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第八次货币战争 欧洲货币危机 1欧洲为什么想统一 -- 水管子

共:💬52 🌺75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头一回看见双响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美国基金受益不等于美国受益

欧洲受损,没错;来自美国的对冲基金受益,也没错。而且证明上述两点不难。

来自美国的对冲基金背后的金主是谁?美国政府?美国私人机构(金融的和非金融的)?石油美金?很难搞清楚。美国,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人民,我看即使受益了也有限,联想到昨天三大评级机构纷纷看衰猪猡五国,希腊CDS一度暴涨200多个基点,美国的银行,对冲基金大概都笑不动了,可那边奥巴马总统还在为8月初要到期的美国国债挠头。

大部分的对冲基金经理都在摩纳哥有房产,为什么?逃税,说白了不想尽公民义务。对于资本家而言,如果国家这两个字可以卖钱,我看他们会抢着出手-不由让我想起《华尔街》里Gordon Gekko和人砍价的那一段:对方在叫价过程中问候了GG的母亲,GG先是暴怒,然后来了句经典的:

“考虑到你把我母亲牵扯了进来,71块5!”

家园 感谢指正,花!

刚查了一下,2009年估计数为1650万人,的确是少了1000万。

再版时会更正.

家园 一部分是殖民地独立

欧洲的崛起并不完全依靠劫掠殖民地,不同的国家,风格不同,结果也不同。

像西班牙和葡萄牙,完全依靠做强盗打劫别人来过活,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没落最快,也最彻底

像英、法、德都是有核心竞争力的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的力量不可忽视

德法两国也是欧洲的工业强国

老欧洲里,意大利这个面条国算是拖后腿的,两次世界大战还都站错队,悲剧中的悲剧

家园 不能实现国债与货币的完全互换,正是欧元的硬伤

一般的国家,央行和财政部是两个独立的部门,但二者的机制可以确保实现国债与货币的互换。原理基本上是这样的:

1、财政部为了达到某些宏观目标,往往会导致财政赤字。

2、为了弥补赤字,财政部往往会发行国债,当然也是要受到一定约束条件的。但发行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3、央行负责货币的发行与调控,保持适当的、可控的温和通胀也是央行的一大政策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央行会有收益,我们称之为铸币税。

4、央行一般对议会负责(中国好像是国务院),政府(议会)对央行的考核目标一般是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控制通胀、促进就业等,但绝不会考核其盈利。所以各国央行都没有盈利的要求。否则,以央行之巨大威力,没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能够与之匹敌。假设央行要盈利,那结果必然是货币超发,引发恶性通胀,并最终导致经济崩溃。因此,央行绝不以盈利为目标。

5、由于铸币税的存在,央行事实上还是会盈利的,那么怎么办呢?政府会规定,央行的利润全部上缴财政部。财政部可以用央行上缴的利润来偿还国债,至此,实现国债与货币的互换。

这种机制在各个国家都存在,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

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提到美联储是私人所有的,并利用发行美元赚钱。这种讲法是不完全的。美联储的确是私人所有的,但是有规定,其利润中超过5%的部分必须全部上缴财政部,这也就实现了美元铸币税与美国国债的互换。

这种机制在欧洲出了问题。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现在有欧洲议会、欧洲央行,就是没有欧洲统一的财政。

由于没有统一的财政部,欧洲央行的铸币税收入,是按照事先约定的一定比例分配给各国财政的。这样就导致欧洲各国都不喜欢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喜欢财政赤字。因为某个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本国的大额财政赤字,同时会形成欧洲央行的利润,但是这笔利润会分配到各个国家的财政部,并不能完全回流本国。这就是这为什么在面临危机时,欧洲的反应弱于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

家园 所有的崛起都是建立在强暴和掠夺的基础上!
家园 请不要过度诋毁广大人民

以前我也认为猪猡五国是被懒惰拖垮了的,后来和我们的欧洲市场首席战略师谈了谈,才知道高福利引发的缺少竞争力只是重要因素,不是根本因素。

1。新兴市场,特别是非日本亚洲国家的崛起(或者,对于中国和印度而言,是重新崛起),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判断一个国家,地区,今后几十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变得“简单”了:只有那些能够向非日本亚洲国家提供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才能避免衰退;

2。欧洲要面对经济战场的两线作战,因此光是货币统一是不够的,必须财政统一,监管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基本上就是要成为欧洲联邦共和国,而且必须在10年内完成;

3。至于猪猡五国,即使在爱尔兰这样人们普遍以为被英国“教化”的国家,要批地必须给政客塞钱,和银行分赃;原本爱尔兰的财政状况还是不错的,结果银行被房地产拖垮了,马上用纳税人的钱去填窟窿,全民给政客,银行家和房地产商买单。用他的原话就是,第一世界的骄傲(自己是大欧洲的一部份,和德法平起平坐了);第三世界的黑暗-说完他看看我,马上用英国式的幽默说,对不起,我这么说是侮辱了第三世界。

我觉得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很惨,没错,经济发达的时候是钻过政策的空子,但所得远远不能和利益集团相比;好了,经济危机了,这个也砍,那个也削。美其名曰共渡难关,倒是从没见政府要求银行家们把过去的红利吐出来一些。

所以啊,有小孩的记住了,要教育他/她们长大要当律师,银行家,千万不能当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否则即使被制度害了丢了饭碗,也要担一个懒惰的骂名。

家园 现金风险

贷款和GDP比例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指标,但贷款偿还是现金流,如何保障现金安全,比如地方政府能否一直保证贷新还旧,基础设施建设的现金流状况如何-我们必须清醒的是,金融危机很多是流动性危机,基本面的健康(即郭树清所说的)不能杜绝金融危机。

至于解决的方法,在假设基本面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设立类似SPV信托的独立机构,以基础设施实物和未来现金为抵押发行资产债券;同时,中央财政向地方定向发行特别国债以换取部分资产债券。地方政府融资时以特别国债(准现金)+资产债券为抵押(更极端的情况,可以由SPV发行两类资产债券,优先债券抵押给贷款方;次级债券给中央,进一步增强贷款安全性)。

家园 不是很同意,所谓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也是东亚人民靠勤奋和各种其它资源杀出来的一条血路,根本不存在什么“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如果一定要说存在的话,那么就是东亚人民几十年来长期的勤奋与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并且使得其它地区的某些精英丧失了信心——这就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这种说法的来源。

虽然我也觉得总体上,是大国占优,欧洲统一对他们好处更多一些,但这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既懒又缺乏强烈的内部竞争。

家园 不敢苟同

政府的人这么说也就罢了, 一个银行行长这么说, 只能说他的专业水平.......,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天气真好.

家园 面条一战没有站错队,

只是自身太弱,没有占到多少甜头

家园 好比外来人口说城市人懒一样

在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要求人“勤奋”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宁可去海边度假也不去公司加班赚双薪或三薪是懒惰。

东亚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是依靠对经济收入仍有巨大的渴望的人口推动出来的,如果这是勤奋,那我同意你的观点。

但反过来,欧洲人均收入低于美国,但人均休假时间远高于美国,如果这算“懒惰”,那我也真想懒惰。

早需要解释一点,精英们从没有丧失信心,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总量和某些产业的统治权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历史洪流”论的主旨;但他们认为,只要掌握游戏规则,那么经济总量向东方的转移,对精英们是有利无害,最大的受害者是西方国家的广大普通人民(也就是你和他们一样认为的“懒惰”的人群)。

就如一位交易员对我说过“我他妈的太喜欢你们中国了,因为中国,财富才会从我们国家的懒人,蠢人手里,转移到我们这样的人手里。”

家园 你离开具体劳动越远 你收入越搞 风险越低
家园 四大行的行长可是副部级,政治水平比业务水平更重要

当然了,郭树清专业水平不差的,毕竟以前做过多年的外管局局长

家园 好文,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