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温州 还是让它烂掉吧。 -- 拿不准
房产商的话比一般媒体的话更可信?
这个是我从刚从厦门回来的朋友那里听到的,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武警,防暴警封锁了路面......
当然这是过去式了,具体的日期地点还是不说了
那老板为什么跑路,因为不赚钱,税收还贼高,倒贴谁干啊
你随便搜索一下就了解这些情况。
数量越来越多的说法我已经质疑过了,你怎么还在坚持你这个说法呢?
人不能随便丢失自己的立场,你没有自己的预设立场吗?
生产线停工了,设备该折旧的还是要折旧,甚至某些机器设备不运转损耗得更厉害。
目前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本来就不赚钱,就更不能拿国有银行的资金进去填坑了。
倒贴谁干啊,倒贴国有银行也是不能干的。
就是四大银行贷给这个老板一个亿,他还是照旧跑路啊,因为不赚钱,没钱还贷款。
人民财评:温州现象是房价泡沫破裂的信号
顶风作案,全文转贴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h/2011/1019/c226333-2294519717.html
由于一直关注温州的经济及温州企业家的行为,笔者对温州今天出现的现象丝毫不感觉奇怪。笔者曾在2004年初发表了一篇《炒房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文章,其中列举了炒高房价的几大危害:“抬高劳动力成本,削弱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妨碍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抑制社会有效需求”、“扭曲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扬”。
温州人因能够吃苦耐劳和善于创业而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如果富裕之后的温州人大部分以炒作房地产为盈利主要来源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勤劳的温州人将会沦落为不思进取的食利阶层,正在崛起的温州制造业将会因此丧失产业升级的机会。任其发展,将来的温州可能会产生世界有名的富翁,但产生不了世界有名的品牌,这将是温州的遗憾,也是中国经济的遗憾。
七年时间过去了,这些预言和推测正在成为现实。在温州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成功的炒房故事,当然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主业而专注“炒房”的故事。很多企业早已把所谓的主营业务当作了融资平台来经营,其主要精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而资金实力有所欠缺的则从事炒房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直接参与到与炒房有关的产业链上去,有的从事资金的掮客,有的成立担保公司,甚至银行信贷都成为炒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因此,眼下出现的所谓“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的实质是“炒房者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美国新成立的公司在第一年里就倒闭的占近80%,只有10%的头一年就实现净利。其实美国这边创业也不容易。但有一点儿,新开公司的人大多数是50多岁及以上的人,这些人有了充足的社会经验和市场关系及资金,成功的概率更高些。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以避税为目的,那样的公司往往是长期经营,但年年亏损。
这两点在2008年也很严重,后来温总理出台了宽松政策和保卫人民币,2009年中小企业日子就普遍红火了起来。
由于国际投机势力进行了疯狂的投机和欺骗---通过投机带动物价上涨,然后欺骗国人是因为温总理的宽松政策造成的,温总理威信下降,2011年政策反过来,中小企业日子就没有办法过了--这次广交会成交额就已经大幅减少---中小企业接的订单更少,明年开春的几个月将会是中国经济的严冬。
贷款本身类似于资金杠杆的作用。
例如一个小型企业,如果它接一个订单---订单往往是提前几个月就定好的,算提前三个月的话,如果它只接一个一百万元的订单,如果扣除各种成本,毛利算5%的话,那么三个月它就 只赚到15万,一年也只赚到 60万,还不 怎么够固定资产的折旧的。
反过来如果它接的订单达到1000万,那么它这个厂一年就可以赚600万。
订单量越大,机器设备的开工率越大,设备闲置,工人 闲置时间越少,因而利润越高。
问题在于你接的订单量越大的话,你就需要更多的现金来来购买配件原材料等等,这是你就需要贷款了。
一个不需要贷款的企业它的业务量必定很小,扣除各种税收,各种工资,各种设备折旧只有亏损的份。
一个有了不小的订单的企业如果能够以比较低的资金成本,例如百分之 十以下的资金成本获得资金,能够完成大批量的订单,那么就是有赚头的---但是现在不仅银行利息很高,准备金率也很高,你就是想贷都贷不到。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接了一个一千万元的订单,你有200万的自有资金,,客户给你300万元的预付款,从银行那里得到了300 万,还有200万怎么筹都筹不到,这时候有高利贷摆在你面前,你要不要呢?
资金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企业赚钱不赚钱的关键。
罢工,罢工的原因不是老板没钱赚跑路,恰恰是那些老板怕别人进入这个暴利的行业指使司机干的。
话说厦门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而出租车只有四千多辆,造成高峰期间市民打车特别难,有时在路边等半个多小时都拦不到一部车,就算拦到了如果路途近司机还会拒载,于是市政府想分批再投放两千辆出租车,结果就损害到了一部份人的利益:先前由于出租车牌照是稀缺资源,一张牌照可以被那些车主炒到上百万(上网搜一下就有这方面的报道),现在政府要增加牌照,他们的牌照就不值钱了,于是他们就忽悠这些在厦门开车的河南的士司机罢工,并组织人砸正常营运的出租车。
这件事在厦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在厦门本地的论坛上,往日在其他事情上是一边倒地骂政府,这次却一边倒地希望政府把这些闹事的司机给镇压下去。
这里有图片http://carschina.com/guoneicheshi/20111007332252.html
另一个方面可能也是因为老板赚钱赚少了---据说税收之类很高,这次政府又要打破他们对牌照的垄断,所以就不干了。
“我放的一个屁你大概都会觉得是香的”你看看,你看看,不蛋定了不是,我啥时候说你是放屁了?
我让你查中小企业的定义,你非要脑补,无奈。。
http://www.gov.cn/zwgk/2011-07/04/content_1898747.htm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2.3.4.5.恩我的0没数错。工业中型企业的天花板是4亿元的营业收入哦。。几百万。。微型企业啊。。好意思出去说自己是“规模工业”?
“简单的说一下,小型企业很多产值都没有被统计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里面去,规模以上工业一般最少几百万元以上。”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12亿啊,12亿。。。我单纯只是为了证明,即使有几亿的自有资金,要作“中小企业”还是很容易的。。
通常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维持正常生产是不需要贷款的,为了发展才需要。当然,现实中不存在划分的清清楚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的过程,做企业至少一个阶段内很少有人愿意守成,不进则退么。所以大型企业负债80%还可以说健康,中小企业从我接触的情况看,在创业阶段后的稳定期内鲜有长期超过50%,这还得是挣钱的行业。对于教主你老人家举出的例子,内容我不作评论,单对你随口就是900%以上的负债率膜,啊,改口,佩服一下。都像你这么放贷,怪不得温州“生产型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