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解放军必须改革(一):政委不能不懂打仗 -- 晨枫
都按条令做,出了事故也算已经尽责了吧?
晨大可以去问问搞技术的人心中,搞政工党团的是什么形象;再问问那些技术好的,愿不愿意去干政工。
如果按照晨大这个来,基本上要么是搞政工的把搞技术的彻底压到,要么是搞技术的把搞政工的彻底压到,因为两种评价体系绝对不相容。
类比于美国部队,就相当于要求军官在牧师系统和军事系统交替晋升。个人觉得最后升上去的八成是----------变态。
牧师跟政委差别可去了,瞎比啥啊。
解放军军政双优的军官多得是,解放军的政委本来就有军事指挥的责任。
别一天到晚拿美国做尺子,他们又不是什么标准。
目的不是谁压倒谁,而是两者融汇。
美军的军官和牧师和中国的军事和政工不能对等,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唉,看来没有人在部队呆过啊,党委说了算啦
3-8军军长的事情都晓得吧?党委可以让一号首长去养病的。
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是否可以交替轮换?
和指挥军官相差不多。也就是说,连排级军官在军事训练上在政工和指挥之间没有实质差别,但升迁上去后,政工军官就基本上不再进修指挥艺术,而是专攻政工了。
我所知的自家的亲戚中,一海军一陆军(均已退役),在服役生涯中均有连续数年的时间从指挥岗位转任政工岗位,之后因新军组建,海外派遣等需要再度由政工岗位转任军事指挥并退役.他们属于军队着力培养的职业军人,在进入某个层级后,很明显是特意安排对政工和指挥岗位的交替轮换.但我必须说,这两位是退役前级别最高的,其他退役前级别低的亲戚,没听说过有此安排.
政工体系好还是不好,我不知道,但我想这个是最适合国情的.相对于完全依赖士官制度的米军和基本摈弃士官制度(准尉是军官待遇,不和士兵同吃住)的前苏军,政工制度有其特有的协调基层的作用.
政工制度所保证的党指挥枪,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文官领军.苏军政工制度在战后形同虚设,在于将军元帅们的政治权力过大,以至于能参与和左右苏共的决策进程.相比之下TG军队的将领们完全是党的应声虫.
要是能扩大并制度化就好了。共军的政工体系是否需要或者是否过时,这个问题不用争论了,应该争论的是如何是这个体系与时俱进,拿回过去战争时代的有用经验,摒弃和平时代的惰性造成的问题。
建议后续话题包括:
训练和演习改革
编制和指挥体系改革
军校改革
==================================
解放军必须改革(一):政委不能不懂打仗
解放军必须改革(二):军队不养不打仗的兵
解放军必须改革(三):中国应该有自己的GIBill
解放军必须改革(四):海空军必须真正成为独立的军种
解放军必须改革(五):军官必须实行轮换岗位制度
解放军必须改革(六):军营应该适当地对公众开放
解放军必须改革(七):授勋制度应该健全
家父乃是我军政工战线的一员
十年前还是技术职称,后来改走政工的
其实改走政工是一些干部的提拔方法,基层中还存在技术政工双线走的情况
(譬如某干部担任政委,同时还是技术高职,那么在他政委到年限了后,还可以作为技术高职干部干到退休,当然这个是违反规定的……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有数的几家政院毕业生有限,所以大部分政工干部都是军事转过去的,顶多到院校回回炉参加几个月的政工集训
指挥干部皆有指挥院校的背景,比如学航海、武器(还有许多分类,略)的出身,潜艇呢,叫通科部门长专业;
政工干部差不多都是机电干部出身。
这样的好处是各有各的升迁路径。由于学的专业跨度太大,改行的很少。
举例说,海军工程学院的出来后干了几年机电长,再叫他改行学航海、舰操、战术之类,那是相当的不易。当然,特例也有,好像哪个潜艇艇长就是海军工程学院(现在叫大学了吧?)的出身。专业跨度太大,所以这种特例很少。
最尴尬的是舰上的军医、译电员之类,这帮人混好了,只能走政工的升迁路径了,但据我所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