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 -- 本嘉明

共:💬97 🌺4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再把淘宝啊京东啊一干物流拉上

想建区域物流中心?可以啊,我挖块大坑给你,100年长租期,要不要,绝对便宜

甚至可以先从建设地下区域物流中心干起!

顺便还抓住了部分物流环节,绝对划算

二铁文工团都给上将军衔,人才刚刚的,总之待遇随着二炮就对了,就发展起来了

家园 这个的妙处,是客货联运

20分钟一班,时间固定。上下班高峰时,全部挂客车,高峰时段一过,每班只挂一节或两节客车,其他还是跑货运。这样维护线路运转的成本就很低。各大型配送中心可以均匀分布在郊区各站,降低用地成本。小站的站名还可以拍卖。

网购的巨大威力,可以打破地域保护主义的螳臂当车,你总不能规定,郑州的网民,只允许在河南省的网店采购?

家园 【和本大商榷】一旦城市内涝,地下物流通道又将如何。

本大啊本大,TG30年来选拔干部的标准,恰恰不是高瞻远瞩,而是懂得随行就市,看准机会摘桃子。这样的艰难长期的计划,要入TG干部的法眼,难矣哉。

最近被誉为“小威尼斯”,“小芝加哥”的武汉汉街开幕,煌煌然投入数百亿。但是同时期的湖域缩小,城市地下水管网线年久失修,市内和长途交通日益混乱这类问题,有谁关心?8月暴雨之后不过撤掉几个分管处长,白沙洲大桥一年维修十多次,也只是在工程腐败上做文章。“跪求市长勿填沙湖”也只是敷衍过去。

这些东西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地下排水管网都不愿意修,遑论地下物流通道。一旦城市内涝,地下物流通道又将如何。

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为子孙后代寻找生路的问题,更要解决前30年发展的副作用。比如:

由于工作关系,与城市维修基金有一些交集。房地产这么多年的发展,维修基金积累看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与其对应的职责功能比起来,实在是太少了。基本上房屋设施使用5年之后,物业公司就开始动维修基金的脑筋,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结果就是------维修基金乱用。

从这个问题引申开去,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未富先老,未富先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应对未来的足够储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体系、知识结构……)

如果本大在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更理解国内茫然躁动的社会思潮,可以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见(甚至不下于井大)

通宝推:大熊甲,本嘉明,
家园 世界上所有大城市都有人防工程

没有一个因为怕灌水而不建的。

多伦多DOWN TOWN有一个地下城PATH,是无数大型商业建筑的地下层互相串起,进出通道无数,城南可就是安大略湖啊,没见任何人担心过。

市政地下管线,全世界是一样的问题。多伦多老城区,百年历史的民宅都不少,自来水供水量,每1.4吨水,居民家走字是一吨,就是那多余的水在管线里漏掉了。市ZF明明知道,几十年没法管,钱呢?

地下管线,我看比较好的办法,也是集中走一条隧道,每5米一个摄像头,一漏就报警,比较好修。

家园 使劲顶你,想到一块去了!

我想的用浅层地下传送带,人流、物流使用同一个隧道,只是中间隔开。人到站下车,物到站自动化分拣到固定的场站。

家园 郎咸平在讲zara案例时候说他们用的就是地下物流

应该是在07年的时候将zara的时候说的,挖了几百公里隧道进行成品半成品的运输,好像用的风动送货。利用这个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不知本大对zara的地下物流了解不。

家园 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3

先从ZARA说起吧。我从事过成衣业,个人意见,ZARA的做法,长远讲是危险的。

我在这一篇《茗谈》谈到的,其实是两点,一,是在微物流蓬勃发展的基础上,TG全国性地制定微物流统一标准。二,是城市货运在“少量多批”的广阔前景下,向下发展,向地下要运输空间。

微物流的统一标准(车同轨),首先是大量节约资源(纸张及包装材料,运输能源和道路空间及维护成本),其次是为将来“实时管理,精确到件”打实基础。

我们这个地下物流系统,强调的是通用性,人急走人,货忙走货,走货为主,平战结合,运营成本低。

这两件事,完全可以分开办。现在因为外需不足,就先多议议地下物流,看看能不能增加内需和就业。

具体说到ZARA,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为追求速度,ZARA代工厂50%以上在西班牙总部附近区域,以及摩洛哥和葡萄牙。任何地方代工的产品最后都集中到总部,再统一配送出去。ZARA总部有世界最长的成衣地下轨道。工厂缝制完毕后,通过绵延十几公里的地下隧道里的自动轨道,将一批批成衣送回ZARA工厂,进行质验包装。ZARA工厂的工作人员负责整熨、质验,无误后贴上标签交由机器包装。包装好的服饰通过输送轨道自动分类,先送到代表各国市场的衣架上,再依据包装上的条码,由输送带分类到代表各门市的盛装盘中,物流中心1小时可以处理6万件衣服,最后装箱交由货车运输,ZARA位于总部的物流中心一周出货约260万件衣服。”

ZARA的战略,是FAST FASHION,依据的现实基础,是:

1)围绕在西班牙总部附近的9家自有工厂(中央军),生产总数量的50%以上。

2)销往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邻近欧洲国家的,占总成衣数量的70%。

3)所有门店,是自营,不发展代理商。

4)3周以内,店面产品一定全部换新。从设计到“成衣到铺头”,14天。

5)设计上模仿当季昂贵的大品牌,但售价至少减掉2/3。就是“远看风调雨顺,近看大旱三年”那种惊艳。

ZARA这套战略,经过长期的反复磨合投资,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前景看好。因为这种战略,切合了两个前景:

1)市场的“无限微化”。注意,我认为现在不是“市场细化”的时代,而是远远超越了“市场细化”。apple为什么如此威水?iphone本身技术魅力有限,但数码虚拟世界是目前唯一可以无限微化的对象,apple家族的所有产品,都是用来随时随地微化“我的”数码世界的利器。织围脖,大多数不就是织个数字垃圾嘛。

我们可以说,细化的目的是彰显自我,那么微化的目的是什么?拜托,微化多数是没有“目的”的,纯是为微化而微化。微化为了心理上撑大点渺小的自己,为了逃避无聊,为了“好玩”。微化成瘾成狂的男女,这世界上比吸毒的要多吧?我看那“非死不可”,也就是半家鸦片馆。

现在是没有“制衣机”啊,如果3D打印可以低成本制衣的话,那ZARA就被抛弃了。

在人人动手,自己设计“制”衣前,ZARA的方向还是对的。

2)对于消费品,消费者“廉价+喜新厌旧”渐渐超越了豪门派的“精工细做+古典长青”。

这也木办法,世界上穷人多嘛,富二代能有几个撒?

那么,既然ZARA走对了路子,为什么我在一开头说,长远看,ZARA很危险?

君子不坐危檐之下。ZARA的危险,来自于两点:

1)重资产。

2)核心市场单一。

ZARA费尽苦心建立的这套“地下物流”体系,是“重资产”的鲜明体现。时装业是个“纺锤行业”,中间的制衣业,是个大头。而这个大头,其实是个“游牧行业”,逐水草而居,ZARA下巨资(也就是重注),把这个行业钉死在西班牙及其附近,这是错的。要打败ZARA是很难的,但如今的消费者,是如此无情,一旦有对手偷袭得手,比如丰田刹车门那样,ZARA被打败一次,就很难再翻身了,重资产会拖死她。如果销量减半,ZARA怎么维持地下网络这每天巨大的开支?

而且,即便没有对手硬撼,欧洲市场倒了呢?跑来朦中国的90后是吧?

本质上,ZARA也是一种山寨,巴黎罗马把新一季FASHION的风向确立了,ZARA立刻跟风,当然人家跟得也有点水平,神似,但抓不着他的把柄。所以,快和多变,对“山寨者”特别重要。但ZARA的营收持续增长,从侧面说明法国意大利的时装界受损越来越大,到将来,原创的一定难以为继,没心情再搞下去。如今的世界是反过来的,小鱼吃大鱼,虾米吃小鱼。ZARA就是吸大鱼血的小鱼,中国的成衣业就是将来要吃小鱼的虾米。时装业的所有工序,都是苦活,那些设计环节(设计师,模特)看来光鲜,也是很辛苦委屈的,制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能说,欧洲之大,就容不下一个讨生活的ZARA,但实事求是说,ZARA的存在,也是不公平竞争,是对法国意大利时装界的“黑吃黑”。这种玩法,早晚会有报应。

我们这里稍微说几句跑题的话,是要强调一点,地下物流网值得搞,ZARA也提供了先例,但最好是ZF出面,公益性地,全社会平等享受,而不是一两家企业独沽一味。这样应用范围广,满负荷运营,降低成本和技术发展都能走入良性循环。

通宝推:Parsifa,
家园 郎根本不懂时装业
家园 这样会比较复杂

但一般大中城市的地铁,高峰时忙死,低谷时闲死,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如果改装一些地铁车厢为货厢,随车厢配装卸工,到站时迅速装卸,那么在低谷时改挂几节货车,可能是可行的。

当然在特大城市如北上广就不必了。

家园 我家附近万达广场里有一个zara,一个H&M

LD去逛了几次,说就是快速消费时尚,衣服料子太差了。款式,也说不上多好,不过那些小白领们,一过就是几个袋子拎着走。

本大他们的地下隧道也是轨道式的?

家园 轨道统一才好,上地面直接接,车厢可以改小
家园 我也觉得晚上运就可以了

暂时似乎还没必要再开一个系统

家园 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4

(一)

继续说“二铁”,不过要改改名字。

我们这里新产生的“二铁”概念,既是指“第二铁路系统”,也同时是“第二地铁系统”。就是以现有成熟的轮式轨道交通技术体系为基础,跟从标准轨距(1435MM),建立一套“标准轨距,矮车厢,客货多用”的,简化版的轻轨捷运系统。所以,我建议我们就改叫“三铁”,“一铁”是铁道部,“二铁”是各地的地铁公司,“三铁”就是由央企搞的这第三套成网系统。

因为轨距统一,这个“三铁”的车厢,有顶的车厢,净高比现用的地铁车厢要矮;无顶的敞篷车(或平板车厢),完全可以在现有地铁线上跑。

目前的地铁车厢,以纽约的R110B(较新款)和R68(成熟旧款)来说,外部尺寸是大体一致的,就是20(或23)米长,3米宽,3.7米高,用标准轨。载客数,座位70个,包括站立,满载大约160人。通常一列车是挂6节。

这都是成熟的技术,其弊端是:

1) 太刚性,起步运量大。

2) 造价太高。

所谓“刚性”,就是只能运客,(我们探讨过了,不方便客货混装),如果运量按该市高峰时段来设计的话,低谷时段的浪费惊人。

目前,TG发改委批准了28个城市的地铁修建申请,每个城市的规划都超过7条线路,每公里的造价大约5亿人民币。这些城市,真的需要这么大的运量吗?申请的入门条件,是该市年GDP1000亿,人口超300万,年财政收入100亿。这三个数字,哪一个是造不出来的?上市前做假帐的,将来可以ST,可以摘牌。地铁造好了,将来用不起了,再炸掉?

比如南京,一号线原预计日收入200万元,实际是大约50万元,全年亏损上亿,这还没算基建的一次性投资。南京人民决心HOLD到几时?无锡人民呢?

现在的城市,也分三六九等,最高是大奶生的长子,北上这两家,小超和小小超,将来继承大统的;其次是二奶所生,香港台北等;然后是大奶的幼子,眼下正讨喜的,那就多了,比如天津。等轮到那些地级市,猴年马月啊。所以这个三铁,是拾遗补阙,为小屁孩们服务的。比如,在上海和嘉善市之间,你说修高铁吧,要看沪杭高铁这位大爷,肯不肯在这里停。那么,在现有上海地铁9号线(预计通到松江南站)的终点站开始,修一条“三铁”线路,通到嘉善市内,“三铁”总公司投资大头,上海和嘉善ZF投资小头,跑地面,客货混运,沿途到站后把部分货车厢脱离,顶到分流轨道上,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货车厢挂上,继续发车,这样不拖长停留时间。“三铁”的车厢底盘,统一一个尺寸,比如1.9米宽,6.5米长。这样每节车厢比地铁的标准车厢小了很多,大大增加了每列车的组合柔性。客车厢的话,内净高2米,每排一个双人长椅,右手留出一条小走道,舒适度不比大巴和面包车差。这样,乘客从上海9号线无缝转乘,直接可以到嘉善市内。因为车厢小,每列车的全重小,因此路基也可以相应减低标准,每次拉得少,每天多跑几班,客流高峰时多挂客车厢,客流低谷时多挂货车厢,车速类似于绿皮,逢村必停,票价实惠就行。

我们知道,铁老大的线路,是有限的,成网就不错了,很多小地方,要么通不到,要么飞驰而过不停;铁老二呢,宅男,还贵得离谱。那我们铁老三就有生存的余地了,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地区,城市和城市间的连接地带,不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切入点吗?这些连接的“三铁线”绕城而过,成片成网了,通入市区的地下物流网,就水到渠成了,因为线路,信号,车皮都是相同的。

东部沿海地区,将来还是国民经济最倚重的地区,人口数和工业化是不会倒退的,青壮年不够了,自有内地的顶上来,这里是中国经济征服世界的前沿阵地。如果一个地区,人口会时多时少,经济会时起时落,那么城郊的交通,以公路加机动车为好,便于增加和减少流量。如果规划中可见,总流量不会大起大落,那么铁路系统较好,节能环保安全。这些地区搞“三铁网”,能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是利国利民的事。

这个,跟"小飞机“一样,从零开始,大干快上,正好是显著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好工程。

(二)

我们中国,其实是邦联国家,内部跟独联体一样,还有一些小国,比如说吧,有“中华人民铁道国”,人家有自己的警察法院大学医院电话局耶。当然啦,铁道国那么牛,主要是跟“中华人民解放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四好邻居”,有人罩着他妈的就是不一样嘛。

如今铁道国有木有问题?明显有,7-23嘛。但派秦赢政同志去恶意收购铁道国,那也不稳妥。那么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挤他,先把柿子捏捏软。

靠“二铁”去挤,明显是脑残。二铁们都只顾自己门前一块,你要硬凑个“全国二铁大同盟”,那都显得很二。所以啊,只能靠“三铁”,三铁第一是联网,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觉悟,第二是可以从“大铁”那里挖人,比如“忘情”兄,在“大铁”比较憋闷,可以去“三铁”嘛。大家较上劲了,对两边的业务提高,都有好处。第三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可以以全新的体制,观念,来从头干起。第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强经济安全性。

家园 HM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厂的,全部外包

ZARA的进取,类似于教主手里的APPLE,但要论活得长,我倒是看好HM。

如果你介入时装业(不是普通的成衣业,当然成衣业也包括在内),我个人得到的经验,只有两条:

1)要越做越胆小。

2)对老板来说,千万不要走太快,木秀于林,你走太快,一定是吃了别人的豆腐了,这个行业讲积累和先来后到的。

家园 我花时间查了一下

没有关于ZARA地下物流的详细英文报道,可能是我没查到,请大家帮忙一起搜索。

ZARA的各款,都是小批量,但即便如此,半成品的一堆裁片,是很重的,每周出货量那么大,风动的可能性小;轨道技术成熟,可能性大。如果单单是各厂之间调配打样用的面辅料,风动是可行的,东西杂而重量轻嘛。

ZARA这样搞出来的物流成本,比HM至少高15%,这西方有人研究过。之所以这样搞,满足了几个目的:

1)把普工就业机会留在西班牙,而且自己的工厂,叫得应。

2)巴黎一发布新款,一走T台,两周后ZARA的山寨货铺店。就是说,考试小抄的,比老实做考卷的,交得快。这既是做贼心虚,也是下手不留余地。这样子,疝家铲。

我说郎不懂时装业,就是这个。这不是表扬ZARA,是触人家的隐疾,挑人家的杨梅大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