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在“9.《经脉病解》分析中,说到《气论.水论》中的“阴阳”概念与《经脉病解》相同,故而插播一下,将《气论.水论》提前,以便与《经脉病解》合参。
10.《气论.水论》:黄帝坐明堂,雷公曰:臣受业,传之以教,皆从经论,从容形法,阴阳灸刺,汤液药滋,所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谨闻命矣。黄帝曰: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其有俯愚仆偏之问不在经者,敢问其状。黄帝曰:大矣。曰: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黄帝曰:在经。有复问曰: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黄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得也则气知于目,有亡也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精,水者至阴(a),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由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是以目之水不生也。故以人彦言曰:心悲名志悲。心与精共凑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也,而志独悲,故泣出也。
涕泣之者脑,脑者阳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深为涕。故夫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涕从之者,行其类也。夫涕之与泣也,譬如人之兄弟也,急则俱死,出则俱亡,其志以摇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是故涕泣俱出相从,志所属之类也。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泣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何也?黄帝曰:夫泣不下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且夫志悲者,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目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
且子独不诵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a),阴并于下则手足寒,手足寒则胀,夫一水不胜两火(b),故目眥而盲。是以卫气之风,泣下而止。夫风之中目,阳气下守于精,是火气循目也,故见风则泣出,有以比之,天之疾风,乃能雨,此其类。
===>这章节最重要是将针和药并列而言了:“从容形法,阴阳灸刺,汤液药滋”,这在《内经》中是罕见的,虽然《内经》有些章节也运用到了一些中药,但是提到“汤液药滋”这个层面的,独此一家。《内经》中,黄帝与雷公的对答,都是晚出的理论,此处更是明显。a."水宗者精,水者至阴",“阳并于上则火独光”,已经明确提出了体内有“水”“火”这两种对立并辅成的物质了,且水为阴气之源,火为阳气之源。这在《内经》各个章节的阴阳概念中,绝对属于异类。b“夫一水不胜两火”,水火的概念与阴阳的概念完全等同了。这也是易学理论逐渐进入医学理论体系的明证,但是不得不再次指出,这些理论的羼入,是为了中药使用的理论化服务的,因为只有身体内存在物质化了的阴阳二气,所服用的药物的阴阳属性才能有立足的根基。但这与传统医学天人相应一气流转的医学理论是背离的。
中药运用最早的指导理论就是“水剂”、“火剂”理论,《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便是绝佳证明,虽然这个故事仅仅来自后世的韩非子。这个中药学的理论早就在历史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与后世混乱的中药指导理论没有明显的传承遗迹。或许有同学要说了,哦,再怎么说火神派运用附子扶助阳气可以在《内经.太素.气论.水论》就能找到原型了,这种望文生意的理解最仿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读,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 淳于意 )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后﹞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这里的“火剂”更像是泻药,而非温阳,当然,若果你绕几个弯,也确实可以温阳来解释“一饮得前﹝后﹞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我没有足够的文献依据来反驳,但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无关痛痒。
与中药运用的兴起和针灸的没落有关
星象变化并不是阴阳产生的原因,只是现象。星象的“象”之一字已经透露出来了。
所谓日短星什么日永星什么的,那是借助当时的星象确定冬夏二至,落脚点在二至,而二至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引起的,并非什么星宿,星宿只是一个观测的坐标。
一年中阴阳的变化是四季,阴阳的两极是二至,这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一天阴阳的变化的晨昏昼夜,阴阳的两极是子午二时,这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内经说:善言于天者,必验于人。
学中医不懂天文,也可以应用,但要梳理中医理论,尤其是在现代,一点天文都不懂的话,那是空谈。
别的不说,四时五运六气都是对地球公转一周的划分,不懂天文你怎么去总结这套理论?
前段时间在音乐教育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古典音乐与五脏关系,根据其推荐的相关曲目下载了几首试听,听到《紫竹调》时,我居然莫名流泪(时间在晚上),难道是心气虚所致么?另外楼主能否写些关于饮食养生方面的,内经里讲的饮食方面比较笼统,古代饮食方面传下来的典籍似乎不多,既然上工治未病以及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应该这方面的典籍更多才对,难道是失传了?而去看看医学方面的典籍,绝大部分都是治已病的。
,五运六气还真研究过一阵子,但实在没有天文学的基础知识打底,所以也就是半懂不懂,这块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研读,但这个并不影响对中医理论的梳理,毕竟中医学仅仅是借用了这些概念和观念来表达人体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到这个层面就够了,人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的过程,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以及具体理论,这些才是传统医学的重点(当然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套技术操作的理论背景是极其重要的)。
传统医学不是天文学,那种五运六气刻舟求剑的学派,我个人目前不赞赏(可能跟没完全搞懂也有关系)。《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也是唐代王冰羼入的,现代的子午流注在临床指导五输穴的运用确实有疗效,但这个应该一分为二的去分析,其实按照五输穴自身的理论去运用也有疗效。
,我不擅长,那种比附的用法(比如肝养肝,肾养肾....)我也不赞同,这些内容进入传统医学,是比较晚的事情,倒不是说我有越古越真的偏见,而是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理论是成体系且不落后于时代的,而指导中药学的理论则偏于玄虚,实际上,中药的运用,也并没有完全按照那套理论去运用。
恕我冒昧向您请教一些关于自己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
我无法通过您的描述完全了解您具体的情况,也没有办法给您推荐合适的医生(不药胜中医)。
11.《经脉正别》: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主阳(a)。
==>a.这里的“阳”是历法内容。
12.《脉行同异》:故阴阳(a)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b)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b)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a)俱静与其动,若引绳相顿者,病也。......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毋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c),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得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c)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也。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a.阴阳是指足阳明及手太阴脉。b.“阳病”“阴病”是表病及里病。c.“阴阳之道”是“其脉”的定语,这里是指手足三阴三阳脉。
13.《经脉皮部》: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a)所在,病之终始,愿闻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阳明之阳(b),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多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络盛则入于经。阳主外,阴主内。少阳之阳(b),名曰枢特,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脉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c),渗于内也,诸经皆然矣。
==>a.阴阳与左右上下并举,是“表里”之意。亦即下文“阳主外,阴主内”b.”阳明之阳”是指阳明之表。c.“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即在表之邪有向内的趋向,在里之邪有外布的趋向。
14.《阴阳乔脉》:岐伯曰:气之不得毋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藏(a),阳脉营其腑(a),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黄帝问曰:乔脉阴阳(b),何者当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黄帝曰:善。“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阴入阳出,阴阳交于兑兹(b),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c)”
==>a.“阳脉”“阴脉”是指手足三阳三阴脉;b.乔脉分阴蹻阳蹻,两脉交于目兑兹;c.“阳气盛则瞠目,阴气盛则瞑目”,是指阳蹻中气盛的时候则瞠目,阴蹻中气盛的时候则瞑目,是同一气在不同时空的分布盛衰,不是有“阴气”和“阳气”两种气。
15.《任脉》:黄帝曰:士人有其伤于阴(a),阴(a)气绝而不起,阴(a)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宫之所独去,何也?愿闻其故?
==>a.此处之阴,是阴器,与“宫刑”所伤对比可知。
16.《经脉标本》:黄帝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入于五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a)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混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a),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a.这里的阴阳是指手足三阴三阳脉,即阴阳十二经。
17.《经脉根结》: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a)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而阳道奇(a),发于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b),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b),阴气盛而阳气衰,则茎叶枯槁,湿而下浸,阴阳相移,何补何泻?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樞开阖而走,阴阳(c)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要,在于终始,故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绝灭。
==>a.历法之阴阳;b.春夏之季,表气多而里气少,即体表血流丰富;秋冬之季,里气多而表气少,及体表血流减少。在自然界植物,则因秋冬在外表分布之气少,所以有茎叶枯槁的表现。c.“阴阳大失”与“折关败樞开阖”这个比喻相关,可知仍是“表里”,及表里气机相失。
18.《变输》: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流溢(a),熏热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曰:秋取经输者何也?曰:秋者金始治,肺将初杀,金将胜火,阳气(a)在合,阴气(a)初胜,湿气及体,阴气(a)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输以泻阴邪(b),取合以虚阳邪(b),阳气始衰,故取于合。曰:冬取井荥何也?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a)衰少,阴(a)气紧,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取井荥,春不鼽衂,此之谓也。
==>a.“阳气流溢”有“内至于经”相伴,“阴气初胜”有“未能深入”相伴,故知阳气是体表之气,阴气是体内之气。b.“阴邪”是体内之邪,“阳邪”是体表之邪。
19.《营卫气别》: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亦二十五度(a),分为昼夜。故气至阳(a)而起,至阴(a)而止。故日中而阳(b)隆,为重阳;夜半而阴(b)隆,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廿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隆,夜半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日中而阳隆,日西而阳衰,日入而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毋已,与天地同纪。
==>a.由《卫气行》可知此处阴阳是天文历法的阴阳;b.“日中而阳隆”、“夜半而阴隆”,是指中午时体表之气旺盛,夜半体内之气旺盛。
20.《营卫气行》: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a),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黄帝曰:愿闻人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b),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黄帝曰:诸阳(a)者皆浊,何阳(c)独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a)之浊。手太阴独受阴(a)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以合,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而治。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a),浊气在阳(a),营气顺行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闷,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
==>a.这里的“阴阳”是表里。卫气日行于体表为“阳气”,夜行于阴则为“阴气”,其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仍然是“浊气”,只是因为其循行的部位不同而分为阴阳。b.这里的阴阳是指营卫,均是循行体表,但由于清浊的不同,分为阴阳。c.这个“阳”是指手足三阳经。
我没事就在上面逛逛,里面有问药的。不过,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网上一般很难诊断清楚,楼主也说了不药胜中医,呵呵,西医也不敢把握远程诊疗的效果。
特别烦中医极端原教旨主义者,就是那种说抗生素一无是处的。如果多一些如张锡纯这样胸襟的人就好了。
看某些论坛,把饴糖看成锡块的现象依旧存在。
虽然对中医我还没入门。但是,相比之下,,,不说了。
我看到你给别人也是这样的答复,可能因为责任的问题,不方便回答,我也很少吃药,尤其是西药10多年未吃过了,感冒都是抗过去,任其自然好,调理不好的,才会选择中药,但以前去过深圳市内一些医院中医内科,中药西药一起开,效果不佳。内经上也讲了,治疗先给食疗,不愈再命药。希望以后能讲些案例分析。
,以及有足够的耐心,我会慢慢进入这个话题的,请等待。药物的指导理论这块,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及理论分歧,食材这一块,受影响,但相对简单些。
,对这个名词背后的内容只有望文生意的了解,请详解一下,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