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 挖河 -- 子玉

共:💬18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闲聊 挖河

闲聊,兴修水利,估计是没指望了。为什么?这个咱是干过的。那时候的条件,现在都不具备了。还咋修?

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冬天了,队长回来开会说今年冬天公社要在东边马家河子挖河,每个队要出人。我看大伙一个个憋着气不说话,最后会计说那既然上面派的工咱就去呗。队长说公社给补助粮食,每人每天一斤白面。大伙这才面露喜色。

出发了,大家自带工具,锹、箩筐、扁担、年轻的男男女女,可高兴了。

走了十几里路,到那个庄子外面,搭的棚子,男女分开住,起个大锅做饭。

每天的活很重。挖土用的锹,蘸着沟底的冰水,一锹踩下去,跟切豆腐似的。然后得兜住了,一扬胳膊,把土块甩出去老远,直接给甩到河沿上面去。

挖着挖着,开始要抬土了,从沟底下抬到河沿上面,倒掉,再下来...

很单调的。晚上工棚里点着煤油灯,大伙有木有打扑克?不记得勒。

闲聊,修水利恐怕不会再有了。

家园 以后会成为传说的

现在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不受过苦,哪能知道太祖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呢。

家园 给修水利的人送花,顺便临门一脚
家园 已经是传说了。

传说就是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有的人说存在,有的人说不存在。

家园 我要不是亲自干过,我也不敢说有木有

据说习近平是带着全村上过工地的,呵呵呵。

有过这样经历的应该一看现状就明白水利修不了了。

家园 俺村的水库就是那个年代修的,至少是全公社总动员。

后来嘛,记得哪洪水从那个年代修的泄洪坝上流下,记得小时候在水库里面狗刨,记得三线厂的工人们在那里垂钓。。。

还记得,再后来,上游要保城里人吃水不再往下放水了,水库干涸,小河见底。河床承包挖沙,水库库床承包种地。浇地再没有河水,全靠地下水,贼老贵。村里的支渠在后来之初还安排维护,都是那个年代整的预制混凝土板,后来之后,皆成土渠,到处漏水。后来之后再后,一会是埋管子,一会是深井潜水泵,没见成形,只见能承包潜水泵的都是村里的能人,只管泵,不管渠。

家园 恩,好多路也是那时候修的。公社里组织人去修路。

我回老家的时候,我爸爸经常指着一条路说是他十几岁的时候跟公社的人在那里修的路,不知道我爸爸参加修水库了没,但是肯定参加修路了。我爸爸说,那时候也不觉得苦,好像还有补助神马的,哎,很久以前听我爸爸提过,都忘了

家园 修水利怎么会没有?大不了征为水利工人,专业修.

唯一的担心是土共肯不肯出钱养水利工人,但是如果年年涝灾,只怕不出钱也要出的.

家园 从城里到农村,

打麻将的号召力就强大.

修水利嘛,下一代人的事咯.

不知道自动麻将机是不是算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离题万丈的分割线=========

从我老家这几年对水利建设来看,有几点必须要充分考虑的

1 水网的规划除了农田灌溉的功能之外,必须考虑到农村生活

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的功能.

2 一般来说,南方乡村都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水塘,水网的规划

如果能做到通盘考虑,将会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

3 好像没有了,想想这两条目前能做得到恐怕真要那句:

家祭毋忘告乃翁.

把水利毁掉了的政策,造孽呀.

家园 和当年毕竟不一样了

一是农业的重要性,从产值来看毕竟占比例更低,二当然是人心,现在不太赚钱的傻事,想找到人来干,越来越难了

但是,现在的工程能力和当年也不可同日而语,当年人拉肩扛十几年的工程,现在如果下力气搞,有三年就差不多了

这届是没戏了,一是领导们都在忙卡位,二是也不能太抢下一任的功劳不是,这个肯定要留给下任干了。

太子不是自己亲身参与过修水利吗?交给他正合适。

到时候要强势围观工程中的腐败现象

家园 专业水利工人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TG这些年水利上面投钱不少了,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毛细血管堵了,最后一公里过不去。 而这个, 就要牵涉到分田到户后越来越实质性私有化的地, 以及“经济理性”的农民之间打死也不合作, 损公益100,利己0.01的事却人人争先。 这里有一篇很好、很详细的调查

为什么下雨便是涝,不下便是旱?

http://www.snzg.cn/article/2011/0608/article_24271.html

这样下去,谁也买不起这个单。

家园 钱和工程能力不是问题的瓶颈

下面提到了,TG这些年水利上面投钱不少了,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毛细血管堵了,最后一公里过不去。 而这个, 就要牵涉到分田到户后越来越实质性私有化的地, 以及“经济理性”的农民之间打死也不合作, 损公益100,利己0.01的事却人人争先。 这里有一篇很好、很详细的调查

为什么下雨便是涝,不下便是旱?

http://www.snzg.cn/article/2011/0608/article_24271.html

这样下去,谁也买不起这个单。政府退出, 人人都个人利益最大化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农村已经搞得像印度了。 但看看河里关于钱明奇的争论, 一些所谓毛左还为钉子户大唱赞歌, 是希望城市也向农村看齐,向印度学习吗?

家园 现在估计连原来的人工渠道...

都分段到户了,养上鱼了,种上菜了,挖?政府可得拆迁在前哦,哇哈哈哈

家园 如果中粮下乡呢

既然提高集中度是大势所趋,农民觉悟一时又提不起来,用中粮下乡收购的办法呢?反正新一代农民也没有多少想种地的了。当然,我觉得核心还是利益交换,土地成了农民保障自己未来的唯一筹码,如果想要让他们放心叫出来,需要大智慧。

说起来农业是命脉,但实际上农业占的产值越来越小,因此,赎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

家园 交出来,只有进城

进了城了,木有工作了,咋整?

有的交出来,有的不交出来,那水利修不修?是不是先要把这些钉子户拆迁掉?

不想种地,但是租地给别人种还能够得到政府补贴,自己留着万一有个不顺手还有个回来的窝。为啥要让给你?让给你你给我什么保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