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母系氏族的建立,并警告男孩们一定要坚强面对规律 -- 燃犀下照

共:💬46 🌺26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洲亚马逊部落

都是由女子担任战士,都是无比强力的弓箭手。为了让身材不影响射箭,每个女子都会割掉右侧的乳房。只保留左边的那个用来日后哺乳。

亚马逊女战士在那时是非常有名的战士。在希腊神话里就有亚马逊部落女王带领的女骑士和联军大战,一度差点把联军赶下大海。(当时赫克托尔正在闹情绪,待在船里不肯出战)的情节。

家园 这个问题偶文章开头不也说了吗?

这个问题偶文章开头不也说了吗?看帖不认真......(*^__^*) 嘻嘻……

猛士兄可以补充这个方面有关的新成果啊,期待。

虽然母系也许不普遍,但是不等于不存在:毕竟还是有啦。所以借这个由头大家玩玩头脑游戏啦。

下面有河友讲到亚马逊女战士,这个很神奇。

为啥这些部落是女子打仗,女子狩猎呢?何况女子为此还付出了割去右乳的代价。

男子干什么去了?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社会模式,而又可以在自然的淘汰和部落的战争中存在到今天?

其合理性与优势何在?猛士兄有什么看法?

家园 进化道路上, 父系的垄断缺点是被族外挑战和雌性出走弥补

攻击性强的动物一般是以多个未成年雄性出走组成独立的青春期“流氓“团伙。 在流氓团伙内部,各个流氓团伙和后宫集团互相争斗的古惑仔道路成长成年。 成年后就以战胜后宫集团的雄性完成循环。 攻击性较弱的群落就是多以少女出走的形式避免内部基因淘汰。人类的多数青春期问题都带有这两种内在基因逻辑的痕迹。

稳定的母系社会其实是古惑仔道路的弱变种雄性走婚。古惑仔道路的强变种,山大王抢亲是不稳定的。 人类母系社会有两种稳定机制,一种是内部矛盾的更多通过语言的沟通解决而不是荷尔蒙解决。第二种就是外部矛盾可以通过和亲而不是流血解决。 当人类的主要威胁从自然变成其他人类时,母系社会的博弈优势自然会慢慢体现出来。

后来母系再转向父系的时候, 绝对后宫化的历史反动其实已经被长期母系社会的社会环境改造变成不可能。男人占到主导社会政治地位的新父系社会是螺旋式的上升。

“单纯在“父系”有法规与强制情况下就可以自然扩大种群数量的看法也需要兄展开说明“ 新父系的代言人就是一神教的圣书和社会契约论。有超越血统的文化认同当然比血缘认同更好的解决内部和外部矛盾。

家园 花“蒙自、建水的烧霉豆腐”

十多年前吃过,至今仍在流口水

家园 你的解释还是不理解啊,

你看,藏人,男人都去庙里了,女人包了所有的劳动;泰国人也是,男人很舒服,女人什么都得干,这个跟他们数量少需要防卫养兵,没啥关系吧。

我的观察,基本上,越往南越是这样,为什么呢?

家园 同意

能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壮的,也有可能是最胆小的以遇到危险就逃跑为第一选择的那种。最强壮最勇敢的也许会最先战死。

家园 女婴比男婴生存能力高

普遍规律是男婴比女婴更难养活,男孩要等青春期发育后才变得比女孩强壮有力,在此之前,男孩多病,易死,并比同龄女孩弱小。

家园 我觉得你说的挺有道理的呵呵
家园 这都会被举报?悲剧啊.........!
家园 男性染色体XY,不稳定

女孩XX比较稳定,发育早2-3年

家园 楼主高见!

楼主高见!!

家园 母系社会的话这个世界还会有这么多的战乱吗?

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欲望是什么?

人类对资源的占有欲是否是来自男性对于流传自身个体基因的基本欲望?于是交配权的争夺表现在男性之间的竞争和对自然的掠夺?

女性有流传自身个体基因的强烈欲望吗?还是以繁衍和完善人类族群为基本欲望?繁衍人类族群不一定要通过流传自身的个体基因,可以通过关怀乃至收养他人的后代来实现。完善人类族群也实现于各式的慈善事业。

我们不难观察到,母性不只体现在对自己的儿女。天主教里有独身的修士和修女。但慈善事业几乎只见到修女。修士和神父们更多地追求对生命的超越,是否也可以看作某种形式的“竞争”?以超越为导时是男性的“观自在菩萨”,以救苦为导时就变成了女性的“观世音菩萨”。

如果以完善人类族群为导向,是否会有一定的自制,没有那么强的私心,而不会无限制地追求族群的扩大和对资源的占领?古时流传至今的宗教和哲学里好像只有道家有明显的母系特征了。“慈,俭”。

家园 所以老子才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警句啦.....

所以老子才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警句啦.....

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女性的宗教与文化上的主导性偶认为是母系社会存在的一个必然。

不过,没有证据证明女性不对自身基因的流传没有本能——女性对于自身小孩的奉献之伟大和无私,包括生育的本能,恰恰证明了其对于流传自身基因的欲望不亚于男性。

此外,天主教,收养儿童和慈善的比较也不很周延。我想这更多是一种种族集体意识的本能,生理上的本能或者心理上的移情。

人类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些更极端的例子是,很多动物(哺乳类很典型)都有垮种族抚养后代的现象,比如猪妈妈养小狗仔之类的。其实人类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对于宠物痴迷的人群。这种就很不好用“服务种族完善”解释了。

此外,偶个人认为道家在哲学之外其实包含了大量的权谋,博弈与策略思维,并且直接的启迪了兵家与法家。道家的“柔弱胜刚强”更像是一种竞争策略而非是一种“本善”。因此说道家是“女性性格”的宗教,也还是需要更多证据才好啊。

此外,美眉不一定不打架,这个母系社会一样有战争的。这个是有人类学证据的,亚马逊女战士就是典型。

期待继续........

家园 男女除了性别特征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不同

海伦费雪的研究报告在两性关系中,男性的大脑更多地与性快感有关,女性的大脑更多地与爱有关。猪妈妈养小狗仔甚至老虎妈妈养小猪仔的都有,猪爸爸连自己的小仔都不怎么管吧。

另外好像看到过女性的暴力倾向是制约性的,男性的则是破坏性的,但忘记出处了。不知道母系社会的战争是否也是以毁灭敌人为目标。

美国建殖民地把土著基本杀光,而南美国家则多是混血。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天主教有对圣母的尊崇平衡了扩张和侵略的戾气。而清教徒普遍更排他。

家园 没错,男女权力将逐渐发生逆转

一、如楼主所说,“父权带来的生产力蓬勃发展是自己的掘墓人!男性对于知识的垄断消失了,而机器使得男性的力量优势变得可有可无。”男性不再具有知识和力量的优势,这削弱了男性的权力。

二、现代社会的高级工作主要依靠脑力,办公室政治成了获取权力的主要途径。在这一领域女性具有天然的优势。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女性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商等普遍高于男性,从而可以在办公室政治斗争中获得相对优势。而纵观那些作为人类与自然界前线接触者的“战天斗地”的职业,比如矿工、农夫、伐木工、水手、建筑工、司机等等…… 基本上都是地位低下、收入较少、前途渺茫,远离权力的中心。

三、现代教育的核心在于知识教育,女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具有性格优势,而男性学生由于好斗、不安份等特点,在学校教育和分数考核中全面落后于女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高级职位被女性获取。

四、由于女性职位和收入的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家里来人,先不说了,总之,现代社会有利于女性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权力,未来将不仅仅是男女平权的问题,而是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女权社会的问题。当然,这个新社会的女性权力,也许不会像原始母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力那么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