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机构改革的出路,兼复井底望天兄 -- 一介书生
好象有人说过,现在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建立在苏联模式基础之上。若要进行有效机构改革,首先必须在机构内部脱苏。这话可能真有道理。
比如说,坚持一元化领导。有胆量就取消政协取消人大,让最大的也是最没用的重复机构消失。有胆量就直接明确地宣布中央政治局常委负责制,一切权利来自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或者说一切归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所有。
名正言顺是政府机构设计的第一要素,只有给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正了名,下面的机构设定才可能更有效地进行。
很多地方都可以实行的,比如,浙江,宁波 杭州是副省城市,可以按原来级别管,各地级市直辖区取消,市直管。各县提拔一级,副厅,省直管,也就50左右的行政单位。地级市最尴尬的是,有的直管县区太少,2-3个,还设区,直接增加成本。宁夏的县更少了,完全可以直管。不说多,至少全国一半以上省可以实施省直管县,个别超级大省山东,四川例外
辽宁,中国中等省份,人口4000万左右下辖2个副省城市,12个地级市,下辖41个左右的县,当然地级市还有些区。比如辽阳市,下辖5区一县一市。5个区很多吧!其中一个区人口40万,其余区人口仅为10万左右,相当于南方1 2个大乡镇的人口,依我看,所有区全部撤掉,区公务员全部下派至乡镇,市人口也不过100多万,又不涉及少数民族县 完全可以直管。下辖县,市交给省里管。阜新市也是一样。当然,考虑到中国的复杂性,比如,西藏 新疆 内蒙 广西 四川 河南 河北 山东一些人口多,或者地域广的地方可以不动。但对于浙江,江苏 宁夏 青海 辽宁 甘肃等地。完全可以实施省直管县。必要时可以加设副省城市来协调,江苏就可以直接把苏州例为副省
稍微看了一下,你这个主贴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例如乡镇一级的财政困难的问题等等,再例如林彪主持的军队编制改革。
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的机构里面,行政机构的职能是相对完善的,问题在于人大,法院,检察院等等的职能的不完备和错位
例如西方国家一个很常见的政治生活,弹劾,听证会这个是议会方面的主要工作,但是在中国基本上没有。
而这一点的功能的缺乏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一个政府部门做了错误决策,人们发现了,也很难进行制约,例如农业部搞的转基因,例如此前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乱象,直到最后把局长枪毙才行,不能事先预防,再比如环保部门的不作为,公众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这个就与人大的职能的缺位有关。
人大弹劾官员大概容易造成行政权力受到太大限制,并且可能导致人大和政府的勾心斗角,昧国的政治体制现在也出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斗争。
但是人大主持听证会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
有了人大主持的,注意必须是人大主持的而非政府部门自己召开的听证会,那么至少可以做到一点就是要求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做得更好,并且可以对政府部门的报告进行质疑。
例如农业部搞的转基因的决策,转基因的科研支持基金目前是农业部相关项目的绝对大头,但是对于转基因本身的安全性,中国方面的依据仅仅有张启发做的灌胃三天的实验,这个绝对是不严谨的,人大可以要求农业部拿出更多的更可靠的依据出来,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止的作用。
再比如黄浦江上漂死猪的事件,政府部门给出了因为气温低导致猪大量死亡,以及饲养密度大导致猪大量死亡的结论,这个人大完全可以要求政府部门拿出依据出来,你调查了多少农户,有多少农户认为是因为温度低导致猪的大量死亡的,饲养密度和猪的死亡率之间的历年关系如何等等,都需要对方给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并且可以要求对方调查转基因饲料和猪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问题等等。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政府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人大不能发挥作用。
其次说到政府和法院的关系,如果政府部门发现某一家企业严重违法,可以做什么,是直接处罚呢还是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原告,将对方高上法庭,前者我认为体现着行政和司法职能的分工的含糊,而后者则是国际通行做法,例如对大众的离合器的问题,消费者协会完全可以在几年前就将其告上法庭,而到了今天,也只是依靠媒体的力量而不是司法的力量迫使对方召回。
党中央,国务院下属60-70个单位完全可以压缩到25个左右的单位。文化部可以和中宣部合署办公,广电,新闻出版也可并入。科技部 教育部 工程学院 科学院 社科院也可完全合并。组织部 人社部可以合并。民委,宗教局可以合并。外交部,中联部 外事办公室 甚至商务部都可以合并,部长联席会议可以取代国务院常务会议,设2-4个副总理兼大部部长,不设国务委员,一直觉得中国外交系统很怪,外交部长作为内阁第一要员,居然只给国务委员管辖,但事实上国务委员是没有发言权的,甚至总理也不多,只有国家主席才有。甚至政治局常委这一层级也可取消,越南就没有政治局常委,而是13个左右的政治局委员。中国改成15个左右的政治局委员完全可以做到。改革以一个基准衡量,这个部门到了最基层的县 区,是否有存在必要,没有就合并。农业就可和水利合并
复杂,从国务院领导可以看出总理 常务副总理 副总理。兼任政治局委员的国务委员,兼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国务委员 普通国务委员。地方上,省长,常务副省长, 副省长。但有时存在双重领导问题,副省长和宣传部门领导可以对同一个部门发号施令。省委副书记号称老三,但其实和一个省政协副主席也没什么区别,还副部吗!调到中央还是一个样子
一个发了一年半的老帖子还有人关注,实在令人汗颜,
更令人汗颜的是那个帖子其实烂尾了.......
后续的根据提纲其实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只是很多事情只记得大概,而资料找起来又太麻烦.....好吧,我承认是自己懒,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的缘故。
关于人大发挥职能作用的问题,这几天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已经很成型了,甚至党代表大会制度也逐步在向人大学习,比如党代表常任制。法检两院,如果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就知道目前其实不存在错位问题。
体制的运行,很多时候是受到利益的影响。
1、您帖子里很多问题,我在主贴已经一一举例,不再赘述。
2、您的很多想法,证明您肯定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过,所以很多基本的事情和基本的概念理解是错误的,直接导致所做出的判断也是错误的。
3、同样囿于阅历,您提出的办法有很多一些具体的问题没有想到,所以实行起来将会南辕北辙。
李鹏呢?
到省一级如何?您清楚么
1970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机构数最少的,和您的第一个帖子思路极为接近,但也是公认最失败的。
改革为什么难,无非就是官帽是刚性支出,所有人都想提拔,为了配合省直管县,可以适当增加直辖市,青岛 大连 厦门 深圳都可列入清单吗,也可适当增加计划单列市,减少改革成本。至少全国一半的省都可实行省直管县。事实上,江苏就规定县一把手的任命在省委
湖北曾策划江汉市,结果底下人不干,三个县升格半地级,省直管。结果呢?这3个县是整个湖北发展的最好的地区。很多地方一个地级市只能管3-4个县市,这4个县市的领导处级做多16顶正处乌纱帽。但是这个地区的副厅乌纱帽(实职),绝对要20个,以百计的正处干部还不算。成本,这就是地级市的截留成本
为了让省直管县成为事实,很多地方不是把经济强县改成区了吗?这就是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