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楚汉人才流向论 ――――兼谈刘,项用人之优劣 -- 姚磊
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提出和刘邦决斗结束战乱,是挺幼稚的,也算有点仁爱之心,刘邦妻子、老父落在项羽手里,威胁刘邦要烹了刘老爹,看刘邦不上当,也就奉还了,从这方面看,也不是一点可赞之处没有的。而刘邦在逃难的时候,把儿女再三退下车,自顾自逃命,虎毒不食子,对自己孩子都如此残酷,很难说他对别人会有多少真感情,纯粹利害算计。项羽差不多“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问题是他经常分不清同志和敌人,在大是大非上犯糊涂。项羽根本没有统一天下的胸怀,也怨不得他,秦王朝二世而亡,列国纷争状态时间更长更为大家所接受,他和同时代人的历史概念里,各国恢复旧物就完了。他对部下仁爱,就很难严厉执行纪律,西向攻秦过程中“所过无不残灭”,不是他命令的也是他放纵的,反正打完了秦国回家称王,以后早晚还是打来打去的。刘邦政治头脑清醒,很早就注意收揽人心。
项羽令人非议的是坑杀杀秦国降卒,在战国时期就有杀降人不祥的说法,所以白起临死前叹息:“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人至察则无徒,不是人们在自己道德非常完善的时候才有至察的毛病,自己的缺点是可以原谅的,别人的缺点却不可原谅。自己贪污可能鄙视别人吝啬,自己嫖娼笑话别人好色。项羽尽管自己做的不怎样,还看不起曹无伤这样的叛徒。丁公放了刘邦,刘邦还大义凛然以“为项王将不忠”的罪名把丁公给杀了。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是,苍蝇不仅喜欢粪坑还喜欢蛋糕店。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喜欢和道德高尚的人交往,只要对方知趣。比如董卓欣赏蔡邕,刘瑾敬佩当时大名士林康海。刘瑾坏事做绝,还偶尔在法门寺主持公道。人啊就是这么复杂,伪善是邪恶向正义致敬。
杀俘不是什么大恶,在当时情况下。
这个也是和生产力水平有关系的,像现在能组织一堆车皮把俘虏运走分散做苦力。。。一堆壮劳力不是比一堆耕牛强多了么?
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跟不上这个水准,有时候就决定了杀俘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杀人太多毕竟名声太难听。
另外就是杀俘也是有原则性的,如果能不杀尽量不杀。
以后并吞六国一城一地不经血战不能下。当时俘虏不是养不了了,也不是项羽、白起以杀人为乐,而是怕俘虏作乱。
怎么不见他一路烧杀抢掠、屠城时的仁爱之心。
看人看大节。
刘邦虽非善类,总不能把尽收天下人之心统统归于权谋吧。刘出身市井,是否如朱元璋一样,更懂民间疾苦呢?
政治人物做到如此高度,再奢谈仁义道德,恐非正道吧?
小仁,大仁,只要人不是恶到头的,谁都有那么一点小仁,这跟他的道德水平没什么关系。
项羽跟他们一样,那道德上能好到哪里去?
“夏,四月,沛公南攻颍川,屠之”。到了宛,陈恢给刘邦分析利害,指出最好的办法是约降封其守,刘邦称善,才不再屠城。可见当时屠城太平常了,沛公也不是多高道德水准才不屠城,利害算计而已。
刘邦虽然人品龌龊,不屠城也是出于利害算计,但毕竟客观上保全了很多百姓士兵的性命,可以说是大仁。项羽所作所为算是小仁吧。
打击暴秦,百战百胜,项羽功最高,虽然有罪过,不失为英雄好汉,太史公还给他以帝王名分立本纪,白起是名将,董卓算那根葱?他对历史有点什么正面作用。
如此从战略角度来分析刘项之争的,从未见过。这么一分析,刘项之争,与毛公与蒋氏,极为相似啊。
从政权组织形式来看,TG政权经过毛公几次运动之后,组织形式堪称严密,这个政权始终为毛公所牢牢掌握。
而蒋氏的政权,虽然也历经折腾,但始终都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从毛公与蒋氏的用人手法对比来看,毛公无
疑是很像刘邦的,对摩下的人才堪称是操控自如,而蒋氏则重用谁则谁败,猜忌谁则谁去。从毛公与蒋氏两
人的个人经历来看,毛公更像刘邦,出身底层,有多年实干经验,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的高论是人尽皆
知。而蒋氏则是海归,起点就高,缺乏底层实干经验,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底层情况,搞个新生活运动简直就
是个绣花枕头,所以蒋氏无论是政治手腕还是对人才的控制能力,始终比不上毛公哪。
另外很赞同您的观点:大势造就英雄。领先者不一定成功,后起者倒是往往能后来居上,例如刘邦之于项羽,
刘秀之于红巾军,李渊之于隋末各路诸侯,朱元璋之于元末义军,毛公之于蒋氏,从这些例子身上或多或少
都能看到些这个规律的影子,或许这些后起之秀能战胜前者,并不是因为他人有多雄奇,而仅仅是因为:
大势造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