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英国的“光荣”孤立 -- 种植园土

共:💬162 🌺1501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阿诺德爵士和汉弗莱爵士仰天长叹,后继无人啊
家园 这是你用中国人视野看事情

看看中国人现在动不动就要担当世界责任,这是中国传统的以天下为己任和朝贡体系的天下观。欧美系从来是实力说话。英国就是谨慎使用实力的典型代表。德国人所做的无非是谨慎使用力量,追求最实际的拿得到的利益。德国的作为,进退有节。

即使欧洲崩溃,德国保持现在的力量收拾困境,也没什么。美国是一个世界帝国,他的力量强大但是要承担的帝国矛盾也多,帝国最终是要倒下的。德国、中国就是帝国体系埋葬者。现在是亢龙有悔。大家都谨慎使用力量才行。

德国在世界上躲在中国后面。在欧洲用法国档面子,这是韬光养晦啊。中国现在是想躲都躲不了。

通宝推:aloneth,
家园 别这么喜欢给别人扣帽子,都是键盘局的,怎么见得

你的就是有利国家,别人的就是祸害国家呢?还有,别一口一个不是中国人,你是不是中国人还不知道呢?

特烦这样的腔调!

还有,本来就是我自己提出的看法,没有假托他人,何谈杜撰?

如果对经济分析不清,乱用紧缩政策,对中国就有利了吗?现在涨价的本来主要就是粮食和副食品,货币紧缩可以增加粮食供应?不搞清楚源头,乱下药会死人的。

你我本是热心网民,无非是提出个人看法以利国家,但你的态度很不像探讨的样子。

中国经济不算非常强健,紧缩又很容易做过过头,最后常常不得不以N万亿来拯救经济,这暴热暴冷的做法本来对经济就不好,而且会让经济政策决定者产生“无非再放开就是了”的错误想法。但凡事有度,真的过了某个边界,可能想放开也无效了。

家园 这个思想和我的思路类似,可惜能看懂的人不多

之前我在http://www.cchere.com/article/3432071主题下面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重点有2:

1.生产是怎么组织起来的,是单纯为了攫取利润,还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这两者很不一样,如果是为了利润,就会把劳动者工资记为成本,尽力压缩;就会压制新技术的推广;就会垄断市场份额,攫取垄断利润。如果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新的生产技术就可以在资源和劳动力允许的条件下快速复制,迅速扩大产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2.生产的产品是怎么分配的,是单纯为了资本收益最大化,还是在民主自由的分配体系下公平分配。如果是前者,那么经济运行的最大问题就是需求,需求一定是不足的,因为人民的购买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是后者,那么需求就是充足的,生产力的发展只受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束缚。

虽然说得热闹,现实中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好在只需要做到其中的一部分,就能让生产力出现爆炸性增长。

家园 TB当初不答应公鸡的求救

其实变相支持了汉斯的强硬推行. 要是TB把钱打过去, 公鸡乐和了, 小猪们放松了, 汉斯的目的要达成起来就难如现在这般, 遇到的推诿桥换将要更多, 说不准也没法现在就把牛牛给逼出来.

家园 Nah Nah Nah

他们一定会说,我的temper都是因为:Because the French were there!!!French are always thinking different from others because they are made from odd material, they cannot be understand.

家园 不知道为什么,看不了你给的链接

打不开,显示错误。

看了你上面的回复,我想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两个方面:

其一是自由竞争下财富集中、贫富分化的必然性。自由竞争或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快速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是必然的,就像赌场里大部分人输而少部分人赚大钱一样。我在以前看过一个相关的数学分析,可惜现在记不得。在没有外界干涉下,贫富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周期律也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加大二次分配力度,或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财富不均在没有外界干预时,会出现代际递增效应。在财富不均的初始阶段,运气、个人努力以及大环境影响决定了财富归属,但到了之后,快的可能也就是10年左右,就是财富本身决定运气、际遇甚至大环境了,因此会出现“寒门无贵子”现象。

其二是分配不均的事实会导致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对低收入者来说,需求与有效需求不相符,而高收入者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沉淀了,也不能转化为社会有效需求,这还是考虑了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的前提的。在封建社会,这个沉淀比例比现在还高,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效率、资金周转速度和乘数效应远没有现在大,因此统观而言,现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伤害会比以前更大,这其实就是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根源。

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通胀的危险远没有通缩大,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政策是错的。

家园 去年7月写的关于德国在欧债中的态度的帖子

不吐不快:德国摊上了个烂总理

常言道:头发长见识短。这肯定是偏见,没瞧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短发嘛。

关于默克尔在欧债问题上的态度,颇读到一些看法认为,这是“弃虚名避实害”的明智之举。没拿纳税人的钱,慷国际主义的慨;是德国人民的好公仆。其实,既然默克尔能在上任初期拿德国的钱去平衡欧盟预算争议,自己出血来维持欧盟大家庭的安定祥和。现在这种情况下,形势只怕是比彼时紧迫百倍,却如何又不可了呢?

当然,可以说同是冤大头,也有窦娥和老师错扣小红花的区别,欧债危机的规模即便对于德国这样的经济体也不是个小数字。从这点上看,默克尔能知利害,只充小头,不充大头,是一种务实主义的态度,不愧为DDR培养出来的好同志。但是,欧债危机并非从一开始就这么庞大,它是雪球式一点点滚出来的。从2月初至今都快半年了,默克尔除了指责和拖延又做了什么呢?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农业部长Freeman曾经对教皇庇护十二世关于节欲的教谕评论说,“不运动的人别制定规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确实,德国一直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扮演奶牛的角色,但也不是光出不进。谁都无法否认,欧元(盟)区共同市场带来的内贸增长与劳动力跨区流动是使德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中恢复活力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人贸易入超,又哪来德国这么多的出超?因此,虽然德国可以在欧债危机中为自己勤俭持家的作风感到骄傲。可不是一家人才说两家话,在对待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时候,德国并不存在多少真实的道德优势,更何况现在他们一毛不拔还拼命说风凉话。这实在是很不厚道的举动。要对别人的事指指点点,至少得出了钱再说;如果不想出钱也可以,那就做点兔死狐悲或杯水车薪的表面文章,事儿可以做绝,但话不能说死,这才是得体的做法。这点,中美关系中北京的处理水平,就明显老道务实的多。可以看到北京不断的表达担忧,正是因为他们不准备用脚投票。

这么做当然有虚伪的嫌疑,但从德国国家利益出发,难道有更好的选择嘛?主动的救助欧猪国家,是要花钱;收获是可以有避免欧盟共同市场陷入衰退的机会。这个机会现在虽然都说的积重难返,但个人看却是事在人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非不可逾越,甚至可以说根本没必要去逾越。德国人一直对自己在欧盟内部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而不满,可这次当他们真有机会利用危机扩大自己的话语权与领导权时,却又裹足不前了。其实德国完全可以用成立一个由其主导的欧元区内部主权信用评级机构作条件,来实施对欧猪国家的救助。这样,一方面可以扭转在信用评级上受制于美国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掌握欧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来控制这些国家的国债融资成本,进而也就等于绕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间接控制了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

当然,对此法国人,尤其是萨科奇肯定不会答应。可以想象他们要么会横插一脚,要么就干脆搅局。但这对德国也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德国可以将救援计划的金额扩充到只有德国才堪承受,逼使法国放弃或只能选择消极抵制。如此,即便不能成事,德国也能将见死不救的责任推给法国,而这又将保证德国在欧元区陷入衰退后,坐收渔利。因为显而易见,如果选择消极对应欧债危机与欧猪国家,德国能对冲区内贸易损失的进项,就只有趁相关问题国家被迫收缩财政、砸锅卖铁之际廉价收购他们出售的核心资产。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在无休止的口水战和拖延中,德国与整个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关系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可说上升到了战后以来的最高水平。在7月4日西班牙国家报的一篇题为《德国:中国,0:1》的文章里,就直接拿胡锦涛与默克尔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表现作了比较,其所表达的情绪不言自明。这就如羊斟惭羹的故事,春秋时宋国的华元出战前宰羊犒军,却偏偏漏过了自己的御手羊斟。结果第二天两军阵前,司机羊斟说了句:“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就径直把主帅拉到敌军面前缴枪了——这位老兄可以算是春秋时的90后了。

同样的,默克尔今天在一两块肉的问题上计较,伤害了同志间的革命感情。明天需要打虎亲兄弟的时候,还能对人家有什么指望呢?在那篇文章末尾,西班人就撂了很中肯的狠话:“我们知道,各国采取行动并不是出于利他主义,而是基于自身利益。中德两个国家的决策一样都是民族主义的。但是中国领导人明白国家的利益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而德国领导人却相信可以将自己与其他邻国的灾难相互隔绝——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如此依赖于社会主义的中国,简直是个莫大的讽刺!”

因此可以预见,抄底欧猪国家贱价资产的机会是轮不到德国了。最终还是要便宜给北京、中东的新贵们。默克尔作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却在最后时刻几乎摧毁了自阿登纳到施罗德所有男总理在欧洲事务上的努力与铺垫,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劫数嘛?我想,若干年后也许我们会说,在近代欧洲大国的历史上,除了丘吉尔,还没有一个领导人能如此至深的在和平时期伤害他/她的祖国。

通宝推:方恨少,
家园 我的一个法国老师说

如果你9点以后坐巴黎的地铁,你的车厢里可能一个白人也没有

然后他补充道

i'm fine with that.

呵呵

家园 这句话已经暴露你老师的态度了。

不过我觉得这是公认的态度。无论哪国人,听见某zone黑人多,立马都绕着走,就算是阿三也是。哈哈。

家园 上午9点???晚上???
家园 我们忘了老祖宗教导了

常言道:头发长见识短。这肯定是偏见,没瞧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短发嘛。

我个人认为“这肯定是偏见”几个字应删掉。不是说默克尔有多伟大,而是比烂她最优。她就象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女孩,一旦和那个“挖鼻孔、留胡茬的如花姑娘”对比,立即显得标致许多了吧?

人家如花就是那个急于和犹太联姻、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国务卿。

人家金融攻击欧洲、选举骚扰俄国、军事外交堵截中国,何其壮哉!

但她在俄罗斯挖的浅坑,3天就被普京平了--且再不平坑的话,不仅威胁不了普京,惹急了普京反而会玩丢卒保帅的老招数--说不定要抛弃亲西方的梅德韦杰夫、另选搭档了。

据说美帝这几天也在积极和中国缓和关系,看来要集中火力攻击老盟友欧洲了。这智商近乎追上小布什了!

然而,希拉里以“杀降、杀走狗”为主题的阿拉伯之春,毕竟还是无法与小布什波澜壮阔的两大成果比肩:小布什敢花万亿美元军费打下伊拉克,费而不惠地送于伊朗;敢进入帝国坟地阿富汗,搞得几大强国内心都祈祷美国千万不要撤兵。何其壮哉!希拉里的手笔还是比不上吧?

眼下,中国人常犯的错误,在于用金钱衡量别人的动机。

钱能忽悠到人,但招不来最好的人。

中国过去几千年主要是坚信“何必曰利,但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中国早期的强盛与坚持此原则有关;后期的衰落与蝇营狗苟,溺于小利有关。

中国国势之衰落始于宋,恰恰宋朝最重视市场经济。北宋的"明君"在攒钱,准备收复幽云十六州,南宋几个“明君”也在攒钱,准备北伐。本人读史读得莫名其妙--铜钱能代替忠勇将士出征?历史的结局也莫名其妙--北宋"明君"的钱变成了花石岗,南宋"明君"的钱变成了投降派贿赂北虏的见面礼。

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年轻时曾与某友相谈甚欢,席间留饭,该友唤来仆人,详细交代该怎么买菜买肉才划算。毛润芝大怒,割席而去,终生不复与之语--救民水火的理想主义,岂能掺杂市侩的小算盘!毛泽东自革命起,口袋里就不装钱,也没妨碍他救中国。TG前30年基本不发工资,也没见士气低,反而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士气也越来越旺。

不谈钱的建国前30年,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我们靠挥霍建国前30年的遗产又跌跌撞撞前进了30年。现在遗产已挥霍得差不多了,投降派想学宋朝,把已兑换成纸币的人民的血汗作为贿赂强敌的见面礼,而人人明知敌人会用之作为军费乃至离间分化中国的经费--怪不得有些人今天要给秦桧平反了。

欧洲情况窘极,但并未因为钱而屈服。中国低估了欧洲人的勇气--人家是要和美帝分庭抗礼的。

欧洲是分裂的20多个国家,没有统一语言、教派,没有统一的财政、税收!近现代历史上欧洲的土地渗透了自相残杀的鲜血,欧洲的领先地位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自相残杀而跌落。偏偏人家不认输!

这让秦始皇起就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的中国人情何以堪!

在这个比烂年代,默克尔似乎不仅比希拉里要强,也要比中国的某些官僚境界高很多。

对当下的中国政府期望不高。但愿TG外交部还能残留几个不是“李滨”、美谍、果粉的人物,将来担当起大国外交的重任。

通宝推:乡谊,back,无人询问,adrupal,左手拈花,今昔,ctrlz,青衣江水,威武,住在乡下,陵少,fighterbruno,路边,
家园 上午

上午九点以后该上班的都已经到单位了。

剩下的就是闲散人等了

家园 对不起,我语文不好。

“就算是阿三也是”请问 是指 阿三看到黑人也绕着走,还是其他国家认看到阿三多也绕着走?

家园 同意你的看法

本届的对军事斗争的准备的坚决和在其他方面的无为,或者说无能呈鲜明对比;国内舆论阵地被南方系占领,所以美国前大使才有寄希望于中国内的盟友引导中国变化的想法。突然觉得,在大家都觉得小白兔不可能再韬光养晦时,这是不是一个最大的烟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