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草地分裂,缘由何在? -- 双石
周恩来在会上严厉批评四方面军放弃大巴山根据地是逃跑主义,搞的四方面军出席会议的人很不爽,明明是“为了”迎接从中央苏区“逃跑”、“流窜”到川北的中央红军做的牺牲,这些人不领情不说还倒打一耙。难道中央红军离开江西就不是逃跑主义?!正是因为这次会议上四方面军有资格出席会议的人太少,就张、陈(?),才有了后来的补选周纯全、傅钟政治局委员的举动。
周恩来让出总政委似也与这次发言有关。
自此,周才开始由党内对军事问题做最终决定的位置滑落。
那次会议讨论的是下一步行动方向,还没有谈及退出通南巴的事儿!讨论问题,时序要整楚哟,这可是关系到因果的哟!
至于周的地位滑落什么的,更是笑话!
先生能不能不再闹这种类似于“陈饶大军”的笑话了?
或者说现在看到的都是些无厘头的史料。
没有人说决议里提到了通巴南撤退,是周在发言中批评四方面军逃跑主义倾向。
周没在那次会上发言或者发言没有涉及批评通南巴逃跑主义倾向?如果批评是什么时候呢?
关于周的下最后决心者地位,起码至会师时应该还是很牢固的。
呵呵,先生自己查找吧,俺不负责科普。
这里笑,给青史留一点神圣吧,谢谢啊
是杨奎松翻中央档案翻出来的
你的观点我过去也有,后来了解多了逐渐改变了看法。王树增这本书不错,可以解答你的疑问。再结合晋察冀野战军的情况他战绩对比太明显了。
如果历史给徐帅机会,他是不会错过的。
我倒觉得某些个红小鬼们的背叛才叫不可思议。
从小在红军里长大,和红军叔叔阿姨们同吃同住同战斗,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革命教育,不说生在新中国至少也是长在红旗下,最后居然叛变革命,这才是人性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这位老兄自长征中受伤脱队后,便与中国革命绝缘了。
虽然他列举了诸多无法投奔延安的客观原因,但比较一下同期那些宁愿乞讨要饭也一心要回归组织的战士们,我想他自己应该也是清楚的,没有强大信仰力量作支撑的人是无法在绝望的情况下继续前行的。
后来放弃了,因为富庶的地方军阀死磕不好打,后面还有尾随的中央军。儿能打下来的地方有限也比较贫困,不足以养活十万人马。
留下的都是打不垮的英雄好汉。
所以主席才会这样评价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新局面就开始。"
我意外获得 16 铢钱。
老夏担任政治部主任,跟原来的地位差老鼻子了。
单看这首词谁看得出来是最低谷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