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整理】致高尔夫、南方系,并安慰忘情兄 -- 巅峰背影
就可以知道牛奶产品上市前有没有经过>60度加热灭菌了。现在的奶,没经过巴氏灭菌处理过,能在超市卖?早就变质了。可以直接喝的,都是已经是经过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奶,就象凉开水可以不加热喝,并不等于没有烧开过。
没有多少专业人员会跟方是民这种人扯淡--那费效比也太低不是。可看他瞪着眼胡说八道,也是真TMD气人!就象这“内毒素”,卧槽,这就是一“我是傻B宣言书”嘛。顺便对行外人士说一声儿,这说明他缺乏微生物学基本概念:任何上过这课的人都知道,这细菌的毒素,所谓“内”其实在“外”,真正在细胞内的,将来要分泌出去的,一律都叫外毒素(exotoxin)。所谓“内毒素”(endotoxin),化学上叫lipopolysaccharide(LPS,脂多糖)那是格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的成分,非常稳定,与属于蛋白质的外毒素不同,一般加热不会分解,胃肠道也不能消化。所以,他关于“内毒素”毒性的评论,往轻里说是张冠李戴,往重里说是误人子弟。因为谁要真信了他的话,想用加热来破坏内毒素,那有可能吃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可你要想给大伙儿消消毒?这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杨志遇到牛二了!功夫有限,没时间去彻底揭穿他这个“生物学家”的画皮。作为医学科学家,有愧啊!
以前有个哥们是在某大学读新闻系的,他们那边每年都有不少人毕业去南方报业工作的,所以那时也认识几个去了南都当记者的。就我看来,他们其实还就是很典型的普通中国人,跟很多其他的中国记者一样,基本上谈不上什么“新闻工作者所该有的理想、责任感”之类的东西,凡事主要就是看前途和“钱”途,拿红包各种揩油的机会也照样一个不错过(干这行的大都这样,记得大四时我这穷学生还很是羡慕这些新闻系实习时的各种收入),另外别看南方报业下属几大媒体各种光鲜显耀,其实很多人都更愿意抛下南都南周之类的饭碗,往相对声名不显没几个人看文章相对死板官样的南方日报钻。
当然,这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但我相信南方系的很多记者其实也就跟他们一样,很实际的人,本身是谈不上太多立场的,无非就是顺着主编或者报社高层的心意跑新闻出稿,争取多赚点钱级别提升得快一点而已。
在给他配备全套灭菌锅。盛情邀请他喝下去。呵呵。
喝过洋墨水的,还做过洋博士后,是给大家做科普的,牛着呢!会错么?!怎么可能错?!什么时候看见方教主认过错?!凡是方教主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方教主反对的,那肯定是错的--方粉的科学观。
生态农业用BT菌治虫是外用,除了使用后自然降解,剩下的洗一洗就大都冲掉了,哪怕有残留也极少极少。 转基因是让作物细胞不断表达BT毒素,怎么洗?
外用药用了几十年或者几百上千年很安全, 改作内服药就可以? 完全是有意误导。
悄悄地把植物的内外偷换成了人的内外。
其实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外用药用了几十年或者几百上千年很安全, 改作内服药就可以? 这么多年吃金桔都是吃皮,你现在说橙子要吃瓤,完全是有意误导!”
我看洗心大姐挺合适的。各位意下如何
不过纠缠这个没多大意思,反正你能买到的牛奶都是可以不经加热后直接饮用的,同时你至少可以看到人在大街上买了马上就喝的。
至于这个IGF-1,蒙牛既然把这个当作一个卖点,说明至少它认为或“告诉”买家IGF-1没有失活,就是说要么IGF-1加热到60度不会失活,要么就是巴氏消毒后再加入的。
和BT菌一样, 那么多农药都用了几十上百年了很安全, 请你随便吃给我看看? 这就是你和njyd 在这个问题上的逻辑,那么,请身体力行!
俺怕方教主。
杀虫剂,分为触杀和内吸型
人类的用药,分为口服和外用。
区别都是在于有没有透皮吸收。
如果您打算好好探讨相关的问题呢,乐意之至。
如果您喜欢玩您的逻辑,俺们也乐得打酱油喝个彩啥的。
上次那个蜗牛啥的,给个文献出处如何。
反正他们的帖子又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你把对立的词汇换一下,句子基本上都通。
俺曾经试着弄过一个五岳散人的帖子,效果奇好。
咱也没那么多时间,玩逻辑啥的,也不懂。
要不你也找两篇他们的长篇试试,有时候甚至一句都不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