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国际学生等于中国学生 -- 阿辉1
“海龟”这个词,就和“宅”这个词一样,这几年也是迅速从原来的狭义变得广义化了,hoho
至少我周围的人还没有把“海龟”糟践到这个程度。
我们公司招聘,人力资源如果说这个人是个海龟,那么他的博士不是在欧美拿的,至少是有欧美博士后的经历。
我们公司已经很野鸡了,还没有野鸡到随便把每个在海外混过几年的都冠以海龟。
据我所知,国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人事部门也是用海龟这个名词的,这里用的海龟是绝对不包括楼主文章中的这帮人。
中国的小留学生占了学校学生的10%
一年制研究生(MSc)班上,比如金融才会这样的,90%是中国留学生。
很多是上不了好大学。几个高考大省高分省尤其明显。
很多地方留学生上名校要比本地人上名校容易得多,中国也是。
国内上不了大学国外上不了好学校的当然也很多,那个没治的。。。
十多年前在研究生院时去国际学生办公室做志愿者,基本上新生中来自大陆和印度的新生各占1/3,其余的是欧洲,中东还有其他亚洲国家.近10年来我们中国的留学生年龄呈现低龄化,大学本科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国内资助.这点和我这一代人(70后)如果没有TA或RA基本无望跨越出国留学这个门槛有天壤之别.阿辉的观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家庭经济实力的飞跃.
昨天和国内联络,无意中了解到某些国内大学这几年报考人数在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估计有以下几点:
1)有钱的阶层已经把孩子从高中阶段直接送往国外留学;
2)工薪且无门无路的阶层由于不看好孩子大学毕业后的出路逐渐放弃大学教育;
3)来自农村的家庭,如果经济上没有实力,除非有助学贷款,否则上大学已经是一种奢望.
我邻居家的女儿,人挺乖的但读书一般,上高中时考不上重点,交赞助进了一个在区里算还行的学校,在班里成绩也是中等而已。考大学前她父母估计重点大学没戏,干脆趁不满18岁直接送澳洲。关键他们家有亲戚在澳洲,有人管。
因为澳洲大学对海外学生收得宽,所以语言班念完后直接进了会计专业排名很前的一个学校,本科念完后又念了master,念完时已经通过了澳洲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拿到学位后就回了国,找工作比较顺利。在她这个年纪(23岁)就是硕士学历,拿了发达国家的CPA,英文还不错,简历看上去就很亮眼了。但其实在澳洲念过书的人都知道,只要路子选得好,家里有财力支持,做到这样其实不是特别难,不需要太高的资质。
这姑娘出国是出对了。国内竞争太激烈,她要是留在国内,23岁时的简历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
说同学从澳洲留学归来 说没意思 满大街都是中国人~
我问 有那么多吗?
他双眼一瞪:
我在大街上用长沙会喊了一句:“有港长沙话滴嘛~?”
立马过来3个~
两个长沙的+一个株洲的~
道听途说,不知真伪~
送花,闪走~
荷兰留学的也是猛增,我到荷兰那会儿,一起去的没几个人,大家彼此都很熟悉,结果从09年开始就是爆发式的猛增,数倍的增长。而且,女生特别多,我们学校中国硕士留学生女的占7成绝对不夸张,是理科类学校。我们学校有两个专业,园林还有食品,学生就分两类,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直到08年还不是这样呢)
瑞典去年最后一年免学费,听说申请的人疯了一样。
现在海外硕士真的不值钱,我觉得国内二本毕业,学得认真点的都能拿到文凭。还是博士含金量比较高,毕竟欧洲的博士是按招工作招的,人数有限(不过最近CSC的那种路子来的也很多,不少国内出来想镀金的水平真是差的不行),海龟我觉得只能称这类人。
另外,美国现在的学校也堕落的不行啊,什么人都招,我认识的不少水平差的要死的也去普度之类的学校读硕士。。。
人家现在是尼泊尔土共在国内呢,老美想着要不帮你培养一下人才,把你变成越南这样听话的越共,要不呢,将来可以成为花花革命的梯队吗。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比如孔子是韩国人啦,端午节是韩国传统节日啦,唐呀宋呀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效果啦,比如韩国有9000多年的历史啊,比如韩国在7000多年前大概就统有1亿多国民啊,比如全世界都是韩国的,如此种种,独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