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哪个社会不是靠权力和资本在获取暴利?你还能找出个例外来吗?
那就是司马光:五天为限,全国废法。
结果还真有人干成且受赏识发达了:蔡京。
每次想到这一点以及后来到现在关于此事的舆论评价,很是哭笑不得。
病歪歪的活着总比一刀砍了要好。虽说重病需猛药,可这药也要对路才行。
当年出了多少东北人做的大案哪,还造就了武和平这样的英雄人物。一时间又胡子满地了。
我个人看法中的“结果让人民满意”对应的是社会承载能力、幸福感、政权稳定与维持,决策的平衡性、延续性、调整与修补...。
至于结果的时间表、多重结果的区别与联系,在国家力量层面,在信息管理技术支撑之下,“让人民满意”按照对应因素是在可预测、可规划、可控、可调整、可延续范围内,反映在政治上,是选举、换届产生不同理念的领导人。现在已经引入计算机进入决策领域,我想未来会出现超级计算机使zf决策、社会管理更加精准的情况。即使在科技不发达时代,执政者也在凭智慧、经验判断把“结果让人民满意”标准贯彻在治国理政之中。
上面的解释和回答,如果一点现实用处没有,还是拉美的什么“让人民满意”理论、民粹主义,我都不知道坐在皇帝宝座、领导位置上的人还能想些什么,除了吃喝拉撒睡他们还干些什么。
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次危机究竟会怎样发展,事实上直到今天大家也不清楚。大家唯一公认的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当时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的感觉就是天要塌下来了,世界经济体系要崩溃了。事实上一直到今天,河里很多“懂经济”和“不懂经济”的还认定,这场经济危机必须倒下一个大个的给大家吃了才能结束,只是不知道被吃的会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划分“短周期”“长周期”是一种很纸上谈兵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就是见招拆招,操作主义,保证自己不先倒下去再说,至于后遗症,那就熬,看谁熬不过先垮。到今天为止,危机应对已经超出了经济的层面,各方桌上桌下各种手段都使,就差没打世界大战了。以德国而论,德国自己经济看起来很健康,可是架不住周边PIIGS一团糟,要不要烧钱去救纠结中,这就表明单纯经济手段是对付不了的。
你今天可以很从容地“短周期”“长周期”高论,恰恰是胡温应对危机还算成功的结果。中国是各大经济体中最先走出危机的,今天看起来也还欣欣向荣,大家除了担忧通货膨胀之外信心满满,所以有心情指点江山。如果胡温当初一招应错,把部分地区搞成了中国内部的PIIGS,那我们今天连指点江山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上,如果照你说的搞财政收缩,你怎么保证官办经济的资金链不在落后地区全面断裂?那时候只怕就不是“七五”了。
那就是是否得罪人。
温得罪过哪个人?或者说哪群人?
你要说普通老百姓都是“人”,那河里骂温的多了去了,你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吃饱了撑的吧。
罔顾民意,不管历史怎么涂改,不管今天的媒体怎么操控玩弄。
老朱时期,没有这么多的白领可供牺牲,大刀对准了工农。留给下任一把宰白领的刀,温利用这把刀利用的不错。
国企工人和农民被宰的要造反了,换!
白领被宰的嗷嗷叫唤,也到了造反的边沿,但是没看到几个白领因为房价围攻政府的,那就继续宰,宰哪天这些白领拿着花想上街了,换!
下边该宰谁了?
市场里运行所需要的钞票,实际都是政府通过央行印出来的。名义上看,通常是央行印出来借给政府或其他机构,在美国,基本是借给美国财政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央行已经印了2万亿美元借给美国政府了。在中国,以前也是央行印钱借给政府财政或几大国有银行,它们都是政府机构。
这位经济沙皇上任的时候,正是南方画圈引起房地产建设高潮,导致的通货膨胀,于是精英们就将通货膨胀归结到政府印钱问题上,搞了一个法律,禁止政府通过央行印钱借给自己,这就造成从1994到2001期间,中国经济运行存在严重缺钱问题。搞市场经济,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本来经济发展了,生产能力提高,市场里的货币数量也应水涨船高,不断增加。央行不能印钱借给政府,还能借给谁?这样一条法律,实际就堵死了增加国内货币的渠道。
另一方面,美元虽然也是一种钞票,在人们心目中,等于是财富,于是精英们打开了另一种印钱渠道,就是印钱换美元,手里拿着美元,以为这样就保证了印下去到市场流通的人民币有购买力,下意识地认为,不行央行拿手里的美元回收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
加入wto以后,西方向中国开放民用消费品市场,不在向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于是中国的大量商品进入西方市场,占据了西方市场,同时换回了美元,于是央行大量印制人民币,换企业赚来的美元,使市场上人民币大量增加,于是大家都有钱了。
但是,稍微关心一点国内物价的人,想必会注意到,从2002-现在十年,国内物价年年上涨,一年比一年增加速度快,这里的道理也很简单:
国内生产能力年年提高,但是国内消费的商品数量并没有多少增加,增加生产的商品都送国外换美元欠条了,而同时人民币数量每年都20-30%增加。这种印钞方式,等于财富送走了,就增印人民币,增加国内市场上人民币数量,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比政府直接印同样数量人民币借给自己还要糟糕。
详细分析参见:链接出处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谈点看法,由于我在国企的最高职位只是一名近似技术副总的角色,也有可能是片面的。
1.企业经营不好是从厂长负责制开始的。这是赵真人八四年出台的,这个政策的弊端和恶果:缺乏监督,国企变成家族企业;奖罚不明,搞破产了另谋高就;厂长的能力,以前企业是有一个群体经营,现在靠一个人决定企业命运,后来我也发现,国企搞得好的就是厂长出众。此政策弊端极大,关键点就是没有大量的“经理人”,国企大面积破产是早晚的事。如有一‘明君’,此时应解决的就是培养“经理型人才”。
2.朱把【厂长负责制】推向了极致。1994-1995年,借减员增效的名义,国企大量40岁以上的熟练技术工人,被一刀切下岗。我对这个政策意见很大。培养一个技术干部或技术工人,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我算过培养一个,技术工人在当时需10万左右,技术干部(常说的大拿)需100万左右。此时,老朱如果真像人们常说的‘有才’,应该解决对国企中干的监督、培训、赏罚分明工作,而不是把企业的经营责任推到工人头上,反而便宜了一帮蛀虫。
【技术工人】的作用:小到班组,大到车间,如果少了这1/15左右的人,根本没法正常生产。流水线的调整、管理、日常简单维护都要靠这批人。大面积换人后产品质量、交货日期根本没法保证,信誉就不用提了,这也是导致后期国企产品销售、生产困难的原因之一。
【技术干部、大拿】如果厂长是生产副厂长出身,会对这批人特别尊重。这批人住房优先考虑,最重要的一点是各种‘待遇’,婚丧嫁娶厂长也是派车、派人照顾的不错。3、5台关键设备一趴窝,耽误十天半月任务就别提了。
这两个群体是国企倒闭后混的不错的群体。
3.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当时市场上一个产品与我们的定价差75%,这中间的利润根本没法算;我们的产品被国家定价收购,这叫【政策性亏损】。在我们这个群体中当时有个想法:在完成国家任务前提下,搞些创收,增加30%的产能我们能保证,但是厂长说:上面没政策,要担政治风险,不能干。后来我想老朱的这个用意何在?这样的政策不要说国企,就是世上一流企业,我照样挤垮它。
加上我的另一篇《也说老朱懂经济》链接出处就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价老朱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胡温时代和江朱时代比,有几个明显的差别。第一个,政治路线左转了。第二个,国务院的力量变弱了,尤其是钱之外的力量。第三个,胡温团队掌握基层情况的能力,自我纠错的主观意愿和能力,明显强于江朱团队。
前两个我想挺江朱的都可以argue。第一个可以argue说,这是江朱的功劳啊,如果不是江朱搞那么右,怎么能显出胡温的左呢,而且胡温要左也得有钱啊,这钱是江朱留下来的。就算不是江朱留下来的,也是江朱的体制留下来的。第二个更简单,直接否认这个世界上有除了钱之外的力量就完了。
但是第三点我想江朱派也是无法否认的。老朱基本上可以作为容易被下级欺骗糊弄的典型,载入后世政治教科书了。老朱对下级一压二吓的做派,使得无法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某种程度是在逼下级欺骗他,你说真话你倒霉么。而下级在经历过最初的恐惧之后,也就明白老朱其实是个黔之驴,没啥真不能骗的,所以就放胆去骗了,老朱被骗得还挺 high。而到了胡温这里,胡真不掌握下面情况的大概只有新疆一例,北京经适房那个最多是合谋作秀,因为你真把老胡拉到个穷破房里去这个节目没法做,你让那群众演员说什么,“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住这房子!”??温的问题是表演欲太强,不过也就是个瘾大水平低,虽然常常浇地上课打篮球,那水平都是很低的,比“一百口棺材”那是业余和专业的差距。
第三点的另一个方面,自我纠错,那胡温比江朱是强了老了去了。最明显的例子,土地流转,搞着搞着就无疾而终了。这事要换老朱来搞,保不齐就大刀阔斧下去了,而且下去肯定能搞成,因为地方政府是支持的。当然江朱派可以说,搞土地流转就是个错误,属于自掘坟墓,这我也认。但是,改开以来TG搞的自掘坟墓挥剑自宫的事情多了去了,例如解散人民公社、贱卖国企、有水快流,土地流转不过是这一系列自掘坟墓的继续罢了,小强要真是擦屁股能力高超,那搞成了也不一定。
胡温执政,多少有点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的味道,因为江朱他们都在,甚至更老的万公公都在。当年小平、陈云在的时候,江李也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我觉得干事也比后来江朱要靠谱得多。所以有老人监督的政治可能也是个好事情,使得台上的不能太放肆。夹着尾巴做人就比较谨慎,比较平凡,基本是能干的就干不能干的就算,干出问题来就停。当然公开认错是万万不能的,不是毛泽东千万不能认错。
这样的结果就是,胡温任内的动静比较小,哪怕是比较重要的成就。例如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生生把老朱最大的一坨给基本擦干净了,挽救了老朱的名誉。但是呢,这么好的擦屁股业绩,大家都不当回事,因为后来左一个战略又一个战略习以为常了。甚至江朱派可以把这个也归于老朱的成就,“老朱不把国企关系理顺能有后来的发展嘛”,反正胡温也不好意思直接说老朱你真是一坨又一坨我们擦得真费劲啊。
朱的能力很强,做个企业总经理应该很不错,做总理就有点乱来了;温能力不咋样,但成绩也不是正数,他把朱结的恶果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