主管。名律师在重大案件中的不可替代性高于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因此其收入也更高。

2.垄断是特定条件下的不可替代性

有人可能会想,垄断不就是不可替代吗?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萨缪尔森定义的“垄断”是:“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该定义没有对单一出售者的范围限制,因此只能理解成全球;又没有对产业范围准确界定,因此我们只能按常规理解成生产一组相近产品的行业。这样,如果严格按照其定义的话,甚至迄今为止都没有过“垄断”。最接近在全球范围完全控制某一产品的微软公司也达不到“垄断”,操作系统有Linux与它竞争,浏览器有Netscape与它竞争。如果把产品扩大成软件产业,则“垄断”更无从谈起。问题是,并不需要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只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购买者无可选择或选择成本很高,购买者会就感到强烈的垄断。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购买者所面对的经常是单一出售者,克服时空限制需要付出代价,这部分代价就可以成为垄断利润;在特定需求的限制下,购买者并不是可以任意购买一个产业的任一产品,而是购买其中一种特定规格、性能、质量的产品,这一特定产品就可能是独家供应的,这时购买者就感觉到垄断。事实上,迈克尔·波特的全部企业竞争战略的要害就在于利用、制造、巩固并加深垄断,并且借着这一地位索取高价。十九节中所提到的种种行业进入壁垒都是垄断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说,垄断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商品或服务的不可替代性。某一企业、商品或服务的不可替代程度越高,垄断程度就越高,利润就越大。某一城市公用设施的独家供应是垄断,专利是垄断,一条航线上只有一家航空公司是垄断,大城市中心方圆五公里之内的独家五星级饭店是垄断,乔丹的投篮动作是垄断,麦当娜的形体是垄断,帕瓦罗蒂的歌声是垄断。垄断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垄断程度有高有低,或不可替代性有高有低罢了。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的家人半夜得急病,而你到处找医院时,你会感到垄断;当你乘火车抱怨盒饭奇贵时,你会感到垄断;当你要给孩子找一所好中学时,你会发现垄断;当你习惯于去高档商场时,你会发现垄断;当你用熟了WORD时,你会发现垄断。

3.垄断和竞争力的关系

那么垄断和竞争力是什么关系呢?它们都是特定情境下的不可替代性,是从不同立场出发对同一事态做出的不同判断。设想买卖双方,当卖方处于不可替代位置时,卖方所感受的是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很强;而买方则会认为卖方是处于垄断地位;这是卖方垄断,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垄断类型。当买方处于不可替代位置时,买方感到自己竞争力很强,而卖方则会认为买方处于垄断地位;这是买方垄断,例如招标,又例如通用汽车公司与其协作配套厂之间的关系,通用汽车公司可以最大限度地压低配套件供应价格。换言之,当一方认为自己竞争力很强时,另一方就会认为对方垄断程度很高。

垄断和竞争是一对矛盾,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利用甚至构造特定情境下的垄断地位,特定情境的范围越宽,垄断面越高,不可替代性越强,垄断地位越高,竞争力越强;而要拓宽垄断面,加固垄断地位,就必须进攻对手的薄弱环节,蚕食对手的地盘。恰如交战,垄断是盾,竞争是矛;垄断是坦克的厚装甲,竞争是坦克的火炮;垄断是深沟壁垒,竞争是地道炸药;垄断是十面埋伏,竞争是出奇制胜。垄断和竞争都是服从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总目标。虽然竞争的结果是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但垄断仍然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而竞争是永久的、无条件的,因此也可以把垄断看成竞争的手段,而竞争则等同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高的垄断程度是某一企业或个人对全球范围的全部产品拥有不可替代的定价权,显然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今后也永远不可能出现。中国古代的皇帝曾经接近过享有绝对垄断权力,但一是局限于中国,二是并不可以任意妄为。那些横征暴敛(相当于垄断性高定价)的皇帝往往很快就被农民起义和贵族豪绅的讨伐赶下台。希特勒曾经竞争过全球垄断权,很快被其对手联合剿灭。美国现在也想垄断全球事务,但总还得有所舍弃,有所遮掩,还得要有人帮忙,不能随心所欲,这才要研制国家导弹防御体系。但是,这条追求无限权力之路很可能就是美国的绞索。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11/187923.html

家园 精义(续18)——企业如何给产品定价

十九.企业如何给产品定价

我们已经知道,价格是交易双方信息、智慧和力量较量的平衡点。我们又知道,垄断和竞争是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两种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手段。价格既与利润关系密切,又与竞争力关系密切,而利润与竞争力之间又存在矛盾。那么企业该如何定价呢?

1.垄断企业如何定价

我们先来看萨缪尔森是如何分析一个垄断企业的定价的。假设某企业拥有一种新型防癌药物的专利,该药物面对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下降时,其销售量就会扩大,则企业在何时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答曰:“当产量达到该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它的边际成本的水平时,利润达到最大。”

实际情况与此有所不同。我们知道,新药的开发与研制费用很高,有的甚至高达数亿美元,而其边际成本则极低。如果新药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价,则新药的价格将会很低。同理,Windows98的价格应该极大地降低。因为新增一套软件(四张盘)的物理成本大约只需要1美元,即使加上平均每套分摊10美元的研制费,也远远低于目前100美元左右一套的售价。由此可见,由于规模生产使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往往非常之低,如果垄断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产量和价格,则垄断产品的价格将会普遍很低。这意味着垄断者与购买者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购买者对单一卖者就不会那么反感了。但这显然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

那么垄断者究竟是怎样定价的呢?仍以垄断新药为例,其定价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否有替代产品与之竞争,其效果如何;如果有替代产品,而且效果相近,则定价不能超过替代产品太多,甚至得比替代产品更低一些,这取决于厂商采取产品歧异策略还是成本竞争策略。第二,是否会导致潜在竞争对手出现,包括假冒或仿制新药出现;如果引起潜在竞争对手觊觎,则高定价等于培养竞争对手,或者会产生打击假冒产品的额外成本。第三,该产品给购买者带来的效用满足程度如何?或该产品征服购买者的力量如何?如果该产品具有神奇疗效,给购买者带来极大的效用满足,则高定价仍然会被购买者接受。一句话,垄断定价取决垄断者与替代者、潜在竞争者以及顾客的力量对比。当没有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无法挑战,产品又能给消费者带来超过其购买权重的满足,则该产品定价可以高达边际成本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2.初始价格如何确定

有人可能会想,高定价固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但并没有使垄断利润最大化。如果垄断者将价格略作下调引起销售量的大幅增长,岂不可以使利润增加么?因此,萨缪尔森的定价公式仍然成立。

不错。但问题在于,对于垄断者来说,产品的需求曲线是未知的,他并不知道在哪一个价格水平上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如果价格下调幅度过大,而销售量上升幅度不大,则显然得不偿失。因此,在实践中,垄断者总是逐步地下调价格,而且不到单位弹性需求时,就停止下调。这里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如何确定初始价格,二是如何确定终止价格。由于专利法的保护,新产品一开始总是垄断的,故在这里也可以用新产品定价来代替垄断产品定价。毫无疑问,新产品的定价得高于可变生产成本,问题是高多少,准备多长时间回收研究与开发投资。定价高了,产品买不动,定价低了,回收期太长,甚至无利可图。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并不关心新产品的成本,只关心新产品的功效以及价格。如果新产品的功效/价格比大于消费者现有产品的功效/价格比,则消费者会接受此产品,否则就会拒绝。例如彩色电视机刚出现时,价格很高,例如1万美元,但对富有者来说,1万美元只占其消费能力的很小一部分,而彩电的功效又明显高于黑白电视,而且还具有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故容易接受。因此,新产品的初始定价往往是按照富有者的消费能力来确定的,具有社会象征性。

3.终止价格如何确定

借助富有者的消费力和影响力,新产品开发商往往能很快收回前期投资,然后才开始逐渐下调价格。由于学习曲线的作用,随着价格下调,其成本也在下降,开发商不但享受销售增加带来的收益,还享受成本下降的收益,继续享受丰厚的垄断利润。那么,什么是价格下调的终点呢?对于有潜在进入者威胁的垄断行业来说,价格终点是“进入扼制价格”:“即指当进入者设想其克服结构性进入壁垒及承受遭到报复的风险时的代价恰好为进入带来的(进入者所预测的)潜在报酬所平衡时的现行价格结构。如果现行价格水准高于进入扼制价格,则进入者将预计其通过产业侵入可获得平均水准以上的利润,这时就将会出现进入。”对于有替代产品的垄断者来说,其价格终点是与替代产品相比较而确定的。如果垄断者采取产品歧异策略,则本产品与替代产品的功效与价格比相当时,为价格终点。如果垄断者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则价格终点将指向停业点,视替代者的应战能力与意愿而定。既无替代品产品、又无潜在竞争对手的垄断者怎样确定价格终点呢?这取决于产品功效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对比。如果产品功效很好,而消费者购买能力又很强,则该产品在高价格即可实现最大销售量。人们所感受到的垄断大多属于此类,例如水、电、暖气供应的垄断。事实上,对于那些需求难以扩大的垄断产品来说,垄断者可以将价格确定在消费者的忍受极限上,而与其生产成本无关。如果产品功效差,消费者购买能力又弱,则即使垄断该产品仍然获取不了足够利润。其实大多数小发明属此类,它们注定只躺在专利局档案馆里。聪明的垄断者十分懂得这一点,他们往往不是降低价格,而是通过广告等手段提高产品的主观功效,改变需求曲线,来达到高价位扩大销售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获取垄断利润。

4.产品定价服从竞争需要

由此可见,无论是确定初始价格,还是确定终止价格,都取决于各种市场力量的对比。相对来说,企业生产成本只是力量对比中的一个因素,一个否定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由此可见,无论是确定初始价格,还是确定终止价格,都取决于各种市场力量的对比。相对来说,企业生产成本只是力量对比中的一个因素,一个否定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垄断程度高的产品定价如此,垄断程度低的产品定价就更是如此。在有众多企业竞争的市场上,价格与广告是竞争的两大主要进攻性武器,如果能与质量、性能、品种、服务等防御性武器相配合,则有可能攻城掠地,垄断范围不断扩大,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也就是说,产品定价服从竞争的需要。由于价格与利润密切相关,这又意味着利润服从竞争。竞争力和利润存在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竞争力第一,利润第二”,当两者冲突十分尖锐时,这一关系就演变为“宁要份额,不要利润”。这正是当前中国各行各业价格大战烽烟不断的内在逻辑。由此反观微观经济学的定价理论可见,该理论的关键错误恰恰是排除了竞争。

5.正确的定价策略

定价实际上是对利润率和竞争力这对矛盾的一种处理。成功的经理总是能正确认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处理利润率和竞争力的关系,因此能成功地定价。失败的经理则或者过份强调竞争力,企图速战速决淘汰对手,结果由于缺乏利润支持而不能持久;或者过份强调利润率,没有意识到对手的正用低定价在侵蚀自己的市场份额,结果利润渐渐萎缩,被淘汰出局。从这个意义上,拍脑袋绝非简单地成本加成,而是经理脑袋对市场竞争的敌我友三方的复杂信息辨识和处理,是对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权衡与取舍,对此计算机模型根本就无能为力。

在《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节中,我已经指出:“在对于企业来说,与其费力地计算特定商品、在特定时刻、对特定客户群的需求弹性并据以决定价格,不如分析竞争形势来决定价格更重要。”这才是“拍脑袋”的根本理由。至于出现决策失误,“拍脑袋拍错了”,这只是拍脑袋者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而不是“拍脑袋”这种决策模式可以被某种计算机模型替代。顺便说一句,中国1980年代以来打着“决策科学化”名义的所谓软科学的兴起,恐怕只是一场伪科学闹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决策科学化”,而是“决策民主化”,多个脑袋碰撞交锋,相互补充信息,整理信息间的关系,才能达到更好地“拍脑袋”的目的。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12/187935.html

家园 精义(续18)补充——微软等垄断企业的利润率为何不高?

萨缪尔森写道:“高价格的结果是寡头产业经常(但不总是)能有异乎寻常的利润。在很多情况下,高度集中的烟草业和制药业的超额利润总是被当作政治攻击的目标。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集中行业的利润率比非集中行业并高不了多少。这一结果是令人惊奇的。而对于那些希望得出最大的公司赢得最大的利润这一结果的人来说,这无疑给他们对大企业的批评造成了很大的困惑。”(第140-141页)

其实,只有那些肤浅的批评者才存在此类困惑。不错,例如微软公司1999年的资产总额为224亿美元,营业收入为145亿美元,其利润为45亿美元,似乎其资产利润率并没有高得出奇,其总经营成本高达100亿美元,净成本利润率45%,与10000%的毛利润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但是,如果看一下微软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微软公司的有形资产并不多,它的庞大的资产总额是由于微软股票升值上千倍带来的。设想微软公司是一家不发行股票的私人公司,则其资产利润率就将高达5000%左右,利润将全部为比尔盖茨一人所有。由于股票发行,假设盖茨只占微软股权的1/3,盖茨现在只能享受15亿美元利润。但是盖茨并不亏。首先是资产评估时加入了无形资产成份,盖次拥有的软件专利及市场前景使实际上也许只有500万美元有形资产(含及技术人员价值)的微软公司被评估为2500万美元。由于评估低于市场预期,股票得以高溢价发行,例如溢价100,盖茨在出售其2/3股权又净得16.7亿美元,其自身拥有的1/3股权价值则膨胀至8.3亿美元。上市后股价继续狂涨至原始价的上千倍,盖茨的个人资产也就膨胀至83亿美元。就这样,极高的资产利润率被极大地稀释了,巨额利润被盖茨、原始股股东、基金、庄家、跟风散户瓜分了。

由于发行股票,微软获得了巨额资金,这笔资金被投向与软件无关房地产、钢铁、电信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利润率远远不及微软主业,这些非软件企业可能构成微软总经营成本的主要成分,却是微软利润的次要成份。这可能是微软总经营成本上升的第一原因。在主业上,微软本来只需要有一支很小的技术队伍维持视窗的版本升级,所费不多,但为了向市场表明微软对主业的重视,微软可能会用高薪招慕一支庞大的技术队伍,使之成为技术神话的载体,这样主业的成本也将比当年视窗第一版的开发费用高无数倍,成为总经营成本上升的第二原因。随着微软把手伸向浏览器及其他互联网软件,引起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法律及公共关系费用日益突出,律师、法官、白宫人士、议员、游说人士、媒体也进入微软的支出清单,使其利润进一步遭到侵蚀,成为总经营成本上升的第三原因。巨额收入不仅使微软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也使其内部事务日益繁多,因此管理层不断膨胀,管理费用不断上升。副总裁们的薪水以千万美元计,而盖茨自己也奢华无度,例如购买专机,开豪华派对,邀请华盛顿政要和华尔街大亨们吃喝玩乐,这些都打入成本,成为总经营成本上升的第四原因。

如果把上述这些原因都剔除,则经营收入也许会下降至100亿美元,但利润却可能会上升至90亿美元甚至更多。问题是,盖茨一个人要独享这巨额利润是很困难的。如果盖茨不通过种种方式结交金融界、媒体和政要,完全可能有一场公众声讨在等待着盖茨。也许某家报纸或电视台首先发难,指责视窗定价过高,掠夺公众,紧接着以视窗软件具有高度外部性为名,众参两院立法对视窗进行价格管制,华尔街的大亨们袖手旁观,白宫人士向盖茨一耸双肩表示爱莫能助。或者一场抵制视窗,使用Linux的运动从美国发端,席卷全球。而这时微软内部祸起萧墙,感到分赃不均的高级经理们挺身而出揭发微软黑幕,而技术人员则要求要分享专利收益,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微软霸占他们的知识产权。这样,比尔·盖茨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事实上,由于盖茨是暴发户,还没有来得及在华盛顿构筑好政治代理体系,也缺乏与媒体巨头的良好沟通,当网景公司状告微软利用视窗的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时,盖茨就显得应对乏力,最后不得不取消捆绑浏览器计划。但是“祸兮福之所倚”,通过与网景一战,盖茨已经懂得了华盛顿的重要性,开始系统营建自己的政治和舆论保护网,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名记者、大报主编、媒体老板,参、众议员、总统、部长及其秘书随员、政党竞选班子成员,还有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这些有头脸的人物都是必须笼络的。

笼络需要消耗利润,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垄断公司在消费者面前是强者,但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中,却不见得是强者,因此必须充分地浸润上层政治生态,才能确保自身的长远利益。说到底,是专利法(社会强权)赋予微软以巨额利润,而社会强权是由政治生态所确立和变动的。

不错,垄断性公司本身是社会强权的组成部分,但它只有在与其他强权的互动中才有保持自身的强权地位。例如,最近美国烟草公司面临着一场反烟草社会运动的严重威胁。我们知道,一百多年来,烟草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一直在获取着超额垄断利润,给社会带来巨额的医疗费用,并造成吸烟者的早亡。但受害者一直没有能够组织起来,提供确切详尽的资料,也没有得力的律师为之辩护,所以烟草公司一直能够为所欲为。但现在受害者组织得非常严密,2000年佛罗里达州一陪审团裁定烟草企业应向因吸烟患病者赔偿1450亿美元。烟草企业慌了手脚,5家美国烟草公司中的3家于2001年5月7日表示,无论上诉结果如何,他们都将向原告支付7.1亿美元,以缓和反烟草运动的攻势,争取社会舆论同情,争取主动权。当社会运动使公司力量处于相对劣势时,例如五、六十年代社会运动高涨,工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在政治生态中占据主导性地位时,大老板们就必须交纳最高达70%-98%的累进所得税,而且不能随意解雇工人,不能随意制定工资政策。在北欧国家,迄今为止,情况大体依然如此,虽然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已经有所削弱。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垄断公司的确在获取着巨额利润,只是这部分利润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所分享,并且成为垄断性公司的巨大政治影响的源泉。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9/14/187954.html

家园 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再次感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