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金陵十三钗》以中国的方式吹响了战争号角 -- 整合精神哲学
《金陵十三钗》以中国的方式吹响了战争号角
号角声就象天启一样来到我的心间。以前说经济危机会导致战争,都还只是说说,现下乍然闻到战争的气息,愕然而了然,恐怕它离我们只有几年了吧。注意,我说的是号角,不是警报。
《金陵十三钗》所蕴含的意境和气韵层次丰富意味深远,很难用语言简单归纳。如果非要归纳的话,重点在受难表象下的抗争,不过这样一归纳就显得单薄了,还是应该静静用心体会,至少继续延续下去的底层意念是“反击”,是应该由观众去完成的,即使这样,余味仍然延绵不绝。
影片里有一支歌舞“秦淮景”,风姿摇曳中隐含杀伐之气,充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愤壮烈。迅雷看看主页里加了“温软香艳”的评注在旁边,实在是离题万里。分明就是一群巾帼豪杰,怎么能用“温软香艳”,那个网页编辑真的是焚琴煮鹤。这事不能只怪教育的失败,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延绵不绝,不是靠某个贵族皇帝的主持,而是靠每个身在其中的人自觉维护。
那可是浸满鲜血的琴弦谈出的曲子。
如果只是眼中看到耳中听到,而心中没有觉察到,要么就说明没心没肺,要么就说明心没静下来。其实秦淮景的歌词中已经婉转地要求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传说中,古人听一支曲子,欢快的乐曲中能听出肃杀从而帮助破案,以前总觉得很神奇,这次算是真正见识了。我第一次看秦淮景视频时并没有看整部电影,不知道前后的故事情节。正是先看了这个视频和预告片以后,才去看的电影。
《色戒》《南京南京》《集结号》这类东西,跟《金陵十三钗》怎么可能相提并论。简单地说,《色戒》《集结号》渲染披着烈士皮的妓女(无关乎性别),《金陵十三钗》描摹披着妓女皮的烈士,跟历史人物无关,只不过是编导自身境界的展现。是否能看出二者的差别,则反映了观众的境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正惊诧于行文平静下的杀伐之气,再看到楼主ID,原来是你 :)))
也实在看不出肃杀来...呃 ...求解..
刚才去看了秦淮景,脊背发凉,汗毛倒竖
剧情已经大致都清楚了。“反击”的意念,即使没能从带血的琵琶弦上听出来,看到十三钗们身藏碎玻璃(还是剪刀?)时也应该很明白了。但我这些天到处看观后感,似乎还是谈十三钗代替女学生“受辱”多,几乎没看见什么人认为十三钗其实怀着一颗“可杀不可辱”的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心。感觉很奇怪。
关于战争,我希望是意识形态上转守为攻,输出价值观而不是死亡的“战争”。不过最近一年看新闻,要说中央没在做某种准备,倒也实在说不出口。
---------------------
“披着烈士皮的妓女”形容《色戒》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集结号》和《南京南京》该如何理解?请教。
对影片,我说的是“抗争”,而“反击”是隐藏在底层的应该由观众去完成的,没说十三钗去反击。
我说的是《色戒》《集结号》渲染披着烈士皮的妓女,没有包括《南京南京》。“渲染”二字不要错过。《集结号》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可以有不同讲法,有的讲法可以讲出英雄主义气概,而集结号的讲法则在渲染披着烈士皮的妓女思维,责任在编导身上。
这种想法可能天真了。单纯输出价值观就让别人接受,连上帝都做不到。当然也不能以战争为目的,不能主次颠倒。
没看懂
如果说“反击”是留待观众去完成,那么十三钗和早些年的国产抗战题材电影的区别在何处呢?这样的电影本该是常态,只是近些年奇怪的电影太多了。
《集结号》如何适用主贴中那个评价,我还是不大明白。当初看的时候,只觉得骗战士去牺牲有些别扭,但看过也就忘了。“妓女”一语,楼主在这里是怎么理解的呢?
灵性、感觉、气场、情绪,这些东西很难解释。解释出来就没那个味道了。
也许生活中多历练,多用心感受,慢慢就知道了。
会像05年的神贴那样吗?
号角 战争的气息 浸满鲜血的琴弦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2017
拜托哲学兄解释一下。
在时事版块那边的,如果在国内,要通过关联网址过去那边。