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zt China helpEurope, AF -- parishg
利用表兄弟间矛盾捞点好处,最好能让他们保持均势这么一直掐架,最符合中国利益。上面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呢,只是现实条件没那么理想,所以进进退退而已。天天替TG担心,没意义。
domestic consumption, the demand for all kinds of commoditie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yway, Fed is going to roll out QE-N (there will be QE3, 4,5...) for sure. If china's foreign reserves are going to lose purchasing power anyway in the long run, it is always better to store commodities than those digital currency symbols in the global computer system.
Commodities can satisfy the everincreasing Chinese consumer demands, and paper money can not.
现在众说纷纷的是大本,这家伙越来越像Greenspan了,说起话来模棱两可,你怎么翻译都行,但就是不把QE3的事说踏实了。
--Ben is slowly pushing for more consensus among key Fed players. QE3 will come, but not this year. When there is a marked global slowdown due to European implosion, QE3 is sure to come out.
中国需要时间攀科技树,欧洲崩了,别说俄国也倒向美国,就是中俄联手,也够呛。
国内工人肯吃苦但不敬业,能应付则应付。
没成立政府前,打败世界第一强国,独立。
19世纪,和印第安人作战,印第安人基本灭种。
1861年,南北战争,这是第一次用火车作为战略资源的战争,北方完全获胜。
1890年左右,发动美西战争,大获全胜。
1917年,参与一次大战,导致德国1918战败。
美国的军队在小罗斯福改造之前,表现并不差,也基本是世界级的表现。如果美国只有几万陆军是没有这样的表现的,这涉及到一套国家动员体系,分配体系,组织体系,而这套体系的强大远远超过了美国几万陆军所体现的实力。
美国在小罗斯福之前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要远远比中国的明朝有效率的多。
小罗斯福所做的就是把美国内部高效财阀体系套上了一个政府的马甲。
如果可行,全球各国都应该做,制定政策之前好好讨论讨论。
但是这句话同时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怎么样的操作才是严肃的政策讨论?讨论问题从何而来;有了问题之后,哪些问题需要“严肃”的讨论;讨论时间限制怎么定;怎么在有限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讨论人员。
最重要的,实际问题是不定的,解决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最后的次优解往往是领导直觉,最多就是小圈子讨论。不用说国家这个层面,就一个公司层面上看,解决问题大多数情况如何解决?靠严肃的政策讨论还是领导直觉?往往是后者嘛。
但是不能说政策讨论就不行,针对长期性的,可预见的问题,是可以进行,而且必须进行讨论的。但是,这件事情,全球工业国家不都正在如此处理么?所以说,这里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
精英政治的必然-大事不可谋于众。
真的不好说这是错的,危急关头2008三驾马车的TARP其实也是一样,而且证明这是最佳的策略。欧洲倒是谋于众,大家讨论了,结果举步维艰。
当然中国的问题在于,连小事也不谋于众。
料敌从严应该不会错。欧洲人懒,但他们的精英应该不傻也不懒
问题是独立战争好像是庄园主私兵和老百姓打的。独立战争没有法国人帮忙,结局很难说。结果法国人因为这个破产了然后就有了法国大革命
和印第安人,好像没政府什么多事,大多数是西进的民团干的。
南北战争南北双方动员力量挺强大。
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高效动员。
不过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没打什么像样的仗。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全面改组了美国的军工体系和动员体系的。
外交部应该是杂耍部吗?如果国家未来的定位是帝国或混混或千年老二,杂耍也无妨,如果定位是社会主义强国,则最好举止刚正明晰,以阳谋而非阴谋谋国。
因此,外交部的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问题。你文中提到了周恩来,并视之为目前外交部问题的根源,或至少是之一。其实吧,周恩来是相当不错的宰辅人选,既然是宰辅,自是“毛当作磐石,周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很多人对周的琐碎,以及其琐碎对外交部的负面影响不满,觉得现在外交部只关心地毯的颜色、水煮白菜的味道和餐桌礼仪,都是周的错。却忘了周不过是蒲苇,没有一个堪做磐石的国家领导人或领导群体,外交部不琐碎还能做什么?
还有就是帝国。帝国是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啊,现在侃政治侃未来,不说几句帝国,气都虚了一半——虽然帝国只是未来可能的选项之一,但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选项。那好,那咱就说说帝国。
美帝国之所以让人恨,特别是让中国人恨,除了美帝国围堵恶心中国外,大概也有它到处烧杀抢掠的功劳吧?所以这个恨,很可能是羡慕嫉妒恨的恨,恨它的人,其实心里想的不是“我强大后该如何主持公义”,而是彼可取而代之,代之后,自然轮到咱烧杀抢掠了。大碗吃肉,大口喝酒,长刃斩人,帝国何其痛快。所以目前的键盘政治局成员们,最喜欢做指点江山的帝国梦了。
帝国梦可以做,未来走帝国路的可能性也确实比其他选项高,但帝国路能不能走成却是两说。且不说气候一旦变冷、资源更加匮乏的情况下,他国可能出现的反弹,就说国内吧,帝国选项下的国内经济,集中度和两极化只怕比现在更甚。以中国之大,帝国后一个地球怕是不够殖民的了,可惜现技术下又去不了火星,这帝国会是长命的吗?
还有就是这句话——现在奋力抵抗的,就是各国的统治阶级和精英知识分子(孙权们)。老百姓只要生活安逸,不管那么多的,美国佬来,至少比黄种人来要好。——说的虽然是欧洲民众,但不屑之意跃然纸上。肉食者谋之?可以,肉食者谋之罢,不过,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恐怕最后承受所有结果的,还是小老百姓。
周办外交,其实办得很好,因为有个主席敢拿主意,周的才华正好发挥。但自从陈毅靠边,主席是周的一言堂,周是外交部的一言堂。只要周没顾到的事,外交部就是“失魂落魄部,极左乱来部”。这种体制性的缺点,跟诸葛亮治蜀是一样的。而这个局面,又不能全怪总理,主席把党国折腾得太厉害了,中央人人自危,总理也不过是攥紧业务以求自保。但这一攥紧,底下的干部拉长一张阶级斗争的黄瓜脸,还有什么能动性和高水平去办外交?
外交不单是双边的事,也是多边的事。双边,是个零和,你老实一点对方会比较舒服。多边就不同了,比如中国去欺负印度,巴基斯坦一定拍手称快,比自己动手还爽。所以欺负人,本身能带来很大的额外收益。
中国外交的一大问题,是太单调,太单薄,不敢明着代表贫农,去欺负中农。好歹你也是地主之一了,要注意团结大多数嘛,给大多数消气嘛。比如说二战刚结束,苏伊士危机中,美国就立刻去收拾两个破落地主,如今的中农英法,替广大谋求独立的殖民地(贫农)出气。因为殖民地纷纷独立,对于没有殖民地的美国是好事,可以乱中下手,浑水摸鱼,英法是盟国又怎么样呢?
欧盟的问题,它自己能站住,是最好的。但自己站不住,就不要怪别人灰心。
那时的外交部、现在的外交部、外国的外交部或类似部门,都是核心拿主意,不管这个核心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一样。
那时的外交部,可能面临一个现在不可能面对的问题,即交涉两国的物质水平和意识形态相差过远。我从来不认为所有的“革命者”都是革命的,这在当年对我们的外交部成员来说是个考验。
另外,你说的陈毅靠边后外交部变成“失魂落魄部,极左乱来部”,呵呵,可惜现在的不少外交遗产,都是在你说的“不堪时代”获得的,乔冠华的外长做得很差么?
所以关键还是主心骨。在意识形态第一的时代,你不长苦瓜脸,别人可长着呢,不然怎么会有杜勒斯不和周恩来握手的事呢?
在你的回复后段,我看到的是对正义的追求,这点上我们的不同不多,不过,我觉得中国应该联合贫农中农发对大地主,而不是收拾中农。
外交和内政一样,最重要的是原则,即所谓的直,没有原则,说什么都是白搭,有了原则,方的也罢扁的也罢,不过是方法罢。
too.
haha. It is very funny that shared language can help avoid conflicts.
Limited resources+overpopulation are two key reasons for all conflicts in the human history.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used as farcade.
Remember: chemical weapons were first used by Europeans against their "cousins" in WWI.
Do not forget there are also Latin Europeans.
You do not have enough experience with Europ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