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及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的传播也有了长足进步,在论坛及中医爱好者之间,最热门的估计就是所谓“火神派”了,这个“学派”推崇阳气,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子等辛热药物著称,他们的理论著作,我在90年代末也曾花过很大精力研读,但自从发现元代王好古的《阴证略例》远比这些动辄“火神”的流派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后,就曾开始过反思:什么是阳气?什么是扶阳?人体内真的有一种特殊的气,叫“阳气”么?那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阴”、“阳”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应该算是传统医学最基本的问题,所以要找到答案,就只能指望举世公认的中医理论来源《黄帝内经》。
我在“五行是古历法,不是哲学”一文中弦音醉舸:五行是古历法,不是哲学,已经清楚的描述了“阴阳五行是十月历的月名,五行即五时,或称五季(十月历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即相生序五行木火土金水和生成序五行水火木金土的差异:相生序五行,各配阴阳,每行各占72日,而生成序五行与相生序五行在季节对应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即生成序五行将一岁分为阴年与阳年两半,阴年和阳年各含一个完整的五行,上半年为生五行,下半年为成五行)。”,即阴阳来源于天文历法系统,在这个基础上,我收集了《内经》中所有涉及到“阴阳”这个两个字的条文(很明确是指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及确指某脏腑的未列入),鉴于古文字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所以光列举没有说服力,必须交代背景以及附上短评,这毕竟是从合162篇共147018字的《黄帝内经》中找素材,所以注定了这篇文章会很长,请大家耐心阅读。
为了更方便阅读,将会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经文来源,并用字母标注阴阳在此处的含义,以便最后终结。另外,由于手边只有《黄帝内经太素》,所以会按照《太素》的章节顺序往下梳理,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1.《摄身.顺养》:“冬三月,此谓气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于阳(a),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
“逆春气,则少阳(b)不生,而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c)不长,心气内洞;......失四时阴阳(d)者,失万物之根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e),以顺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顺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
=>a.这里的阳是指身体表面(外为阳,内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体表温度,不要被寒冷侵袭;b.“少阳”是指自然界历法中的阳气初生状态,由于肝脏是对应于春(木),所以这个时候肝气就会出现异动。c“太阳”是指自然界历法中的阳气隆盛状态,对应的季节是“火”。d.“四时阴阳”就是一个自然年中的历法变化。e.“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应当跟随着当令季节而养护身体,当春夏这个“阳年”的时候,要同步;当秋冬这个“阴年”的时候也要同步。(“阳年”“阴年”概念见“阴阳五行是历法”)。
2.《摄身.寿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a),故能有子......六八,阳气(b)衰于上,面焦,鬓发斑白...."
=> a.“阴阳和”指16岁(二八)的时候,男女交合就能生育了。b.“阳气”这里暂且存疑,可以是“火神派”概念中的阳气,也可以是“卫阳”,因为《卫气行》“(卫气)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3.《阴阳.阴阳大论》:黄帝曰:阴阳(a)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b)。寒极生热,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云出天。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c)。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d)。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者,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e)。
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f)。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胕,湿胜则濡,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人有五藏,有五气,以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g)。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h)?岐伯答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而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干齿,以烦闷,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行能也。。。。故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i),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脉者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候;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在;按尺寸而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j),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这一篇是对阴阳概念的抽象总结,含义较空阔,很难确指,先将其中明确的解释,含糊的暂先阙疑。
a.“阴阳”是指历法的阴阳,无疑问。b.“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把文字稍做调整,便不神秘:“静阴躁阳,生阳长阴,杀阳藏阴,化气阳,成形阴”,也就是说静、生、杀、化气皆属于“阳”;躁、长、藏、成形皆属于“阴”。d.“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也就是水、(食物的)味道为阴;火、食物的)气为阳。e.“气味者,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也就是(食物或药物)辛辣、甘香这类的气味发散性强,属于阳;酸、苦这类气味则可以向上涌,向下泄的作用(类似于催吐、腹泻这两种的气机运动),故而属于阴。阙疑的有:c、f、g、h、i、j。
4.《阴阳.调阴阳》:“黄帝问于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本于阴阳(a)。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其生在其气三,谓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之本。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夫顺之则阳气固(b),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故圣人抟精神,或服天气,通神明。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章,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因于寒,志欲如连樞,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如散;因于湿首如裹攘,大筋濡短,小筋施长,施长者为痿,因阳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而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滑滑不止。阳气大怒,则形气而绝,血宛于上,使煎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疽,膏梁之变,足生大钉,受如持虚。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流连肉腠。输气化薄,传为善畏,乃为惊骇。营气不顺,逆于肉理,乃生壅肿。魄汗不尽,形弱而气烁,穴输已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时之序也。故人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旦乃败亡。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c),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容,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凡阴阳之要,阴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强不能,阴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乃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四时之气争,伤五脏也。
阴之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味过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英。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这一篇同样是很重要。但这一篇里面的阴阳概念很清晰。
a.“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本于阴阳”,很明显这是在描述自然历法的阴阳概念。b.“夫顺之则阳气固”,在这里的“阳气”是指卫气,因为下文有明确描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章,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c.“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这里的阴是指五藏。下文有“阴之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为证。也就是说五脏靠食物中获取的五味来供养,但五脏也会因五味摄入太过而损伤。
,只是说这个概念来自于古历法,之后还有很多引申,比如高为阳,低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之类。传统医学是基于当时天文历法背景下的医学,讲究天人合一,甚至“卫气行”都讲观星学: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答曰:岁有十二月,月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昂至尾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就是与历法一体的表现。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如原子之微、如太阳系结构,人体内部是否也有阴精点、阳精点,十二经绕之旋转,昼夜交替出入,如环无端,您的新浪博客我也找出来都看过了,部分收藏了,曲高和寡,很多人对中医不感兴趣,教育使然,
继续等待下文。
谢谢你的支持。
5. 《阴阳.阴阳杂说》: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a)。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身,五藏中之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府皆为阳(b)。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c)。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十二顺,四经应四时,十二顺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d)。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其见则为败,败必死。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别于阳者,知病之处;别与阴者,知死生之期(e)。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f)。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g)凡持真藏之脉者,肝至悬绝九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日死,肾至悬绝五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问曰:二阳之病发心痹,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三日者死不治;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廱肿,及为痿厥喘悁,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喜咳喜泄,传为心瘛,其传为膈;二阳一阴发病,生惊骇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喜胀心满喜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鼓一阳曰钩曰鼓,一阴曰毛,鼓阳胜阴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想过曰弹。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则满喘而呕;心痹者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演(涎)坏;肾痹者善胀,尻以伐踵,脊以伐项;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寒;大肠痹者,数饮出而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阴气者(h),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备,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呕唾,痹聚在肾;淫气渴乏,痹聚在肝;淫气饥绝,痹聚在胃;淫气壅塞,痹聚在脾。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i),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动肺,使人喘喝。阴之所生,和本曰味。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j);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k)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至肺为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结阳者(l),肿四肢;结阴(m)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三阳结谓之消,二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阳结谓之喉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癖。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因为是“杂说”,所以里面阴阳相关内容很丰富。
a.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是年历法中的阴阳在一天中的运用,故而也可以说是历法的阴阳。
b.这里明确的描述了在人体中阴阳的确指:“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身,五藏中之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府皆为阳”,特别要强调“外为阳,内为阴”,这个概念会不断在后面的文章中用到,当然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等也很重要。
c.“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这段文字,一方面强调了“背为阳、腹为阴”的体系中,心肺是属阳,肝肾属阴。也就是说明了这里的阴阳是依据部位的高下来分的。另一方面,这段文字也说明天人相应的概念。
d.这是讲脉中也可区分出阴阳:“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脉中的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脉有胃气则生”的“胃气”(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e));脉中之阴则是指真藏之气了,这个见于脉中是凶兆。
f.“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掌握了脉中阴阳的原理及技术,遇到判断生死的大事,就心中有数,不必与人商量了。
g.“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还是在讲脉象。
h.“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备,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呕唾,痹聚在肾;淫气渴乏,痹聚在肝;淫气饥绝,痹聚在胃;淫气壅塞,痹聚在脾。”这里的阴气是五藏之气。
i.“阴争于内,阳扰于外”,是说五脏之阴争,会在体表出现症状,或者说五脏气血紊乱,那么体表的卫气也会受困扰。所以这里“阳”或者指代体表(外为阳),或者指代卫气。
j."阴之所生,和本曰味。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这句话说五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之)味,所以如果过食辛辣等食物话,会造成卫气破散以及五脏气血受损消亡的局面。顺便提醒一下“火神派”的热衷者,运用附子的时候千万注意掌握好度,别一味莽撞。
k.“所谓生阳死阴”,这是讲五脏间的生克关系,与“阴气”、“阳气”无关。
l.所谓“结阳”看文中描述的症状就知道了,“结阳”就是阳结,即体表或四肢出现症状,这里的症状就是四肢肿。
m.“结阴”是指五脏出现损伤,所以出现便血。《郑钦安医书》里以为很好的“黑便”,说白了就是便血。
---------------------------
时间真不够用,快临晨2点了,抓紧睡了,大家请多支持啊,这么分开上贴很伤钱的,呵呵
对于扶阳、火神以及所谓的滋阴派等,对阴阳的说法都不明确。甚至有可能某本书谈的扶阳其实就是滋阴,反过来也类似如此。
两者的转化也不明确,有阳生阴随,阴从阳化的,也有阳有余而阴不足的。这些也许是抽象出来的概念在“难以察觉”的用到了形质肉体上时,就是各有各说:比如:阴指肉体,肉体总是趋向衰老,故阴常不足。还有说小儿是纯阳之体的,这个纯阳指的什么呢?又有说是稚阳之体的。
我们那么多古书,各说各话的太多,居然不影响疗效。说明各门派的概念系统跟本不是唯一的。呈现:“各说各话,甚至同话异意,疗效显著”的特点。
我们是费力把表意系统搞一个大一统,还是习惯各派的语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估计是古往今来卓异的中医都头疼并不得不重新走一遍的路
羡慕羡慕,我怎么遇不到这等好事,哈哈
产生对待,即有阴阳。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重阳必阴(阳病似阴,实白虎汤证,承气汤证),重阴必阳(阴病似阳,附子汤系列证)。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岐伯天师 其要一也 说尽阴阳。阴即是阳,阳即是阴,一也。儒家说中,佛家不执两端,一也。
落入两端,皆为下剩。可古今医生,多少人连阴阳还分不清呢。故知,行医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