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看今天的科技成就比文革都惭愧 -- 漏斗子
科研界谁掌握资源?一个基金的会计可以贪污挪用以亿计的米而纯粹搞科研的,家都养不起。总体说来:在学术界,关系第一,局限于一所高校内,则当官才有前途,才能掌握资源。这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如果有人有陈景润的精神,埋头苦干,也吃得起白米饭,再找个搭档,由他帮助争取科研所用的资源。也不是发不了国外有影响力的文章,但是那样,太苦了。科研工作者与科学家是有区别的,科学家可以为科学献身,科研工作者则必须屈身于环境。
谁掌握了稀缺资源,谁就能获取暴利。
汉化一把就能得钱,这不说明国内还没人做这工作吗,至少可以算作是“填补国内空白”,至少也算有所贡献当然,这工作是不是科研,值不值那么多钱另说。
这个钱既然这么好挣,门槛既然这么低,那么不可避免的大批的竞争者就会涌入。如果我们截取这一时点来看这个“学界”领域,当然很悲哀。但是这个状态会持久么?
自然的,不是每个从业者都满足这样的现状的。他们根据自身实力出发,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在更高端的市场分得一杯羹,甚或是开辟一个崭新的市场......慢慢儿的您就会发现,花同样的钱,您现在可以买到比过去好得多的成果......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不过就现下而言,下悲观的定论恐怕还为时尚早。
道德是个问题,但不能指望道德解决全部问题。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里面已经烂透了。
搞科研,要的是心静两个字,心静才能安于寂寞,心静才能专注于研究,而现在的人跟计划经济时相比显然浮躁了很多,这点漏斗兄是点在要害上了。
但是否要归罪于市场经济和产业化呢?我不这么认为。举个例子,一个学生,从小家里就管得很严,不让做这个不让做那个,后来上了大学,自由了,圈子大了许多,就开始拼命玩,荒废了学业,这可以归罪于大学的自由气氛吗?不可以。如果要找原因还是因为他没有调整好面对各种诱惑的心态,而他的家长也是有责任的。现在的中国科技界就象那个刚上大学的学生,人们要面对许许多多新的诱惑。事实上这些诱惑在其他国家也比比皆是,不同的是心态,国外的研究人员早就习惯了面对那些诱惑,反而不那么浮躁。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阵痛之一吧。中国能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吗?首先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回去了人的心态也不同了。而另一方面,文革前的模式,造就了两弹和人工合成胰岛素,但也压制了无数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对摩尔根遗传学的批判就是一个例子。而我觉得,我们宁可要现在这个浮躁的阵痛,因为这样才能展望百花齐放的未来。
话再说回来,怎么解决现在科研人员浮躁的情绪。最主要的当然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其次我认为在研究模式上可以做些改进。我比较认同国外研究机构“市场经济下的大锅饭”模式。以我现在兼职的某研究所为例,它的上面有一个agent,专门进行市场开发。而研究所内的科研人员相对比较稳定,调薪和bonus基本上都是大锅饭模式,当然如果表现不好还是要解约的。这样科研人员没有太多可以考虑和计较的,自然专注于研究工作。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大锅饭模式是否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就我所看到的并不是这样。因为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实际上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学术地位,为他今后的事业打基础。所以研究所里的青壮年大多数都还是很努力的。
所以我认为中国科技界的问题很多还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一乱水就混了,大家一起混水摸鱼,最后什么鱼都没摸到。要有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有计划有层次地捕捞,这是我的看法。
以前的政治运动,对整个国家科教体系的坏影响,怎么掩饰,都盖不住。
科技成就比文革都惭愧. 这叫挣开眼睛说吓话。1978年为毛叫科学的春天呢?为毛要号召青少年在爱劳动之外还要爱科学呢?
黄昆在文革后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时候回答100万的用途:我们用这些钱根本不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花了这些钱我们可能知道别人在干一些什么。如果这些钱不花的话,我们连人家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文革其间他们这些研究人员都在农场里接受再教育或者是改造。搞什么科学。文革其间教育和科研,生产就是空白。
“再这样下去,科学院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改成“再这样下去,科学院已经放不下一张干净的书桌”也可以。
在哪里?
科学家的果倒是多得很,你看那一堆堆的砖家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