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為什麼漢字簡化是倒退? -- 樊逖
比如止戈为武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是持戈(向着脚趾指向)。
再比如王字,一气贯三才(天地人)一种解释,土归一也是一种解释。
这种模糊性数不胜数,以字测命的游戏就是这样玩的。
字也是一种相,反应的也是一种心相,就是同一个字,不同人不同阶段的理解也不同,相由心生,字就是一例。
政治影响当然有,文字演变当然在,天下没有不变的东西。可有一样,积淀时间那个长?文字是文化积淀还是政治积淀?武则天靠政治影响是造了一个“曌”字,可在文化上,影响还在吗?几十年东西和几千年东西哪个有生命力?传说中,仓颉造字后,白日下粟如雨,晚上鬼哭魂嚎的。呵呵,仓颉何人?为何惹得天生异象。迷信迷信,我这蠢人偏偏信那不二老人瞎说,就信这些迷信东西。out了,out了。
一个字孔子时代就在用,到了现在模样变化还是不大,这是多少年?在孔子之前又是多少年?而外形的演变,从甲骨文到楷书,以字义的角度审查,自我验证的结论是,变化线索很明显,字義理解上变化不大。如有兴趣,可就一些常用字命题试验验证一番。
一脉相承的自我感觉良好,难道是“倫理道德”学得太好了,狂得要秒杀宋元明清都没学好倫理道德才写“乂”的人?
谁管你是什么怎样不怎样,什么复古派。对汉字演变的源流如此无知,却吆喝着要别人“咬咬文嚼嚼字”。内省?还是去掉那个“内”,直接省省吧。
什么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文字学上就一种解释,玩附会你玩不过汉朝人的。
现代汉语的基础不是字是词,包括单字的词,你说的常用字命题实验say nothing的。
又发明了“进化”的新标准。阁下这么进化了,在这个回帖里却用简化字,难不成这就是进化论中的“返祖现象”。
那是那是,当年我給我那小侄子就吆喝过大力丸来着。结果害得人家拉肚子上医院了。
这年头,吆喝这玩意和前几年吆喝“老毛不错”一样不时兴的,何况还加个“伦理道德”这烂牌坊,肯定给砸的,能砸就不错了,看看都是给老大的面子了。
这不是虚荣嘛。呵呵,反都不用,直接省省,少看为省,省省,省省,少看少看再少看,不看干什么?洗洗睡觉,不错不错。接受建议,这个话题这就洗洗睡了。:)
毛锥子河友建议我别“反”了,直接省省,建议我少看少看再少看,我寻思一下,感觉还是洗洗睡觉比较好,所以不再继续了。呵呵,大家继续打架,我学子玉兄,当逍遥派,睡醒了过来看打架。:)
你数得是兰亭的整篇文章的总体字数笔划。
繁体字和简体字中很多字是通用的。你按总体字数计算,自然不容易看出来那些繁体字简化的好处。
就用您这回复里的字。
按你所说的不论简体繁体是否一样,算文章总体字数。这样免得去讨论像“我”这种字到底是繁体还是简体。
去除标点符号和阿拉伯数字,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汉字的问题。
不考虑连笔,因为:1 每个人的连笔方式不同,无法计算笔划 2 连笔很多写出来就是简化,既然讨论简化的意义,就不能用简化后的繁体来跟简体比。
这样剩下的是73个字:
繁体:
7 我 16 舉 8 的 8 例 3 子 10 都 9 是 12 最 10 容 8 易 19 證 14 實 8 的 8 例 3 子 4 不 9 信 7 你 6 自 3 己 7 找 1 一 11 張 12 報 10 紙 6 任 13 意 17 點 1 一 6 行 6 字 15 數 1 一 15 數 12 筆 14 劃 5 包 9 括 15 標 17 點 11 符 13 號 7 我 8 的 8 例 3 子 8 的 17 繁 18 簡 8 的 9 差 7 別 6 在 8 到 12 筆 6 如 8 果 6 考 15 慮 10 流 6 行 8 的 12 筆 14 劃 10 連 15 寫 12 就 9 差 4 不 6 多 9 是 1 一 12 筆
共671划。
简体
7 我 9 举 8 的 8 例 3 子 10 都 9 是 12 最 10 容 8 易7 证 8 实 8 的 8 例 3 子 4 不 9 信 7 你 6 自 3 己7 找 1 一 7 张 7 报 7 纸 6 任 13 意 9 点 1 一 6 行6 字 13 数 1 一 13 数 10 笔 6 划 5 包 9 括 9 标 9 点11 符 5 号 7 我 8 的 8 例 3 子 8 的 17 繁 13 简 8 的9 差 7 别 6 在 8 到 10 笔 6 如 8 果 6 考 10 虑 10 流6 行 8 的 10 笔 6 划 7 连 5 写 12 就 9 差 4 不 6 多9 是 1 一 10 笔
共553划。
平均笔画数:
用繁体的这段文字 671/73= 9.19
用简体的这段文字 553/73=7.58
总共字数平均笔划比,用繁体比用简体多9.19-7.58= 1.61划
并不在您所说的1.2到1.4之间。
不过您也许会争辩1.61跟1.4也相差不太多啊。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看。
这73字的文章,简体变繁体后多出来多少笔划:
(671-553)/553=21.33%
也就是说需要多写21.33%的笔划。
这些多出来的笔划如果用简体写的话,能多写多少个字呢?
(671-553)/7.58/73=21.33%
也恰好是21.33%
也就是说,如果写这段文字,用繁体的话,需要多出来21.33%的工作量。
这仅仅是73个字,那么如果是一篇800字的初三作文需要多花多少时间呢?如果是一篇高考作文呢?
模仿一下黄氏咆哮体,楼主别见怪,孔乙已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一样穷困潦倒,还有更多不识字的劳苦大众呢,就是您批评的简化字拼音,迅速地完成扫盲的任务,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流水线工人,有一点瑕疵根本瑕不掩瑜嘛。
有部分古文字爱好者和研究者,给我们讲讲古,回忆祖上的荣光很好,但废除简体字,用陈佩斯小品的一句台词“白日做 梦!”讲历史有什么用,50年历史几代人?都是学的简体字,你咔给改回去,大家认着困难,写着费劲,有谁支持?
台湾还用繁体字,可网友不说了吗,台湾法院还用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呢,只有他们搞法律的懂,就是欺负普通老百姓,故意的,你这说改就改回繁体字,以为毛主席白教育了啊
说到电脑普及,我现在就用拼音打得,速度还凑合,再说了,90后都火星文了,那个搭理您,曲高和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