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个80后对文革时代的非理性看法(二) -- 河蟹还是河蟹
...
在河里首次贴图,看不到就请反馈下。
Y10风洞试验照片
只是一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并不需要再像毛泽东时代那样勒紧裤带搞建设。
邓的问题是向右转得太多了,实际上多数老干部对邓的做法并不很认同,要不邓小平就不用搞以退为进了。
运十飞机研制中共设计制造风洞模型42套,吹风11,358次,1,372小时。
新机(歼十)前后经过了1万多次风洞试验,分析处理了上百万个气动力数据。
毛路线到邓路线差异足够大,邓路线如果仅是修正,那么还能出现你希望的结果,可偏偏后三十年几乎是反转了,纯政治斗争都可以搞翻一切,还指望留下什么来啊。毛至少还有周做缓冲,邓找谁去呢?一缓冲可能邓的地位都不稳了,那中国政坛可就真成一锅粥了,十常侍再现可都不见得稀罕。
政治斗争的方向并不以技术进步为指标的,甚至在某些局部都可以背弃国家发展。这种结果很无奈,但是无论如何,你要先拿到权力,才能正常施展你的政治抱负,这就是现实。
你说东海大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现任主任撒
华国锋对主席路线的调整力度就比较适当,邓完全是和主席背道而驰。
其实李先念比华国锋更适合接班,他对批邓是真心拥护的,而华国锋则不以为然;而且李先念也不会像华国锋邓小平那样搞洋跃进。
如果在总理去世后按下面的方案调整常委班子,估计还能平稳过渡:
毛泽东 主席,军委主席
李先念 第一副主席,军委副主席
王洪文 副主席、人大常务副委员长
叶剑英 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政协主席
朱德 常委、人大委员长
华国锋 常委、总理
张春桥 常委、副总理
其实我写的这些文字,不是侧重评论正确错误与否的,而是在探讨一种历史的必然。真要说最适合中国的正确,那应该就是从始皇开始的千秋万代,商鞅之政延续至今亦不失其现实意义,比今天所谓的法制社会也要强多了。可那有用吗?再“正确”的事,碰到人心向背,你也没辙啊,所以有时候,老百姓就象扶不起的阿斗,你怎么跟他们讲崇高与理想,人家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把你踩脚底。
这一点,其实中国古代的道家是领会最深的,所以当民众被压迫到极限时,道家会跳出来刺激乃至带领民众造反,而如果是太平之世,道家就会想尽办法帮皇帝老儿去压制民众。
毛和邓的问题其实本质上也一样,不是一定要说毛邓谁对谁错,而在于老百姓们怎么想,然后毛邓借势而为,当然这里面毛的能动性大,可以一定程度上逆民愿而行,但终归长久不了啊。
关键是研发队伍要保留,他们的经验很宝贵,须知研发任何新产品第一个都是最困难的。
运十跟当时已经满世界乱飞的波音公司的同类机型有差距,这个差距也不仅仅体现在一架飞机的性能参数或部件如发动机的开发制造能力上,是整个工业水平的差距,这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个国家的现实,运十能制造出来,说明了在当时这个差距已经缩小了,即使到现在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能有这样的工业制造能力。其实性能有差距也没关系啊,至不济也可以用来做商业谈判的底牌啊,乐凯胶卷
跟柯达和富士的相比性能也要差些,洗出来的照片总有点发蓝,可是结果却是中国人能以比其他国家的人便宜很多的价格买到柯达或富士胶卷,而且好象大多还是走私的,现在照相胶卷好象已经成为历史了,呵呵。
说运十没有市场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中国不是个小国家,以倾国之力去开发个大而无用的大飞机不划算。不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后的民航市场,仅就军用机来说,整个80年代军方增加了几个大型飞机?中国军队不需要大型运输机吗?预警机呢?可以买得到啊,还好后来跟俄罗斯关系修复了,买不到西方的可以买俄制的。。。想想马岛战争时的阿根廷还是不放心啊。再说军方想不想要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想当初他们也是被要求勒紧裤腰带要忍耐的。当初的军用机型下马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你举的那几个军用机公司之没有垮还是因为军用机中国买不到啊(还好后来从俄罗斯能买点,好象很贵哦),结果也是近20年没有新军用机型可用。上飞的悲剧就在于民用机中国能买得到,而且是别人极力向中国推销的,比如说我们的前总理为了给某国人民消气就下了一大单的大飞机合同嘛。中国的航天技术之所以还凑合也还是因为中国买不到,想当初8,90年代连非洲美洲的一些小国家都培养了自己的宇航员而且上天了,中国却没有一个。。。我听说中国当初也想用相同的办法送几个自己的宇航员上天,结果人家不让,防着你的嘛,人家就不防印度这些国家,让你的人掏钱坐了我的飞船上天你也学不了我的技术。
写的很乱,不知道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我很认同小猪的一个观点(应该是吧):在自己具备生产能力以前,大规模的进口别人的奢侈或高科技的消费品是对民族的犯罪。
另外引用一段据说是当初的某国家领导人的一段话,应该可以解释运十下马的真实原因,这应该是在强国论坛看到的一篇帖子,作者没说明是哪位领导人说的,也没给出处,可能是编造的也不一定,但还是可以参考一下。当然原帖还有很多话,我只引用跟运十相关的一段:
。。。
“富的标准是很灵活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富,是指在国家层面上能够掌握巨额资本能够组织生产的富。而对于民工来说,富就是指他们努力干活有了工资收入,回到贫困地区可以做小买卖,比原来的生活提高了,这就算富起来了。无论那种富,对于国家政府的税收方面来说都会增加,国家也会很快就富起来了。国家有了钱就好办事了。过往的经验证明,国家手头是需要有巨额现款有些事情才是能够办到的。国际关系交往中,大型工业项目是我们手中外交谈判的牌,每次谈判没有几个这样的牌子作为交易,人家总是欺负你。汽车生产线、购买大飞机都是我们手中的牌子。我们延迟制造生产大飞机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人心不古这个词就是古人发明的。可是古典时期就一定如何如何吗?不见得。
文革主要是最现成的例子。
80年代刚文革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对社会风气不满。说,要是恢复到50年代就好了。还编了顺口溜:50年代人帮人,60年代人斗人,79年代人整人,80年代个人顾个人。
主席就不一样,他总是往前看。明天会更好,目标一定要达到,一定能够达到。从来不觉得过去怎么好。
条件允许的话,你的想法当然可行,运十项目完全可以当成验证机来做——当然,技术验证机做得这么大、投入如此多资源、却又没有追踪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是极其罕见的。就好像NASA的那一系列“X”计划,全部都不以投入实用为目的。其实,别说NASA,美国的波音、麦道、洛·马、诺·格、西科斯基、贝尔……等等,这些航空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技术验证机,型号多如牛毛、砸了大笔的银子。比如说C-17,波音早在60~70年代,就搞了两款验证机、验证了它所采用的气动布局、货舱设计等等若干技术和设计理念。
其实,现在中国的航空制造企业,无论是发动机还是飞机、还是航电、武器系统,也都开始大量地搞验证项目,为将来的型号提前作技术积累。
问题的关键在于:运十的年代,中国有这个条件么?如果要把运十当作技术验证机养下去、钱从哪里来?如果挤占其它项目的经费,运七、运八,歼七、歼八,这些已经接近成功、即将收获果实,并且为中国空军所急需的项目,怎么办?
至于说空军的需求……这么说吧,80~90年代,哪怕是运八这样的战术运输机,空军的订货量,多的时候、也仅仅是每年几架(不多于五架)而已,有的年份干脆一架没有。
民航的需求……民航统共就没引进多少波音707(好像是15架),而且在80年代、民航已经转向引进波音737、747、757等更加先进、经济性更好的飞机,对运十的需求为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也觉得这句话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好奇怪?楼主能不能解释一下,毕竟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二、三、四。
“非理性”应该不包括不承认基本逻辑吧?
好几年前了。说中国的开放格局是:
沿海是弓,沿边(内陆边境)是弦,沿江(长江)是箭。
自称“苏南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