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南亚枭龙 -- 晨枫
是某飞粉一直以来 无下限的贬低攻击某些国产型号战机 厚颜无耻拉帮结伙攻击广大网友 , 广大网友自带干粮奋起反击 !
这句话应该反过来 “希望有些人在褒北的时候,没必要一定要踩南”
AMF=Aircraft Manufacturing Factory 飞机制造厂,为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PAC)的一部分,是巴基斯坦JF-17制造厂。
这条生产线也是中方援建的。
以前老见到Kamra和PAC,狗了一下才知道AMF是它的下属工厂。话说它们是巴基斯坦唯一的飞机制造企业了,自己的教练机,还有K-8和JF-17都在这里造。上次看巴铁论坛,对Kamra产能不足也很不满意。
书是顾院士写的,这总不能说是某飞黑编造的吧。我不知道诸位看了有什么感想,反正我觉得人比人该死。
“最后张爱萍出面定调:‘你们沈阳别干别的了,把歼八干好就行了’。”——这话是顾诵芬回忆录里面他自己写出来的。 别人要栽什么也不是很容易,毕竟要印刷出版的。
歼八84年出问题,是因为歼八空中减速收油门的设计有问题,平时是超过M1.5的话,不能直接收。在一次飞行过程中,有个试飞员是新来的老飞行员,在M1.5以下时就感觉不好收油门了,老试飞员碰到这种情况就凭经验晃动油门杆……但新试飞员乃至部队飞行员谁知道怎么操作(油门没法好好操纵让人怎么飞?),直接切断油路降落了,所以这事儿部队不满,领导不满,601和沈飞也憋气。
研制歼八全天候的时候,做静力试验,“新”工人不按照规定脱后机身(当时除了新工人就没别的领导什么的在场了?这可是刚研制的新飞机),于是液压油泵出口导管振裂,油滴到发动机上引发火灾,烧毁一架全天候歼八……
歼八交付部队后,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空速管老断”——顾的话;前轮摆振引起的;
二是平尾振动。最初飞歼八的是空军最年轻的团长——算不算精英飞行员?前轮摆振问题通过研制减摆器和调整刹车参数解决了,但是平尾振动一直不能很好解决,给精英飞行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临时解决措施是把平尾连接的大轴螺栓上紧……
1988年研制ACT,顾去要经费,开口六千万(申请过经费的人都知道叫价和领导批复之间的差距吧?),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一口答应……这是顾的话“经费有了保证”。后来钱花不完还借给618所几百万买法国陀螺,看清楚,是“借”。
模拟信号的ACT试飞成功,再上数字的,进展缓慢,赵士兵、黄炳新都认为这个数字ACT“系统太灵”,对新飞行员来说弄不好就要摔飞机。当时是金淑慧负责数字ACT。
金淑慧的想法是尽快把工作推上去,希望空军多找几个飞行员来飞,以便推广,顾诵芬当时有顾虑,对她说“不要催空军”。这时候杨凤田在阎良对林虎说了,想请空军派飞行员来试试,林虎同意了,于是派来了王景利和周祖贵。
这时候出了两个毛病,第一个毛病是给飞行员的培训太潦草,半天就完事——顾诵芬都认为这么复杂的系统,都没有太讲清楚……第二个毛病等下说。
接下来就是摔飞机了,离地20米高度,飞机倾斜状态下飞行员跳伞了,王景利膝盖磕在胸部,肋骨受伤,飞机烧毁,从兵器部借来的遥测传感器也全部损失。
分析事故原因,飞行员讲,拉杆操纵时,飞机的状态失去控制。分析记录认为是飞行员操纵超出限制极限值后系统锁死在那个位置,这个问题在于控制律没有考虑周到,过量卡死……最后归罪于软件设计问题。
最后……最后……顾的书里这么写的“3月摔了飞机,到7~8月,把事故原因弄清楚了。其实这些问题,601所早就翻译过这方面的资料,可能是没有人认真看”。
然后601还要接着搞下去,但是老出这些问题也不是个事儿啊,六千万……于是后面开始叫穷了,说没钱了……
现在大家都停止口水战才是正道,不然有理的一方也一样招人烦。泛泛而谈,并非针对谁,希望你不要介意。
北边有个四代现在网络上基本上已经成共识了,争议比较多的是节点和编号。
机头进气的歼8刚服役没多久,在空军十一航校(就是后来的沧州试训中心)停机坪上因为漏油烧过一架,后来判为厂家责任。
当时歼击八大爷ACT型是降落时触地后弹起发生倾覆后直接拍下来了,看来某飞的飞机真tmd抗摔,就是不耐烧!
歼8ACT 摔机后挺长时间才查明原因(以年为单位) ,所以呢,死里逃生的试飞员 王景利 在伤愈后也一直处于停飞状态,因为有人怀疑坠机原因是试飞员操作不当。
传说现在该精英飞行员肩章上已经有三颗金豆豆了 还好没挨摔
上次看你开了个赌局,那个东东没必要赌了
其实可以开另外一个赌局
某飞自筹资金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在试飞时会不会延续其摔飞机的光荣传统
这个赌局很黑
不过某飞的传统确确实实是摔新机的
机头进气的歼8烧过
机头进气的歼8ACT摔过
两侧进气的歼8III摔过
仿改的歼11也摔过
的专题节目,一个是军科的研究员杜文龙,另一个经常露面的小平头忘记叫啥了,也是个研究员
出来了,那就跟着弄吧。还有乌克兰这样定向土共的编外研究体。。当然和平时期一直也有烈士,这个光看某些蛋蛋的外观就知道了。
所谓的生产线实际就是组装总装线,零部件还是国内中航工业各厂所制造。那么总装的速度就取决于两点,第一,零部件的交货速度,第二总装线的熟练程度。第二点在成飞人员的帮助下应该说达到了一般水平,但于国内相比毕竟还是有距离。巴基斯坦的航空工业是近几年才建立,从工业文化和技术上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新中国也是花了60年才慢慢积累起来的,里面还有N多大拿级别的设计师,工程师,甚至工人的集体智慧的融合。这点巴国是没有的,只能是中规中矩的按照成飞的办法来,速度是不可能达到中国的水平。第一点零部件的交货速度又取决于两点,第一政治形势,第二巴国的付款能力。巴国的付款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不要指望在市场经济下,国内的配套厂家在没收到钱的情况下好好干活。或者很多情况下是政治任务。但政治任务的钱往往都很滞后才能收到,呵呵,这种情况下,干活的积极性干活的人自己清楚。那么政治形势就是看巴国的空军司令和总理有多大能力忽悠国内的相关对等人物了。忽悠的好,有大头出面要求,零部件交货速度自然能快点,不过呢,钱还是主要因素,这年头,政治都是头面人物玩滴,下面的厂所关心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大头出面说白了也就是个担保,钱没有来源出处,谁愿意干活呢,嘿嘿!现在中国空军的钱大把,是钱等活儿,只要活能干出来,根本不愁挣钱。巴国的单子估计各单位自然是放到后面滴,哈哈。
连80年代成功生产副油箱都算大事儿。。。给它建两条总装线简直就是天大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