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营救女文工团员 上 -- 萨苏

共:💬246 🌺1894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M3其实一点不成功

接近乱来。和75炮比仰角低(30度对45度),射程近(7000米对8000米),射速低(炮弹重了)。而且75炮可以吉普牵引,M3要用卡车。唯一的好处是单发威力大些,攻坚有些好处。但是一般面对德军阵地,在该炮开始装备的时候已经是44年底,美军不把坦克叫来就算不错了,至少也是呼叫师属炮兵。可能只有拆房子方便点。

家园 那会让很多人害怕的!

俺的梦想就是将来有了钱,先把骑兵团排成动画片(因为不必迁就各种条件),再拍老萨的京城剿匪。

家园 八十年代的回忆录

八十年代的一本回忆录合集(好像是南京军区,或者是江苏省编的)中的一篇,作者就是这个野炮连的一员。

1。围困陈官庄当然就是华野了,和中原野战军无关。华野人多炮多炮弹多,对空射击应该不算是什么奢侈之举吧。

2。野炮发射榴弹上用定时引信好像不是高技术吧,早已有之。本来就是扰乱射击,也没指望击落敌机,跟什么无线电引信之类的东西距离有点远。

3。既然野炮发射榴弹上可以用定时引信,那么“天空中到处绽放出朵朵黄色的小花”就不是什么文学想象了。

家园 【原创】炮兵44团有关情况整理介绍之二(打到原州城下)

我们团配属四十二军,已经打到水原(注:实际应是原州)了,过了三七线,快到三六线的地方,也开始撤。

刘老所在的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按照当时作战惯例,志愿军的一个军要配属一个炮兵团。第四次战役初期,他所属的这个团并非随四十二军作战,但在砥平里战役中,配属给四十二军的另一个炮兵团因为在美军空袭中损失较大,而四十二军作战任务甚重,急需炮兵,于是他们团奉命归属四十二军使用。接到这个命令时,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正在战线最前方,接近水原(注:实际应是原州)的地方进行侦察

老人家“炮兵44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原州)”的回忆有误。

原州一带本身是第四次战役的突破方向,而且42军(炮兵44团已在该军建制)主力就确是朝着这个方向突击的

(42军只有一部参加了砥平里一带的战斗)

具体写一下情况:

1951年1月27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介绍作战计划时,已提到42军125师向原州进攻的计划:“现拟一二五师向长湖院里、原州间出击”(事实上半个多月后的2月14日,42军125师确实打到了原州城下)。

1月28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部署第四次战役时,提出以原州一带为主攻方向:

“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方法……我军没有补兵,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几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

横城反击战期间,我军保持着一旦反击获得全胜,42军主力和兄弟部队即向原州一带继续进攻、扩大战果的准备。2月12日,彭德怀致邓华的电文中有:

“在横城地区之敌彻底解决时,卅九、四十、四二、六六军则应准备向原州、忠州方向扩张战果”。

前文已述及,第四次战役前,炮兵8师的师部已回国,炮兵44团此时已在42军建制下。于是看一下42军的情况:

横城反击战胜利后,2月12日残敌撤退到原州。42军主力和兄弟部队即在2天内追击至原州城下。这就是“我们团配属四十二军,已经打到水原(原州)了”的具体情况。

可参见第四次战役经过的资料:

“至十二日终,志愿军第42军、第40军在第66军协同下,全歼了伪第8师所属各团及伪第3师、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一万五千余人。由于第66军进展比较缓慢,未能切断横城之敌的退路,横城之敌逃向原州。第42军、第40军之第120师、第66军十四日前出到原州以北地区”。

大体上,炮兵44团出现在原州城下,那么该团的行动明显应是一直跟着42军主力(不包括126师,该师没有到原州附近),从横城向原州一线进发的。(有记载,炮兵44团的2个营曾短暂配属40军作战,不过也有记载这2个营不是44团的,待查)

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到战线最前方,接近了原州的地方进行侦察,根据军史记载,应是2月14日42军“前出”至原州的事情。开始展开这样的侦察,显示我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原州。

一旦按计划突破了原州一线,一个战役大缺口则可以形成了。42军124师师长苏克之、副政委汤从列曾评说:

“砥平里之战,是一次带有全局性的战斗,如果我们不发生挫折,在歼灭横城之敌后,扩大战果顺利打下砥平里,将敌人消灭,那么我们在粉碎敌人的‘雷击行动’中,集中4个军的强大兵力,及人民军3个军团从原州、骊州、平昌、旌善撕裂一个战役大缺口,从美第9军、美第1军拦腰打过去,就可能会变为反客为主,扭转我四次战役被动的作战局面”。

很可惜的是,就是在第二天(2月15日),砥平里之战失利,原州城下的我军奉令开始撤退。

我军“于十五日十八时停止对砥平里的进攻,撤出战斗,前出到原州东西地区的各军亦同时向北转移”。

家园 还是老胡厉害

没有砖,引不来玉

家园 缺乏高射炮的晋绥军“地炮”当做“高炮”用

  克虏伯野炮“地炮”当做“高炮”用

早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的75毫米野炮就因品质优良,重量轻便而被各派军阀争相使用和仿制。在1937年山西忻口会战中,缺乏高射炮的晋绥军官兵根据现有的克虏伯野炮弹道平直的特点,将野炮装在一个支架上充当“高射炮”,炮弹虽然打上天,但打中飞机的几率恐怕和“火星撞地球”差不多。

  但晋绥军越打越精明,干脆在炮位下方挖坑,炮尾的两根支架变成桩脚,尽可能把火炮的射击仰角提高到最大,晋绥军还把野炮用的榴弹换上延时引信,用多门75毫米炮发射炮弹的方式,形成对空火网。在忻口会战后期,由于晋绥军和中央军各种防空袭措施的不断完善,日军飞机对忻口守军的威胁大为降低。

  《环球军事》罗山爱/文

家园 最初的想法,是统一弹药,还能使用M1 75mm的炮架

希望短身管型能照用M2长身管型的弹药,想的是不错,最后却发现必须要用特殊的速燃发射药,确实很有些吃力不讨好。不过在紧急情况下,M3也可以用M2的发射药,但是对炮膛危害较大,危险也很大。

M3仰角较低的问题主要在于照用了M1 75mm的炮架,如果认真研发一种专用炮架,最大仰角还是能够上去的。

作为伞兵部队,换装大口径炮还是有好处的,独立作战能力增强,尤其是反坦克能力,M1 75毫米的HEAT射程很近,成型破甲战斗部威力也差。换了M3,HEAT弹装药增加一倍,射程提高1000米以上

家园 好像不是老番号,就是志愿军番号

算了算了,没资料不争论了……

家园 记得杨迪回忆参加砥平里进攻的另一个重炮团没有按时

进入阵地,撤退时还丢了炮,气得彭总嚷嚷要枪毙那个团长。那个炮团没有汽车,大炮全是马和骡子拉。杨迪没说那个团的番号,不过俺猜也是四野的部队。

家园 兄弟,我说的是打步兵啊。呵呵
家园 亲历者的回忆还是可信的吧

亲历者的回忆还是可信的吧,这是八十年代的一本淮海战役回忆录合集(好像是南京军区,或者是江苏省编的)中的一篇,作者就是这个野炮连的一员。野炮发射榴弹上用定时引信不是早已有之的吗?为什么不能空炸呢?另外该炮好像是有自制的木制辅助支架,具体如何因为书不在身边不好说,如果老胡有空可以请他帮助查一下,该回忆录合集的第一篇记得是张震的文章。

家园 是的,1992年10月炮八师归二十六集团军建制

"1982年12月,炮八师归二十六军领导。1985年9月,炮八师成为军区直属队。1992年10月,炮八师归二十六集团军建制。2003年11月30日,炮八师改为二十六集团军炮兵旅"。

炮兵第8师归26集团军建制时序列:

炮兵第11团(152加榴炮团)

炮兵第46团(130加农炮团)

炮兵第47团(由26集团军原炮兵旅缩编,130加农炮团)

炮兵第48团(152加榴炮团)

炮兵第207团(122火箭炮团)

反坦克第405团(由军区正式划归炮8师建制,此前为代管)

家园 河泥深厚,要拿出来比集结号强的真的不少

比如这个

/thread/231597

家园 纠正一个密位的错误

苏联是一个圆分成6000等分,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一个圆分成6400等分

家园 建国后也干过榴弹炮打飞机的事

家中长辈干炮兵,当年被连人带炮装到军舰上打湾湾家的飞机。问他:“打着没有?”

答:“接到通知就开炮,不知道打下没有。”一干数月。最深刻的回忆是“鱼吃够了”。当时似乎是58或59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