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现实基础是我国的人口现实 -- 楚庄王
如果能从西藏引水,在甘肃,青海成立数十个几百万亩的大型农庄,供应这两个省的粮食消费(本来人口也不多)
然后逐步减少当地广种薄收的农业耕作面积。闲下来的人就在自己家门口种草植树。由国家按照种草植树的个人成绩给予资金奖励。
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倒退。
这样搞个三五十年,西北的环境当有大的改观。特别是祁连山脉,如果有了森林覆盖,其涵养的水资源会大大增加,保证周围绿洲的水供应。
想当年的一路左公柳,证明这块地方种草植树是比较现实的。
有了水,西北就活了。
人口多不是无所作为的借口,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
世界人口已达70亿,也到了要解决的议事日程上了。
中国干活就行了.呵呵
出去看看老百姓的工作和收入吧,那些建筑工人辛苦工作连养老保险都没有还经常讨不到薪,台湾香港开的血汗工厂里的女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经常不休息,就这样工资还被压得不能再低,农民好不容易种点经济作物国家就要调控把价格压下来,就这样中国造的东西在国外卖得比国内还要便宜,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不知道你食怎么考虑问题的,但你的思维方式真的很象文科生,文科女生:没有逻辑分析,对事物浮想联翩,臆造出一个原因就开始象高中生写作文一样挥洒起来,让人叹为观止。。。
买房就是变相交盐税!
什么事情都是一步一步的来,如果国内市场真到了你说的那种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的地步,哪怕只是跟说的那种程度靠的上边,你说的都完全正确,可是情况是这样么?如果连国内这么大市场都不能充分开发,连国内地区都不能互相帮助发展,培育这个可以完全由自己来控制市场,达成“共同富裕”。国外的新兴市场的培育“共同富裕”从何谈起?
当然我不是反对对新兴国际市场的扩充,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但是轻重缓急,哪一个更容易事半而功倍,还是比较分的清楚的吧,分不清楚的只是谁的蛋糕而已吧。
换言之,还是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际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的矛盾。
所以,你举的数据,如果真正能让服装业厂家敞开肚皮的话,恐怕总产量少则要达到500亿件,多则600亿件甚至更多也未可知。——如果原料等前提能满足的话。
影响现在开工不足的原因,一是外销人家人为限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实也应该是软性限制。二是内销,国民消费能力的限制。
所以不是“中国人就不能享受成果”,而是“国内消费力需要培育”的问题。——这个我们意见所见略同,即国内市场也是很巨大的,需要好好整合和培育。(我强调的是与此同时国际市场还得深度挖掘)
培育国内市场我们的肉食者需要做什么呢?这又是篇大文章,以我的能力恐怕说不好。
虽然,试着说说看吧,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敬请老兄以及各位方家指教。
一、你得让国内消费者钱包里有钱花得起;——这就需要“充分就业”做背景,这就是我正文所强调的。
二、你得让国内消费者敢花钱;——为啥老外们敢花钱,甚至敢举债消费,除了文化因素外,还得是没有后顾之忧,我们现在搞全民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等,也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你得让消费者有指望,让他们觉得钱花完了还能赚回来,即信心指数要刚刚的。
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消费心理也不是一两年就能扭转过来的,所以指望近期我们能像发达国家的国民那样消费还有些难度;
三、你得让国内消费者花得值;——若仅谈服装的话,具体而言就是不仅仅是价廉物美,还应该满足其审美需求和社交心理需求。这就需要肉食者和厂家商家一起努力。
着重谈肉食者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市场高效、有序、稳定。
本世纪初,中国出国旅游人数一两千万,今年将突破六千万.
私家车如大连,沈阳等城市以每天数百辆的速度增长,北京听同事说是每天数千辆.
>>>>>>这两个数字反映的是"老百姓"还是"少数权贵"的生活水平?
请问"买不起衣服鞋子平板电脑吃不起肉喝不起牛奶"的老百姓的数量是多少?
你看过私家车出游的有几个农民吗?有几个农民工吗?看来你就是代表少数人剥削大部分的那一小撮
手机,基本人手一部,有的还不止一部。
电视机,相当多的人家已经两台或以上,贫困的农村也基本上已经普及。
电冰箱也已经相当普及。这些也只能在更新换代上打主意了。
还有空调、电脑,城里也只有更新换代,农村市场还有待扩展。
资本主义的命门是购买力不足, 而出口完美地规避了这一不足。
你说得非常对,我们人口14亿,经合组织全部34个成员国总人口,不超过12亿!要一直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来达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一般发展水平是绝对荒谬的。
TG要想继续发展,就面临国内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了。赖以成名的绝招:投资也面临边际效应下降的问题: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世界第一了,电力装机也是世界第一,高铁刚刚出了问题,地铁日程已经排到2017了, 房地产民怨沸腾。
现在兔工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国内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用不厚督的话来说就是解决分蛋糕的问题。
转型本身肯定困难重重!
套用以前在企业里的一句话:技改是找死,不技改是等死!
没办法,找死也得冲上去,兴许就杀开一条血路了呢!
路径依赖,肯定是有的,官僚体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萧规曹随嘛!
要肯定出口导向战略为tb这段时间发展的贡献,太祖念叨多年的工业化,现在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
另外,tb从五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洋跃进,囊中羞涩,太缺外汇了,所以一门心思挣美金,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到了05年,很多趋势就应当看清了,该变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