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联产承包的记忆 -- wanghexinnian

共:💬178 🌺704 🌵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要光看粮食。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红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大牲畜头数 猪年底头数

(*)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头)  (万头)

1984 40731 625.8 1191  74.6 4780.3 41.4  984.5  10839  30679

1985 37911 414.7 1578.4 206 6046.8 43.2  1163.9  11382  33140

   

   

年份  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

1984  31887   15607

1985  44365   22705

单位:千公顷

家园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不是没有根据的,虽然“人”指谁有争论。要不是乱挂共产风,会能出那么大的灾吗?至于改开以后,等到要是了再说吧。

家园 无非是说你取丰年不取荒年 你为啥不按10年周期来取捏

5年也行

以78 81为界 这样就客观的多

家园 粮食产量的多少,影响因素很多,不光是包产到户一个。

  说包产到户当然是选刚搞包产到户那几年,离得越远其他影响因素越多。

家园 这个是缺乏统计学常识的说法 样本越大 其他因素越小

粮食产量的多少,影响因素很多,不光是包产到户一个。 [ njyd ] 于:2011-10-21 10:42:43 复:3589733

  说包产到户当然是选刚搞包产到户那几年,离得越远其他影响因素越多

81年为界 自然区分的是有无包产到户情况下的粮食生产。样本越小,越容易被同时期其他因素影响,越长,影响越容易被抵消。

此外,取样从81取到84,不取85.好比夸耀50年代的粮食生产,取样取到58年。真是好习惯

家园 就是取到85年,85年产量也比81年高17%。
家园 你这情况很特别

与小岗村一样:先分的占了便宜的,吾父家村里是先分时,产量上了一个台阶,隔年周边全分了,还不如分田前的景况了。还不是占了集体的光,那年周围没分包的亲戚全在农忙时请假,还顺队时的种子,化肥过来,不好才怪了。他们反正在队里按天算工分,两三天最多损失这两三天的工分(一年三百多天上工)。可队里的农时、财产损失就不一样了。

其实分田的主要目标是达到了,与粮食产能基本无关,就是劳动力的转移,他改变了农村人员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和丢掉了农村人员养老、医疗等的政府责任的包袱。

家园 是条件变化了

1、种子好了,这个就不说了,大伙知道种子研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开始出成果的。

2、有化肥了,反正大化肥没上之前,农村肯定是用农家肥的,城里,乡下的粪便是掏得干干净净的,河里的河泥也是揽得干干净净的,所有的杂草基本是用来沤肥的;现在河里草长得船都快开不动了。

3、有机械了,这里说一件事,石景山钢铁厂好像是72年后从西欧国家买回来的,这是我国钢铁工业再发力的起点吧。

家园 这说明啥?说明81-85的增产幅度大于此前5年么?

这个说法简直就是笑话

就是取到85年,85年产量也比81年高17%。 [ njyd ] 于:2011-10-22 09:14:18 复:3591732

连上一个辩解都不如 用绝对增产来说明联产承包好

好的话,好在哪里? 没联产承包的时候不增产?

这么取数据的话,我按照你的逻辑说个事实,77-79 两年增产17%

我只是不习惯学你裁剪数据当证据而已

家园 三年自然灾害时农村是吃不饱

我父母是河北的,当时农村吃大锅饭,基本还是能吃饱的,当然差别也是有,,我外婆她们村子村干部比较坏,把粮食都交公粮了,结果粮食不够吃,外婆家当时吃过树叶,红薯蔓,玉米芯,天天饿的头昏眼花,村里有的老人,有病的,体质差的因此营养不良生病死掉的也有,这也算是“死亡三千万”里的一员吧。青壮年,小孩饿死的倒是没有,但有不少小孩生病的,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因此夭折的,这又和自然灾害没什么关系了。

当时我妈的外婆所在村子食堂不错,能吃饱饭,于是外婆就把我妈送到她娘家,在那里住过好长时间,我妈清楚记得当时吃饭时食堂的大师傅特意给我妈打些稠的米粥,里面有好多豆子,呵呵,所以很幸运。后来文化大革命时,原来村里的那些村干部就被大家打到了,好一番批斗,呵呵

我父亲的村子当时搞得比较好,基本上就没吃过什么树叶、红薯蔓之类的,主要就是当时村干部不错,村里留的粮食比较多,好像没什么人是饿死的。

别的省有没有饿死的,是不是和一些说的那样有三千万,就不知道了,但按照我父母他们描述的那样,肯定没那么多,除非是把所有死掉的全算进去,但那样就明显不对了。

解放前饿死人倒是真的,我曾祖父母就是三十年代饥荒时饿死的,剩下我爷爷和他哥哥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正赶上抗战爆发,就去当八路打日本人去了

家园 还真是化肥、良种起的作用大

我是农村长大,也算种过几年地的(小农民嘛),据我爸回忆,他小时候,六十年代吧,农民还不知道用化肥,当时国家把化肥发下来,都堆到田间地头了,还是没人用,觉得这东西那有农家肥管用啊,后来有人用了,才发现这东西管用,才开始用起来,不过六七十年代国家没那么多财力,化肥产量上不去,粮食产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就加上后来吃大锅饭,干活时都想偷懒,都没积极性了。

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大家积极性是比原来增长了好多,都在想办法多打粮食,买好的种子,多施化肥,还见父母去化肥厂买氨水,就是用一个大橡胶袋装一大袋回来,灌溉时浇到田里去,好像还不好买,有几年交公粮时会有一些化肥啊、柴油啊一类的指标,反正当时买化肥不是很容易,一直后来化肥厂多了才缓解。

说起来还是要感谢毛主席,还是他老人家有远见,给国家留下那么多宝贵遗产(很多化肥厂都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建设,发挥效益是在八十年代啊)。

当然现在父母年纪大了,种地也比原来轻松了,基本上机械化了,种个十几亩地还是比较轻松的,要是换个好点的品种,产量会增加不少,不过好像现在都这些不怎么关心,不怎么在乎那几百斤了,因为随便打个短工,像我父亲这样的五十多岁的,一个月都能挣个一、两千,还是纯收入,比种地赚的多了

家园 我有个舅舅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的

现在老娘做饭舍不得放油,每次做饭都刚刚够,估计都是以前形成的习惯,媳妇有意见,呵呵。

在农村时,我爷爷给我说过一个六0年的故事,我爷爷那时在采石场上班,家里也是揭不开锅,但是他在采石场的工作是看管什么,在山上开了一片荒地,种点山芋什么的,经常往家里拿,我一个姑奶奶就隔三差五地去,一家子居然就撑过来了,没有被饿死。我十几岁的时候,送姑奶奶回家,居然走了二十里路,算是走的最远的亲戚了。

还有一个老娘说的生产队的故事:当时大锅饭,吃不饱,没劲干活,在收麦子时候,去的早,生产队长还没有到,早去的几个胆子大的就开始偷吃麦子了,生产队长到了以后,有人举报,就让举报者打偷吃麦子的人的手掌。

家园 包产到户的根本意义是解放生产力

说什么光照、机械、能量什么的,真是扯犊子,没有经历,就靠着中学物理知识在那里瞎白活。

这两年回到农村,发现农业机械化其实已经干起来了,播种、收割、耕地都是包给专业户,当然种子和化肥还是自己买,种地已经不是很累的活了,以前我可是很怕在家务农的。

离开了农村经济的实际水平,不知道农民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变迁过程,看了一些人争论的内容,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感到悲哀。

家园 刚看过一电影《锁龙湖》,可以解答好多问题,其中:

这里的官僚

就曾经的革命者,

就曾经的贫下中农——新兴的胜似地主的官僚——队干部,

并不是知识分子形象——看着有点新鲜

——这一切,更说明文革的继续革命的正确,

——同时也更证明了改开后的塑造贫下中农的苦尤其是知识分子当时与文革的对立是造谣,不是真实的。

——当时对立的都是些个人主义膨胀的变质分子,直到改开后这些人得势,将个人的、小集团的感受强加给全社会,蒙蔽了全社会。

家园 拿文革中拍出来的电影来解答文革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