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春华秋实——谈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1) -- 花生米
一人兼多职,是说整个工厂做电气和机械修理都要不了一个人吗?那设备得多高的可靠性啊!
如果是多个人都这样兼职,那就不经济了吧?毕竟操作工长时间离岗会提高产品瑕疵率的,不然就可以不要操作工了。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http://www.hudong.com/wiki/%E4%BA%A8%E5%88%A9%C2%B7%E5%88%98%E6%98%93%E6%96%AF%C2%B7%E5%8F%B2%E6%B1%80%E7%94%9F
举倆不严格的例子。
美国有个LAB,很高的楼,很多人上班,俺外行人看眼里这得花多少钱啊,但实际每年花钱最大不在这里头,而是高楼外面的粒子加速器,很耗电,电费单太大,每年只能开半年歇半年(这是3-4年前的讯息),可想而知这个LAB花多少钱啊,那个粒子加速器据说在行内不算很牛X。
河友不少是美国科技界,工资基金加起来,算算历年花了美国政府和民间多少钱。弊人是数学专业,千万个虾米中的一员,花得钱比较容易算,N百万除以M个人,很多,成果也好算,一串文章,但是天晓得什么时候有没有效益啊。
我的意思是,哪个国家如果能象美国烧得起那么多钱,肯定也能成为科技强国,甚至更强。
LZ洋洋洒洒好文象是好文,不提最关键的内容总觉得哪有点不对劲,很容易掉进精英文的行列。
但需要先讲讲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和基本理念,否则很多事情,外人看来不容易理解。
1.3 无尽的边疆(上)
与含着金勺子出生在纽约豪门的Loomis不同,Vannevar Bush只是一个在街头布道的牧师的孩子。他生在麻省,死在麻省,读的学校也全在麻省(Tufts, MIT, Harvard)是个根正苗红的新英格兰学者。不过这一点,对他今后的政治经历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科学家,Bush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微分分析模拟计算机。这台巨型的计算机,使用的技术还是轮盘机械,可以解最多十八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很多科技史学者,据此批评Bush对当时新兴的电子计算技术太过保守,这完全是一种偏见。Bush不愿意采用电子计算机的原因,是当时电子计算技术还处于草创阶段,运算出错的几率还很高,为了稳妥起见,Bush才选择了传统的机械计算机。与这些学者的结论恰恰相反,Bush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一直都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否则,他也不会与他本科时的同屋哥们儿Laurence Marshall搞了一家唤做Raytheon的电子公司,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军火商雷神。
Vannevar Bush能被后人记住,不在于他的中古计算机,也不因为他创立的军火公司,曾制造出形似猥亵版R2-D2的武器。Bush是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理论的开创者,从Bush开始,美国政府才有了明确稳定的支持科技研发的方案。
美国的科技发展,在二战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大批基础研究的成果,在战争需求的驱动下,转换成应用技术。Bush曾担任委员的国防科工委,在1941年时开始接受新成立的科技研发办公室(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SRD)的领导。这个办公室由Bush主管,一切事物,不经过其他政府机构,直接向罗斯福汇报。由于缺少其他衙门的掣肘,加上强势总统罗斯福的加持,OSRD可以毫无障碍地向它认为有意义的科研项目拨款。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产品,像规模化生产的青霉素,像最早的高效抗疟药物,争议不断的DDT,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等等等,都是OSRD的杰作。
这些产品,虽然源于军事需要,却是和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Bush看到了这种政府资助科技研发的模式,在和平年代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个宏大的构想逐渐在脑海中形成。
1945年夏,纳粹在欧洲的霸权业已土崩瓦解,而日本的末日也指日可待,人类的历史即将进入战后重建的时代,战时经济也将告一段落。这时的华盛顿,政客们焦虑的问题,不是仗何时打完,而是打完了该怎么办。战时动员征召的上千万军人,退伍之后的出路在何方?1战老兵在华盛顿游行的血泪史,是国会山上这帮资本党人最忌讳重现的噩梦。再者,苏联通过欧洲战场的胜利,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苏联会不会成为一个比德国更可怕的竞争对手,该怎么应对战后苏联的挑战,政客们也一直举棋不定。
这时候Bush向总统杜鲁门递交了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科学,无尽的边疆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Bush在这份对总统的直接报告中,阐述了自己的科技政策观和政策建议。作为一个依然怀揣着自由主义思想的科学家,Bush和Loomis一样,不认为政府对科技研发大包大揽的战时一条龙模式,能够在战后继续下去。但跟Loomis不同,Bush并不认为政府在战后的科研工作中该无所作为。Bush提出了一个“输送管道理论 Pipeline theory”,在他看来,科技研发的活动,是一个直线型的管道模式,管道的起始端,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通过研究得到的知识,再被企业们利用,进行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继而开发得到新的技术,并加以示范和市场开发。从自由主义宣扬的,政府不能干预市场活动这一出发点来看,政府应该对应用技术的研发敬而远之,更不能将之推向市场,这些都是私人企业应当干的事情。
另一方面,没有功利背景的基础研究,对下游的经济活动,以及人民的福祉却有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而这正是政府可以积极参与的领域。政府通过砸钱给基础科研,得到的知识就能被企业吸收,开发成新的技术和产品。这样来看,政府就扮演了一个开油阀的作用,只要把基础研究这头的管道阀门打开了,那科研发现的新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这个管道,转化成技术,最终带来新的商品和市场,提高人民的福利。
具体到科研为什么能给大家带来好处,Bush没有Solow那样的经济学功底,但他在报告的题目中用了一个极具煽动性和美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边疆 Frontier。美国第一个100年的历史,就是一段边疆开拓史,无论是中西部的定居和农业化,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西部淘金运动,美墨战争,横贯东西铁路大动脉的建成,乃至好莱坞的出现,美国人怀揣着希望与梦想,通过开拓边疆来达到资本的原始积累,最后建成了这个资本主义帝国。可以说,边疆一词,对美国人来说就意味着金钱和美好的明天,尽管开拓的过程中会沾满无数无辜生灵的血与泪。
而在Bush写这份报告的时候,美国的边疆开拓史已经结束了,太平洋沿岸的地区,能抢的地都抢到了,再往西,就是大海,除了那几个被美国据为己有的岛屿,美国人已经没有边疆可以拿来挥霍,来发财了。这时候,Bush写的这篇报告,居然把科学比作了象征着美国国运的边疆,不仅如此,这边疆还是无穷无尽的,这样美好的未来,谁不想认真考虑一下?
Bush将科学的好处分为3个方面,1 科学能够提高人类对抗疾病的能力,为大众的身体健康做贡献。2 科学与国防息息相关。二战的教训告诉美国人,国防科技得靠自己研发,绝对不能靠盟友和买来的技术。3 科学能推动公共福利事业的进步,最直接的福利,就是提高就业率。Bush认为,基础研究实质是公共资本“Public Capital”,通过科研能带动资本的积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增值,继而达到市场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基于上面的这几点分析,Bush提出了他的政策建议:1 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对科学人才的培养;2 给各产业的技术研发资金提供减税政策;3 重组专利系统;4 政府应当建立起将科学向技术转化的机制,但决不能直接参与技术开发的过程。
之后,Bush提出了他最具雄心的一点建议,那就是希望联邦政府能够设立一个新的政府机构,按照他所提的这几点思路,指导并管理美国的科学事务。具体来说,这个机构应该能扶持基础研究的进行,同时协助培养科学人才。Bush认为美国的科研界亟需各类长期研究的项目,而这些研究,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让短视的私营企业来赞助长期的研发工作显然不靠谱,政府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这一重任。
Bush最后又预想了这个机构未来的管理模式,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学术界自治。管理层应该参照之前各个科技项目的研发经验,完全由科研界自主决定选出,政府管给钱,人员分配不准插手。政府的义务,是将基础学科研究在战后重新放回到象牙塔内。
本来,Bush是志在必得地把这份报告递到杜鲁门的桌前,但他没想到,他在这份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会在后来造成很大的政治麻烦。Bush这个人,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个幼稚的学者。他大半辈子都呆在学校里,不问世事,以为研究和教学就是世界的一切,这从他将科研当作资本和经济之母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带着一种新英格兰人特有的社会精英优越感,不关心世人如何看待科学和科学家。他忘记了,这份报告要交给的人,不是罗斯福那个心胸宽广的圣君,而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连大学都没读过的,心理自卑的红脖老农。Bush的雄心壮志,从一开始便危机四伏。
在美国政府的眼中,科研经费是投资,回报是教育的提升,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促进。中国现在仍然把科研投资当成政治任务,八股文中常常称之为“体现了党国对某某部位的关心。。。”封建的思想仍然作祟,在官僚眼中拨给谁经费就是给谁赏赐。心态首先就是扭曲的,更谈不上有效的评估了。
另外,从机构配置的角度看,中国现在和美国有个很大不同的地方是有个科技部。一个并没有下属实体的部委掌握着如此重大的科研投资,我很怀疑这个部委的投资效率。美国除了NSF,大部分基础科研经费是专门部委(国防,航天,卫生,能源)掌握的。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大家的欣赏标准提高了~
overhead(大概就是行政经费吧)都狂高,反倒是NSF的钱主要给大学,大学的overhead很低。NSF的钱很少给国家实验室,除了部门问题,还有个原因就是NSF觉得把钱给他们的话很大一部分都浪费在行政经费上了,不值。另外就是,一些部的科研项目会特意注明,如果申请人是从大学来的,申请该项目最多只能拿10万,如果申请人是从国家实验室来的,可以申请20万,这样做不是对大学有歧视,反而是公平的体现:只有这样,扣掉行政经费以后,用在科研上的钱才一样。。。
能源部的实验室尤其变态,要扣掉3/4的行政经费,据我所知是最高的,有次跟他们合作个小项目,给他们1万的经费,心想就算他们工资高,这也够撑一个月了吧,结果扣去行政经费以后,变成一个星期,无语了。。。
国家实验室做的普遍是大学不能做的大项目。那么个大机构为了一个小实验改动个配置必然要兴师动众,成本高企,多收点买路钱也是应该的。
不过NSF肯定不喜欢国家实验室和高校去抢食,因为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吃的不是一碗饭。国家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上级主管部委拨款维持长期专注的研究。因为专注,做的东西就扎实,公司拿过去就是半成品,鼓捣几下就可以上市了。产业发展的直接促进,恐怕是研究所直接贡献的更多。
如果说自由,国家实验室肯定比不上大学。但是大学教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里有枪声那里有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基本都在大学,研究所的很少。不过如果真的数数那里的大忽悠多,大学叫兽肯定排第一。
现在基础研究仅存的阵地就是大学了。真正可惜的是过去好多大公司的研发部门对基础研究贡献很多。可能是竞争太激烈,公司现在普遍都不做科研,只做产品了。没有企业在前面把握方向,大学做的研究普遍不实用,很难产业化。产学研其实脱节的厉害。
按惯例也得到总数的1/3了。另外大学以发文章为第一目的,科研主力是流动性大的学生和博士后。选题都找新,奇,眩的,做的东西普遍不深。很难说效率多高。
比如做CNT的。10年前IT热的时候言必称CNT电子多快,计算多快,在光通信上有什么应用。后来就全改说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储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